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教学设计.docx
13页统编版三年级《在牛肚子里旅行》课文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将科学知识与童话完美结合讲述了蟋蟀红头和青头捉迷藏,不小心被牛吞进了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危急关头,蟋蟀青头沉着地安慰它,给它出主意,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出来 蟋蟀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是贯穿全文的脉络红头被大黄牛卷到嘴里——进了牛肚子——从第一个胃到第二个胃又回到牛嘴里——和草一起喷了出来,这一旅行路线蕴含着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课文在表达上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贴近生活蟋蟀和黄牛都是大家熟悉的动物,捉迷藏也是学生经常做的游戏,从生活出发,写大家熟悉的事情,读着有亲切感第二,在平常的生活中出现了不平常的事情——蟋蟀被牛吃掉了于是故事有了悬念——蟋蟀后来怎样了?在这个悬念下,故事不动声色的介绍了牛有4个胃、会反刍的科学知识第三,语言丰富而生动文中对话有丰富的提示语,形象地描绘了人物的心情变化,使得整个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课文配有两幅插图,插图再现了故事中的重要场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感受青头和红头之间的深厚友谊 学情分析 本课是童话单元中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
在低段和本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对童话这一体裁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这种理趣结合的科学童话,学生不一定很清晰所以,梳理牛反刍的科学知识,感受童话故事丰富的想象是重点为了帮助学生既能了解科学童话的知识,又能感受到童话的趣味性,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画一画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关注人物的对话和提示语,感受红头和青头的人物形象,读出相应的语气然后通过讲故事,边讲边演,感受童话中丰富的想象,为单元习作编写童话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认识“咱、偷”等11个生字,读准“答、应”等4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9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语,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分享旅行经历,字理识记“旅” 1.学生分享假期旅行的经历,并说一说旅行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 2.过渡:有一位旅客也作了一次旅行,不过,它的旅行有点儿特殊,它在牛肚子里旅行,板书课题 3.引导思考: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了,你觉得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场怎样的旅行?学生口头填空:一场()的旅行 二、初读课文,检测自学情况 1.指名分段轮流读课文 2.检查字音 第一组:易读错字音 咱们拼命 第二组:多音字 答应 回答 答案 应该 应有尽有 几乎 几个 茶几 一骨碌 花骨朵 骨头 风骨 骨气 3.难读句子 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草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4.说说故事大意 故事先讲蟋蟀红头和好朋友青头捉迷藏时,不小心被牛吃进牛肚子里,再讲青头在危急关头运用智慧,给红头鼓励,帮助它从牛肚子里逃脱了出来最后他们高兴地重聚一起 三、再读课文,理清路线图 四、再读课文,了解“反刍” 1.过渡:红头得以逃脱,全靠谁的帮助?哪些知识帮助了红头逃脱呢?默读课文7—18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2.根据学生反馈,教师相机出示: 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1)教师引导:你平时是怎么吃东西的? (2)随文识记“齿、嚼、吞”嚼”“吞”都有“口”字) 3.过渡:为什么要躲过它的牙齿?躲过牙齿就有生还的机会吗?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 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5.引导思考:红头都被吞到胃里了,还有生还的希望吗? 6.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 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1)引导学生在这句话中找出“咽”的近义词吞) (2)学生说一说其他带“口”的字 7.链接“小贴士”,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反刍” 小贴士:反刍(ch)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反刍主要出现在哺乳纲偶蹄目的部份草食性动物身上,例如羊以及牛,这些动物被统称为反刍动物 8.小结:张之路爷爷可真厉害,把“反刍”这样复杂的科学知识巧妙地通过红头旅行里的故事告诉了我们 五、指导书写 1.出示左右结构的字:怜、救、拼、流 2.引导学生观察:“怜”第4笔撇穿插到竖心旁点的下面;“救”反文旁的撇穿插到点的下面;“拼”的第二横穿插到提手旁提的下面;“流”的第8笔撇穿插到三点水下面。
3.学生规范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精彩情节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在牛肚子里旅行》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知道了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还知道了牛反刍的科学知识 谁能借助路线图,把故事简洁地说一说呢? 红头在进行惊险旅行的时候,青头一直在帮助他、陪伴着他,和他一起度过了难关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体会一下红头和青头之间的深厚情谊 二、体会心情,分角色朗读 聚焦红头、青头间的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7—18自然段,并布置学习任务,请学生一边听一边用横线画出红头说的话,用波浪线画出青头说的话 2.学生交流对话内容 (1)指名同桌合作朗读红头和青头的对话,并引导学生思考,圈画:红头和青头经历了哪些心情变化,圈出关键词 (2)学生交流红头的心情变化,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呀!救命呀!”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3)引导学生体会红头从害怕到悲哀的心情变化,并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4)学生交流青头的心情变化,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5)引导学生体会青头从着急到镇定的心情变化,并指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6)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红头和青头的对话 过渡:红头的获救离不开青头的帮助,它们真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啊! 三、抓关键词,体会深厚友情 1.默读课文,提取信息,体会友情深厚 出示:默读课文,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边读边用横画出有关句子,至少找到三处来说明 2.边读边找,交流汇报 (1)汇报找到的句子 (2)寻找依据,方法指导 例: 青头大吃一惊,他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他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预设 师:你为什么找到这句? 生1:我从青头“蹦一骨碌爬起大声喊”感受到青头内心焦急万分,担忧朋友而顾不上自己的安危 生2:他不仅不顾自己安危,还机智地告诉红头应该怎样应对危险只有好的朋友才会那么关心你的安危。
师:通过青头的动作、语言、心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很深厚,你们很会思考! 3.小结学法:圈一圈说一说读一读 4.运用学法小组内汇报交流 5.引读巩固,体悟深情厚谊 当红头被大黄牛吞到嘴里拼命喊救命时,青头—— 当红头被吞进牛肚子里害怕得哭起来时,青头—— 当红头感到悲哀绝望的时候,青头—— 当红头重新回到牛嘴里,但已经一动也不能动,青头—— 当红头脱险的时候,青头—— 6.小结:从青头的所作所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7.红头终于脱险,你认为红头能脱险的原因是什么? 青头的临危不惧、见多识广、机智勇敢,对朋友的鼓励、帮助红头的忍耐不放弃 8.总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们自己一定要学会忍耐和不放弃当朋友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我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运用智慧战胜困难 四、借助路线图,趣讲故事 这个故事科学童话故事里的角色语言、动作生动形象,如果两人合作,边讲边演,别人一定也能懂得其中的科学道理 1.同桌合作演练 要求: (1)借助路线图,把故事讲完整 (2)抓住人物的动作、心情、神态的词,把故事讲有趣 (3)能把科学知识讲清楚 2.同桌互讲互评——推荐展示——同学间互评 五、推荐阅读,向课外拓展延伸 1.回家把《在牛肚子里旅行》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2.推荐《蚯蚓的日记》《高士其科普童话》、《杨红樱科学童话》 六、板书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