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织毛衣测量身体尺寸和计算针数方法.docx
3页织毛衣测量身体尺寸和计算针数方法无论是手织还是机织何种款式的毛衣,它的步骤都是: 一、 确定成品尺寸:衣长 袖长 肩宽 胸围二、 测量横直密三、 用尺寸乘以横直密写出工艺单四、 按工艺的针数行数来编织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手织或者机织 的毛衣一次成形,不返工! 现以两岁小孩的毛衣为例说明:单位 厘米一,量取这个小孩穿过衣酌情加放得出他(她)的成品 尺 寸:衣长 40 胸围 70 肩宽 29 袖长 31 二,选定一种线, 一种 针,一种花样,手织或者机织 10 个厘米长, 10 个厘米 宽的小片 测量看看 1 厘米中有多少针多少行,比方说有 3.6 针 4.8 行 3.6 针是横密, 4.8 针是直密密度在编织毛衣中和尺寸一样同处于重要的地位,密 度不 对尺寸就会有偏差,密度对尺寸也对毛衣才能一次成形 不拆! (当然小样越大密度越准确)三、写工艺单:用直的尺寸乘以直密=行数;用横的尺寸乘以横密= 针数;计算袖窿减针和领口减针,使毛衣成形先做前后片 的工 艺计算:用直的尺寸乘以直密=行数: 斜肩高的行数:胸围的(1/20 -1) X 直密=2.4X4.8=11.5 取 12 行了袖窿深的行数:胸围的(1.5/10+4.5 ) X 直密 =14.7X4.8 = 70.5 行我取 72 行腋位长的行数:(衣长- 斜肩咼一 袖窿深一罗纹咼) X 直密=(40 — 2.4 — 14.7 — 5) X4.8 = 86 行后领深的行数: 1.5(厘米) X4.8=7.2 我取 8 行前领深 的行数: 6.8 (厘米) X4.8=32 行再来说用横的尺寸乘以横密=针数:前后胸围的针数:胸围 1/2X 横密= 126 针,手工圈织 就是252 针 前后肩宽的针数:肩宽 X 横密= 104 针 前后领宽的针数: 13.5X3.6 =48 针 单肩宽的针数 :(肩宽针数—领宽针数)除以 2=28针再来说计算袖窿减针和领口减针,使毛衣成形:袖窿减针:(126 针—104 针)/2=11 针2 行减 2 针 2 次 2 行减 1 针 7 次 前领减针:(分左右)平减 11 针 2 行减 2 针 4 次 2 行减 1 针 4 次 手织就是领的中间预留 22 针,左右也是这 样减针 斜肩用休止针成形: 2 行留 4 针 2 次 2 行留 5 针 6 次以一位 7 岁男孩为例 ,测得的尺寸为 :胸围 66 厘米 ,背肩宽 28 厘米 ,衣长 40 厘米 ,袖长 38 厘米 .根据测量尺寸计算各部位 尺 寸针数 .毛衣是一件合体毛衣 ,除胸围增加了 6 厘米余量 ,其 眼余均是实测数 .要想达到相同的效果将胸围增加 6 厘米即可(6 厘米是最低限度的尺寸 ).各部位尺寸计算结果如下 : 胸围 66 厘米 +6 厘米 =72 厘米领宽一般为胸宽的 1/3( 胸宽是胸围的一半) 36厘米+ 3=12厘米肩宽(28厘米&It;背肩宽>-12厘米&It;领宽>) + 2=厘米袖笼收针尺寸(36厘米&It;胸 宽> - 28厘米&It;背肩宽> ;)+ 2二厘米袖笼深一般为 实测胸 围的1/4 66厘米+ 4=16.5厘米(包括肩斜量2.5厘米)袖宽前后袖笼深相加 (不包括肩斜 ) 14 厘米+14厘米=28 厘米袖山高袖宽的1/3〜1/4 28厘米+ 4=7厘米前领深一般为领宽的1/2加1〜1.5厘米 12厘米+ 2+1〜1.5厘米 =7〜 厘 米尺寸计算好之后计算针数,可算出1厘米针数 再与相应尺寸相乘 .例胸宽 31 厘米 61 针,1 厘米针数为 61 - 31〜2十,那么胸宽针数应为2针X 36=72针,(6个花样+1 针)起针数为 73 针,其他部位针数可自行计算 . 因为花样的原因 ,算出的针数不是整数 .如果起针不是编织一个花样所 需的整数倍时 ,可以进行调整 .即将剩余的针数补齐到能编织一 个花样的针数 ,或者把多余的针数减掉 .但调整针数是有限的 , 一般只能增减 2〜3 针,如果超过这个限度 ,衣身就会变窄或变 宽 . 注:后肩是斜着织的,不是平的。
快够时要收2次针,大约6 行,才能织成后肩,这 6行就是肩斜 2.5厘米 收针每次收 肩部的三分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