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完整版).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12712456
  • 上传时间:2022-10-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54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保护环境,保障人 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放射性废物,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者被放 射性核素污染,其放射性核素浓度或者比活度大于国家确定的清洁解 控水平,预期不再使用的废弃物第三条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贮存和处置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 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处理,是指为了能够安全和经济地运输、贮存、处置 放射性废物,通过净化、浓缩、固化、压缩和包装等手段,改变放射 性废物的属性、形态和体积的活动本条例所称贮存,是指将废旧放射源和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临时 放置于专门建造的设施内进行保管的活动本条例所称处置,是指将废旧放射源和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最终 放置于专门建造的设施内并不再回取的活动第四条 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应当坚持减量化、无害化和妥 善处置、永久安全的原则第五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负责全国放射性废物的 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核工业行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负责放射性废物的有关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条 例的规定和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放射性废物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六条 国家对放射性废物实行分类管理根据放射性废物的特性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危害程度, 将放射性废物分为高水平放射性废物、中水平放射性废物和低水平放 射性废物第七条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贮存和处置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 关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第八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核工业行业主管 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建立全国放射性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 享国家鼓励、支持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利用 推广先进的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技术第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县级 以上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 应当及时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经调查情况属实的,对举报人 给予奖励第二章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贮存第十条 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将其产生的不能回收利用并不能 返回原生产单位或者出口方的废旧放射源(以下简称废旧放射源), 送交取得相应许可证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集中贮存,或者直接 送交取得相应许可证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核设施营运单位应当对其产生的除废旧放射源以外的放射性固 体废物和不能经净化排放的放射性废液进行处理,使其转变为稳定的 标准化的固体废物后自行贮存,并及时送交取得相应许可证的放射性 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

      第十一条 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当对其产生的不能经净化排放的 放射性废液进行处理,转变为放射性固体废物核技术利用单位应当及时将其产生的废旧放射源和其他放射性 固体废物,送交取得相应许可证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集中贮存 或者直接送交取得相应许可证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第十二条 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活动的单位,应当符合 下列条件,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领取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许可证(一)有法人资格;(二)有能保证贮存设施安全运行的组织机构和3 名以上放射性 废物管理、辐射防护、环境监测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 名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三)有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 管部门规定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接收、贮存设施和场所,以及放射性检 测、辐射防护与环境监测设备;(四)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符合核安全监督管理要求的质量保 证体系,包括质量保证大纲、贮存设施运行监测计划、辐射环境监测 计划和应急方案等核设施营运单位利用与核设施配套建设的贮存设施,贮存本单位 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不需要申请领取贮存许可证;贮存其他单 位产生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领取贮存许 可证。

      第十三条 申请领取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许可证的单位,应当向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其符合本条例第十二 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 个工作日内 完成审查,对符合条件的颁发许可证,予以公告;对不符合条件的, 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审查过程中,应当组织专家进行技术 评审,并征求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的意见技术评审所需时间应当书 面告知申请单位第十四条 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许可证应当载明下列内容:(一)单位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二)准予从事的活动种类、范围和规模;(三)有效期限;(四)发证机关、发证日期和证书编号第十五条 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法定 代表人的,应当自变更登记之日起20 日内,向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 部门申请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需要变更许可证规定的活动种类、范围 和规模的,应当按照原申请程序向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重新申请 领取许可证第十六条 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2019 年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需要继续从事贮存 活动的,应当于许可证有效期届满 90 日前,向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 部门提出延续申请。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完成审查, 对符合条件的准予延续;对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 理由第十七条 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放射性 污染防治标准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其接收的废旧放 射源和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进行分类存放和清理,及时予以清洁解控 或者送交取得相应许可证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情况记 录档案,如实完整地记录贮存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来源、数量、特征、 贮存位置、清洁解控、送交处置等与贮存活动有关的事项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应当根据贮存设施的自然环境和放射 性固体废物特性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保证在规定的贮存期限内贮存 设施、容器的完好和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安全,并确保放射性固体废物 能够安全回取第十八条 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应当根据贮存设施运行监 测计划和辐射环境监测计划,对贮存设施进行安全性检查,并对贮存 设施周围的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进行放射性监测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单位应当如实记录监测数据,发现安全隐患 或者周围环境中放射性核素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的,应当立即查找原 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并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环 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

