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doc
14页食用菌病虫害的防治第一节 食用菌常见病害一、霉菌〔一〕霉菌的种类1.木霉特征:绿色木霉分生孢子多为球形,孢壁具明显的小疣状突起,菌落外观呈深绿色或蓝绿色〔图7-1〕发生规律:多年栽培的老菇房、带菌的工具和场所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已发病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以屡次重复侵染,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再次重复侵染更为频繁发病率的上下与以下环境条件关系较大:温度:木霉孢子在15-30℃下萌发率最高;湿度:空气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萌发最快2.链孢霉特征:链孢霉菌丝体疏松,分生孢子卵圆形,红色或橙红色〔图7-2〕在培养料外表形成橙红色或粉红色的霉层,特别是棉塞受潮或塑料袋有破洞时,橙红色的霉,呈团状或球状长在棉塞外面或塑料袋外,稍受震动,便散发到空气中到处传播 发生规律:靠气流传播,传播力极强,是食用菌生产中易污染的杂菌之一3.青霉特征:在被污染的培养料上,菌丝初期白色,颜色逐渐由白转变为绿或蓝〔图7-3〕菌落灰绿色、黄绿色或青绿色,有些分泌有水滴 发生规律:通过气流、昆虫及人工喷水等传播4.毛霉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特征:毛霉又名长毛菌、黑霉菌、黑面包霉毛霉菌丝白色透明,孢子囊初期无色,后为灰褐色〔图7-4〕。
毛霉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粪便及堆肥上孢子靠气流或水滴等媒体传播发生规律:毛霉在潮湿的条件下生长迅速,在菌种生产中如果棉花塞受潮,接种后培养室的湿度过高,很容易发生毛霉5.曲霉特征:曲霉又名黄霉菌、黑霉菌、绿霉菌黑曲霉菌落呈黑色;黄曲霉呈黄至黄绿色;烟曲霉呈蓝绿色至烟绿色〔图7-5〕;曲霉不仅污染菌种和培养料,而且影响人的安康发生规律:曲霉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及各种腐败的有机物上,分生图7-2链孢霉图7-1木霉图7-4毛霉图7-3青霉图7-6根霉图7-5曲霉孢子靠气流传播曲霉菌主要利用淀粉,培养料含淀粉较多或碳水化合物过多的,容易发生;湿度大、通风不良的情况也容易发生6.根霉 特征:初形成时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成熟后变成黑色〔图7-6〕根霉菌菌落初期为白色,老熟后灰褐色或黑色匍匐菌丝弧形,无色,向四周蔓延孢子囊刚出现时黄白色,成熟后变成黑色发生规律:根霉经常生活在陈面包或霉烂的谷物、块根和水果上,也存在于粪便、土壤;孢子靠气流传播;喜中温〔30℃生长最好〕、高湿偏酸的条件培养物中碳水化合物过多易生长此类杂菌〔二〕霉菌危害的主要特点1、主要侵染培养料,不直接侵染食用菌2、与食用菌争夺水分、养料、氧气3、改变培养料pH,分泌毒素,使菌丝萎缩、子实体变色、畸形或腐烂。
〔三〕病害的种类及防治1.褐腐病,又称湿孢病,是由有害疣孢霉侵染而引起有害疣孢霉,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真菌,主要为害双孢蘑菇、香菇和草菇,严重时可致绝产子实体受到轻度感染时,菌柄肿大成泡状畸形子实体未分化时被感染,产生一种不规则组织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菌丝,并逐渐变成暗褐色,常从患病组织中渗出暗黑色汁滴菌盖和菌柄分化后感染,菌柄变成褐色,感染菌褶则产生白色的菌丝防治方法:初发病时,立即停顿喷水,加大菇房通风量,将室温降至15℃以下;病区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也可喷1%-2%甲醛溶液灭菌如果覆土被污染可在覆土上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杀灭病菌孢子发病严重时,去掉原有覆土,更换新土将病菇烧毁, 所用工具用4%甲醛溶液消毒2.褐斑病,又称干泡病、轮枝霉病,是由轮枝霉引起的真菌病害不侵染菌丝体,只侵染子实体,但可沿菌丝索生长,形成质地较干的灰白色组织块染病的菇蕾停顿分化;幼菇受侵染后菌盖变小,柄变粗变褐,形成畸形菇;子实体中后期受侵染后,菌盖上产生许多针头状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成灰白色凹陷。
