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资料】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长征》教学设计之四.doc
6页教育资料】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案《长征》教学设计之四1.理解诗句,学习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学习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三、教具准备红军长征路线图;绘有红军过雪山的挂图四、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一、指名读第六组导读说说这一组有哪几篇课文,这一组的训练重点是什么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长征》这首诗是毛主席1935年10月写的板书:长征1935年10月)2.出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图,简单介绍长征1934年10月,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红军五次反围剿失败,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消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历尽艰苦,跋涉千山万水,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比如四渡赤水,冲破乌江天险,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翻越大雪山,穿过草地等,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三、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逶,读w5i,不要读成w7i;迤y0,不要读成y@;磅,读p2ng,不要读成b4ng;礴,读b$;丸,读w2n;岷,读m0n,不要读成m!n2.提出不懂的问题视情况作解答,大多放在讲读诗句过程中解决四、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五、理解诗句先同座试讲,再指名逐词逐句讲解,教师酌情指导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万水千山指红军在长征中遇到无数的艰难困苦;只等闲只当作平平常常之事2)用自己的话,把这两句诗解释一下3)红军为什么把无数艰难困苦当作平平常常的事?(因为红军有英勇豪迈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乌蒙指乌蒙山五岭乌蒙是上一句诗中千山的代表2)逶迤,形容山脉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磅礴,气势盛大逶迤磅礴说明五岭乌蒙的险峻雄伟3)腾细浪,水面吹起的细小波浪走泥丸,滚动着的泥丸在红军眼里,险峻雄伟的高山就像是细小的波浪、滚动的泥丸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云崖,指金沙江两岸的悬崖峭壁云崖暖,金沙江水流很急,激浪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桥下水流湍急,桥上只剩下十三根铁索,叫人看了心惊胆寒,所以说铁索寒2)简单介绍红军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的经过,帮助理解这两句诗3)从暖和寒这两个字中,还能体会到什么含义?(从暖中可以体会到战士们的喜悦心情,从寒中可以体会到长征的惊险悲壮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岷山,在四川、甘肃交界处,山顶终年积雪,称为大雪山三军,指整个军队开颜,就是笑2)出示绘有红军过雪山情景的挂图3)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六、练习朗读先各人练习,再指名朗读,要读得准确、流利七、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将生字抄写两遍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岷山尽开颜万水千山(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有错的课后订正二、指名讲解听写的词语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这是一首七律诗,每句七个字,在节奏上是每句四顿读时应按以下节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教师范读注意读出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英雄气概3)学生自练,再指名朗读四、指导背诵1.指名试背2.齐背五、读了这首长征诗,你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谈具体一些,特别是要说清楚自己是怎么从诗句中体会到的六、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2.预习《伟大的友谊》页码 / 总页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