      构成辐射事故的,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 方案,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 法》、《放射性同 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规定进行报告,开展有关事故应 急工作第十九条 将废旧放射源和其他放射性固体废物送交放射性固 体废物贮存、处置单位贮存、处置时,送交方应当一并提供放射性固 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活度等资料和废旧放射源的原始档案,并按照 规定承担贮存、处置的费用第三章 放射性废物的处置第二十条 国务院核工业行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 管部门根据地质、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 在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意见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编制放射 性固体废物处置场所选址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有关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所选址规划,提供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所的建设用地,并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放射性固 体废物的处置第二十一条 建造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应当按照放射性固 体废物处置场所选址技术导则和标准的要求,与居住区、水源保护区、 交通干道、工厂和企业等场所保持严格的安全防护距离,并对场址的 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充分研究论证 第二十二条 建造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应当符合放射性固 体废物处置场所选址规划,并依法办理选址批准手续和建造许可证。

      不符合选址规划或者选址技术导则、标准的,不得批准选址或者建造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和a放射性固体废物深地质处置设施的 工程和安全技术研究、地下实验、选址和建造,由国务院核工业行业 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第二十三条 专门从事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活动的单位,应当符 合下列条件,并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领取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许可 证:(一) 有国有或者国有控股的企业法人资格二) 有能保证处置设施安全运行的组织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 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应当具有10 名以上放射性废物 管理、辐射防护、环境监测 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3 名 注册核安全工程师;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和a放射性固体废物处 置单位应当具有20 名以上放射性废物管理、辐射防护、环 境监测方 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5 名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三) 有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 管部门规定的放射性固体废物接收、处置设施和场所,以及放射性检 测、辐射防护与环境监测设 备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设 施关闭后应满足32019 年以上的安全隔离要求;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和a放射性固体废物深地质处置设施关闭后应满足1万 年以上的安全隔离要求。

      四) 有相应数额的注册资金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 单位的注册资金应不少于3000万元;高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和a放 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的注册资金应不少于1 亿元五) 有能保证其处置活动持续进行直至安全监护期满的财务担 保六) 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以及符合核安全监督管理要求的质量保 证体系,包括质量保证大纲、处置设施运行监测计划、辐射环境监测 计划和应急方案等第二十四条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许可证的申请、变更、延续的 审批权限和程序,以及许可证的内容、有效期限,依照本条例第十三 条至第十六条的规定执行第二十五条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放射 性污染防治标准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其接收的放射 性固体废物进行处置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应当建立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情况记 录档案,如实记录处置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来源、数量、特征、存放 位置等与处置活动有关的事项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情况记录档案应 当永久保存第二十六条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应当根据处置设施运行监测计划和辐射环境监测计划,对处置设施进行安全性检查,并对处置设施周围的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进行放射性监测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单位应当如实记录监测数据,发现安全隐患 或者周围环境中放射性核素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的,应当立即查找原 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并向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核工业 行业主管部门报告。

      构成辐射事故的,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 案,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 射性同位 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规定进行报告,开展有关事故应急 工作第二十七条 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设施设计服役期届满,或者处 置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已达到该设施的设计容量,或者所在地区的地质 构造或者水文地质等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处置设施不适宜继续处 置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应当依法办理关闭手续,并在划定的区域设置 永久性标记关闭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的,处置单位应当编制处置设施安 全监护计划,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设施依法关闭后,处置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 的安全监护计划,对关闭后的处置设施进行安全监护放射性固体废 物处置单位因破产、吊销许可证等原因终止的,处置设施关闭和安全 监护所需费用由提供财务担保的单位承担第四章 监督管理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依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