病菇常表层剥落或剥裂,不腐烂,无臭味防治方法:搞好菇房卫生,防止菇蝇、菇蚊进入菇房菇房使用前后均严格消毒,采菇用具用前用4%的甲醛液消毒,覆土用前要消毒或巴氏灭菌,严禁使用生土覆土切勿过湿发病初期立即停水并降温至15℃以下,加强通风排湿及时去除病菇,在病区覆土层喷洒2%的甲醛或0.2%多菌灵发病菇床喷洒0.2%多菌灵溶液,可抑制病菌蔓延3.软腐病,又称蛛网病、树枝状轮枝孢霉病、树枝状指孢霉病,是由树枝状轮枝孢霉引起的真菌病害先在床面覆土外表出现白色珠网状菌丝,如不及时处理,很快蔓延并变成水红色侵染子实体从菌柄开场,直至菌盖,先呈水浸状,渐变褐变软,直至腐烂 防治方法:严格覆土消毒,切断病源局部发生时喷洒2%一5%的甲醛溶液或800倍液的40%多菌灵或800倍液甲基托布津也可在病床外表撒0.2—0.4厘米厚石灰粉同时减少床面喷水,加强通风降温排湿4.猝倒病,又称立枯病、枯萎病、萎缩病,是由尖镰孢菌和菜豆镰孢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侵染菇柄,病菇菇柄髓部萎缩变褐患病的子实体生长变缓,初期软绵呈失水状,菇柄由外向内变褐,最后整菇变褐成为僵菇镰孢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谷物秸秆等都有镰孢菌的自然存在。
其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腐生性很强,并具寄生性菇房通风不良,覆土过厚过湿,易引发该病的发生防治方法:主要是把住培养料发酵和覆土消毒这两个环节,料发酵要彻底均匀,覆土要严格消毒一旦发病可喷洒硫酸铵和硫酸铜混合液,具体做法是:将硫酸铵与硫酸铜按11:1的比例混合,然后取其混合物,配成0.3%的水溶液喷洒也可喷洒500倍液的苯来特或托布津水分管理中注意喷水少量屡次,加强通风,防止菇房湿度过高并注意覆土层不可过厚过湿二、细菌1.特征及发生规律特征:被污染的试管母种上,细菌菌种多为白色、无色或黄色,粘液状,常包围食用菌接种点,使食用菌菌丝不能扩展菌落形态特征与酵母菌相似,但细菌污染基质后,常常散发出一种污秽的恶臭气味培养料受细菌污染后,呈现粘湿,色深 发生规律:灭菌不彻底是造成细菌污染的主要原因此外,无菌操作不严格,环境不清洁,也是细菌发生的条件2.病害的种类〔1〕斑点病:病征局限于菌盖上,开场菌盖上出现1~2处小的黄色或茶褐色的变色区,然后变成暗褐色凹陷的斑点当凹陷的斑点干后,菌盖裂开形成不对称的子实体,菌柄上偶尔发生纵向的凹斑,菌褶很少受到感染,菌肉变色局部一般很浅,很少超过皮下3 mm。
有时蘑菇采收后才出现病斑,特别是把蘑菇置于变温条件下,水分在菇盖外表凝集,更容易发生斑点病 防治方法:播种前菇房喷洒甲醛、来苏儿或新洁尔灭等消毒剂,覆土土粒用甲醛熏蒸消毒,管理用水采用漂白粉处理或用干净的河水、井水,去除病菇后,及时喷洒含100-200单位的链霉素溶液,或50%多菌灵或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2%-0.3%的漂白粉液〔2〕黄斑病:染病初期菌盖上有小斑点状浅黄色病区,随着子实体的生长而扩大*围及传染其它子实体,继之色泽变深,并扩大*围到整个菌盖,染病后期菇体分泌出黄褐色水珠,病株停顿生长,继而萎缩、死亡黄斑病是由假单胞杆菌引起的病害,为细菌性病原菌;该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尤其当温度稳定在20℃以上、湿度95%以上,而且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条件下,极易诱发该病即使温度在15℃左右、但菇棚湿度趋于饱和〔100%〕且密不透风时,该病亦有较高的发病率,在基料及菇棚内用水不洁时,该病发病率也很高 防治措施:一是搞好环境卫生,严格覆土消毒,消灭害虫二是喷水必须用清洁水,切忌喷关门水、过量水,防止菇体外表长期处于积水状态和土面过湿三是子实体生长期严防菇房内湿度过大加强通风,使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至0.5%以下,降低棚湿,尤其在需保温的季节时间段里,空气湿度控制在85%左右。
