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类几何量公差与检测_第5章表面粗糙度轮廓和及其检测(课堂讲义).ppt
33页第五章 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检测,§1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基本概念 §2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评定 §3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技术要求 §4 表面粗糙度轮廓技术要求在零件图上的标注,§1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 基本概念,表面粗糙度的界定 图5-1,被加工零件表面的形状是复杂的,一般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和形状误差,可以按波距(波形起伏间距)λ来划分: 波距λ<1mm 属于表面粗糙度 波距λ在1~10mm 属于表面波纹度 波距λ>10mm 属于形状误差,§2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评定 一、取样长度、评定长度及传输带 1. 取样长度lr 规定取样长度,是为了抑制和减弱表面波纹度对表面粗 糙测量结果的影响(标准取样长度的数值见附表5-1) 2. 评定长度 ln 评定长度可包括一个或连续的几个取样长度标准的ln =5 ×lr 图5-3 3. 传输带 长波轮廓滤波器的截止波长λc = lr 短波轮廓滤波器的截止波长λs ( 截止波长λs和λc的标准化值由附表5-1查取),附表5-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最大高度Rz和轮廓单元的平 均宽度Rz,标准取样长度和标准评定长度(摘自GB/T 1301-2009、 GB/T 10610-2009)、 表示滤波器传输带λs ~λc 这两个极限值 的标准化值取自GB/T 6062-2002。
二、表面粗糙度轮廓的中线 为了定量地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首先应确定一条中 线以中线为基础来计算各种评定参数的数值 1. 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图5-4) 在一个取样长度lr范围内,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使轮廓 上各点至该线的距离的平方之和为最小2. 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图5-5) 在一个取样长度lr范围内,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将实际轮廓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使上部分各个峰面积之和等于下部分各个谷面积之和三、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幅度参数) 在一个取样长度lr范围内,被评定轮廓上各点至轮廓 中线的纵坐标值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即,2. 轮廓最大高度Rz (幅度参数) 在一个取样长度lr范围内,被评定轮廓上各个极点至 中线的距离中,最大轮廓峰高Rp与最大轮廓谷深Rv之和的 高度,即 Rz = Rp + Rv,3. 轮廓单元的平均宽度(间距参数)RSm 一个轮廓峰与相邻的轮廓谷的组合叫做轮廓单元,在一个取样长度lr范围内,中线与各个轮廓单元相交线段的宽度(轮廓的宽度Xsi)的平均值RSm,即,,在零件图上,对零件某一表面的表面粗糙度 轮廓要求,按需要选择Ra或Rz标注 RSm 属于附加评定参数,只能与Ra或Rz同 时选用,不能独立采用。
§3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技术要求,一、表面粗糙度轮廓技术要求的内容 在零件图上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技术要求时,必须 标注幅度参数符号及允许值 同时还应标注: 传输带(若采用默认值,则不标注) 、 取样长度、评定长度的数值(若默认采用标准化值,则不标注)、 极限值判断规则(若默认采用16%规则,则不标注) 必要时可以标注补充要求,如表面加工纹理及方向、 加工余量、附加的RSm等二、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的选择,一般采用Ra 作为评定参数 对于极光滑和粗糙的表 面,不能用Ra仪器测量,而采用Rz作为评定参数 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极限值的选择原则是:在满 足零件表面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较大的参数值在机械零件精度设计中,对于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技术要求,通常只给出幅度参数符号(Ra或Rz)及极限值,而其他要求则采用默认的标准化值表面粗糙度的选用,§4 表面粗糙度轮廓技术要求在零件 图上的标注,一、表面粗糙度轮廓的图形符号 绘制机械零件图时,需要使用1个基本图形符 号和3个完整图形符号,来标注表面粗糙度轮廓各 种不同的技术要求c)图为用于去除材料的完整图形符号,如车、铣、钻、磨、剪切、抛光、腐蚀、电火花加工、气割等 。
(d)图为用于不去除材料的完整图形符号,如铸、锻、冲压变形、热轧、粉末冶金等a)图为基本图形符号 (b)图为用于任何工艺的完整图形符号a) (b) (c) (d),上述三个符号上均可加一小圆,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示例:,二、表面粗糙度轮廓技术要求在完整图形 符号上的标注,1. 表面粗糙度轮廓各项技术要求在完整图形符号上的标注位置,在完整图形符号的周围标注评定参数的符号及极限值 和其他技术要求 各项技术要求应分别标注在该符号周围的指定位置上位置a:下列符号和数值排成一行(共6个参数) 位置b:附加评定参数(如RSm,mm) 位置c:加工方法 位置d:表面纹理 位置e:加工余量(mm),上、下限值符号、传输带数值/幅度参数符号(空格)评定长度值、极限值判断规则(空格) 幅度参数极限值(μm),2. 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极限值的标注 (1)标注极限值中的一个数值且默认为上限值 (2)同时标注上、下限值(图5-11),3. 极限值判断规则的标注 (1)16%规则(图5-10、图5-11) 16%规则是表面粗糙度轮廓技术要求中的默认规则 若采用,则图样上不需注出。
(2)最大规则(图5-12、图5-13) 在幅度参数符号Ra或Rz的后面标注一个“max”的标记注:① 16%规则:当标注上限值或上限值与下限值时,允许实测值中有16%的测值超差,该表面合格② 最大规则:不允许任何实测值超差4. 传输带和取样长度、评定长度的标注 需要指定传输带时,传输带(mm)标注在幅度参数符号的前面, 并用斜线“/”隔开(图5-14a、b、c)λc =lr 图5-14 5. 需要指定评定长度时标注 在幅度参数符号的后面注写取样长度的个数(图5-15a、b)图5-16,6. 表面纹理的标注,7. 附加评定参数和加工方法的标注 需要标注附加评定参数或(和)加工方法时的标注示 例 8. 加工余量的标注,三、表面粗糙度轮廓代号在零件图标注 的规定和方法,1. 一般规定 粗糙度代号尽可能标注在相应的尺寸及其极限偏差的同一视图上 粗糙度代号上的各种符号和数字的注写和读取方向应与尺寸的注写和读取方向一致 粗糙度代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并接触零件表面2. 常规标注方法 标注示例见图5-19a、b,图5-20,图5-21, 图5-22a、b,图5-23a、b 图5-19,图5-20,图5-21,图5-22,图5-23,3. 简化标注的规定方法 当零件的某些表面(或多数表面)具有相同的技术要求时, 对这些表面的技术要求可以用特定符号(图5-24),统一标注在 零件图的标题栏附近,省略对这些表面分别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