四是子实体一旦发病,通风降低菇房内湿度,喷洒600倍漂白粉液,但应注意,喷药后封棚1-2小时然后即应加强通风,降低棚温三、放线菌1.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特征:该菌侵染基质后,不造成大批污染,只在个别基质上出现白色或近白色的粉状斑点,发生的白色菌丝,也很容易与食用菌菌丝相混淆其区别是污染部位有时会出现溶菌现象,具有独特的农药臭或土腥味放线菌菌落外表多为严密的绒状,坚实多皱,生长孢子后呈白色粉末状 发生规律:菌种及菌筒培养基堆温高时易发生危害2.防治方法:〔1〕菌种培养室使用之前,要进展严格的消毒处理消毒药品可用“菌室专用消毒王〞熏蒸处理或用“金星消毒液〞进展全方位的喷洒消毒〔2〕菌种袋上锅灭菌时,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将稳定上升到100℃,并维持2小时左右夏季要防止菌种棉塞受潮,菌种灭菌时,可用“菌种防湿盖〞盖上棉塞后再灭菌,而且棉塞不要太松〔3〕接种时要认真做好灭菌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接种时菌袋污染〔4〕出现放线菌污染的菌袋,要挑开处理第二节 虫害一、虫害的种类〔一〕螨类图7-7 螨虫食菌螨又称红蜘蛛,菌虱〔图7-7〕体形微小,常为圆形或卵圆形,一般为四个构成,即颚体段、前肢体段、后肢体段、末体段。
前肢体段着生前面2对足,后肢体段着生后面2对足,全称肢体段,共四对足,足由6节组成聚集时常呈白粉或六六六粉状主要的危害:几乎所有食用菌的菌种都受螨类为害;螨类主要是培养料或昆虫带入菇房;螨咬食菌丝体和子实体防治:〔1〕生产场地保持清洁卫生,要与粮库、饮料间及鸡舍保持一定距离;〔2〕培养室、菇房在每次使用前都要进展消毒杀虫处理;〔3〕培养料要进展杀虫处理;〔4〕药物防治;〔5〕严防菌种带螨〔二〕蚊类图7-8 食菌蚊食菌蚊又称尖眼菇蚊,别名菇蚊、菌蚊、菇蛆〔图7-8〕卵为圆形或椭圆形,光滑,白色,半透明,大小为0.25mm×0.15mm幼虫为白色或半透明,有极明显的黑色头壳,长6-7 mm蝇长为2.0-2.5 mm初为白色,后渐成黑褐色雌虫体长约2.0mm,雄虫长约0.3 mm具有趋光性主要的危害:危害双孢菇、平菇、金针菇、香菇、银耳、黑木耳等食用菌的菌丝和子实体成虫产卵在料面上,孵化出幼虫取食培养料,使培养料成黏湿状,不适合食用菌的生长幼虫咬食菌丝,造成菌丝萎缩,菇蕾枯萎幼虫柱食子实体防治:〔1〕生产场地保持清洁卫生;〔2〕菇房门窗用纱网封牢;〔3〕培养料要进展杀虫处理;〔5〕黑光灯诱杀;〔6〕药物防治。
〔三〕蝇类图7-9 食菌蝇〔三〕食菌蝇食菌蝇又称蚤蝇,别名粪蝇,菇蝇〔图7-9〕幼虫蛆形,白色无足,头尖尾钝,成虫比菇蚊健状,似苍蝇主要的危害:蝇取食双孢蘑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等食用菌幼虫常在菇蕾附近取食菌丝,引起菌丝衰退而菇蕾萎缩;幼虫钻柱子实体,导致枯萎、腐烂防治的方法同食菌蚊 〔四〕跳虫类黑甲跳虫紫跳虫图7-10 跳虫跳虫又称烟灰虫〔图7-10〕能爬善跳,似跳蚤聚集时似烟灰趋阴暗潮湿,不怕水主要的危害:取食双孢菇、平菇、草菇、香菇等食用菌的子实体防治的方法同食菌蚊〔五〕线虫图7-11线虫体形极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形如线状,两端尖幼虫透明乳白色,似菌丝老熟呈褪色或棕色〔图7-11〕所有食用菌均能被危害,受害的子实体变色、腐烂,发出难闻的臭味常随蚊、蝇、螨等害虫同时存在防治的方法同食菌蚊〔六〕蛞蝓图7-12蛞蝓蛞蝓又称蜒蚰,鼻涕虫〔图7-12〕体柔软,裸露,无保护外壳生活,在阴暗潮湿处所爬之处留下一条白色粘滞带痕迹昼伏夜出,取食子实体;对木耳、香菇、平菇、草菇、蘑菇、银耳等均有为害;直接咬食子实体,造成不规则的缺刻,严重影响食用菌的品质防治〔1〕保持场地清洁卫生,并洒一层生石灰;2〕毒饵诱杀;〔3〕药物防治。
二、虫害的综合防治食用菌一旦发生病虫害,往往比拟难处理,而且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