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试题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4版).docx
73页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试题强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合计统分人得分 一.单选题(共100题)1.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企业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业务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持续时间超过12个月的,按照()确认收入的实现A.纳税年度内完成进度B.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C.实际收款日期D.工程或劳务全部完工日期【正确答案】A2.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的式样和发票版面印刷的要求,由()规定A.审计机关B.税务机关C.财政部门D.工商部门【正确答案】B3.居民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确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所得,可在不超过()年期限内,分期均匀计入相应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A.2B.3C.5D.8【正确答案】C4.下列各项中,体现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定向支援或者委托下级政府办理某项公共服务供给的意图的是()A.无条件转移支付B.有条件转移支付C.横向转移支付D.纵向转移支付【正确答案】B5.欧茨提出并非所有公共物品和服务都具有相似空间特征的著作是()A.《国富论》B.《财政联邦主义》C.《地方支出的纯理论》D.《政府间财政关系理论与实践》【正确答案】B6.【真题】根据车船税法,应缴车船税的是()。
A.商场待售的载货汽车B.武装警察部队专用车C.无偿出借的载客汽车D.经批准临时入境的外国车船【正确答案】C7.下列行为中,属于违反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的情形是()A.私自印制发票的B.跨规定区域开具发票的C.非法代开发票的D.转借、转让、介绍他人转让发票、发票监制章和发票防伪专用品的【正确答案】B8.改革和完善中央对方转移支付制度,要建立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比提高到()以上A.50%B.60%C.70%D.80%【正确答案】B9.从性质上看,政府预算是()A.年度政府财政收支计划B.政府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C.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D.反映公共资源的分配和政府职能范围【正确答案】C10.规定总税负的最高限额,即纳税限额,事实上属于哪种税收支出的方式?()A.延期纳税B.优惠税率C.纳税扣除D.盈亏相抵【正确答案】B11.下列财政支出中,属于一般利益支出的是()A.教育支出B.卫生支出C.行政管理费支出D.企业补贴支出【正确答案】C12.属于税负转嫁的条件是()A.税率高低B.税额的大小C.财政赤字D.商品经济的存在【正确答案】D13.衡量财政分配的规模,应该采用的指标是()。
A.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B.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C.财政收入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D.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正确答案】D14.应税消费品的委托加工业务,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其组成计税价格的计算公式是()A.(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B.(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C.(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D.(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正确答案】A15.国债依存度是指()A.当年国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B.当年国债发行总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C.当年国债余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D.当年国债余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正确答案】B16.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不包括()A.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总额虽有所增加,但占总支出的比例上升缓慢B.投资结构不尽合理,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偏小,地区分布不平衡C.科技三项费用占农业支出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总体水平偏低,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有限的投入中有部分不能及时到位或根本不能到位,挪用挤占现象严重,对支农资金的使用缺少监督保障【正确答案】A17.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以下适用25%税率的是()。
A.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B.在中国境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C.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且取得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D.所有的非居民企业【正确答案】C18.下列关于纳税申报期限的规定中不正确的是()A.邮寄纳税申报以寄出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B.流转税,以1个月为一个纳税期的纳税人,于期满后15日内申报纳税C.企业所得税申报期限为纳税人在月份或季度终了后15日内申报预缴,年度终了后45日内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会计决算报表并申报纳税D.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申报期限为纳税人在月份和季度终了后15日内申报预缴,年度终了后4个月内,报送年度所得税申报表和会计决算报表【正确答案】C19.《税务登记管理办法》属于()A.税收法律B.税收法规C.部委规章和规范性文件D.地方性法规【正确答案】C20.关于增值税制中的金融服务的说法,错误的是()A.适用6%税率B.金融服务包括贷款服务、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保险服务、金融商品转让C.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取得的利息等收入按照金融商品转让缴纳增值税D.以货币资金投资收取的固定利润或者保底利润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正确答案】C21.政府预算分为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是按照()标准。
A.预算收支的平衡状况B.预算的编制方法C.预算项目能否反映其经济效果D.预算编制的形式【正确答案】D22.在分税制中,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A.中央税B.中央与地方共享税C.地方税D.国家税【正确答案】A23.公共物品的效率由()组成A.生产效率和供给效率B.社会公平效率和生产效率C.资源配置效率和供求效率D.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正确答案】D24.下列关于固定资产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应按3%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B.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除固定资产以外的物品,应减按2%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C.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D.自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正确答案】D25.纳税人到外县(市)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经申请,由税务机关核发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其有效期限一般为()天A.30B.60C.90D.180【正确答案】A26.在纳税检查中发现某企业当期有一笔属于职工福利费列支的费用支出30000元记入到财务费用之中,对此应做的会计账务调整分录为()。
A.借;财务费用30000贷;银行存款30000B.借;应付职工薪酬30000贷;银行存款30000C.借;应付职工薪酬30000贷;财务费用30000D.借;财务费用30000贷;应付工资30000【正确答案】C27.根据现行消费税规定,用外购已税10种消费品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准予按生产领用数量计算扣除外购已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下列说法符合这一规定的是()A.以外购已税珠宝玉石生产的金银首饰B.以外购已税白酒生产的白酒C.以外购的已税汽车轮胎生产的汽车D.以外购的已税化妆品生产的化妆品【正确答案】D28.能够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对发电厂(站)、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基层建设项目进行投资这是()的最大特点A.政府筹资建设B.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C.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D.BOT投资方式【正确答案】D29.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按照负担、支付所得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所得来源地的是()A.销售货物所得B.权益性投资所得C.动产转让所得D.租金所得【正确答案】D30.从广义上说,共享税或税收分成属于()A.混合转移支付B.纵向转移支付C.横向转移支付D.有条件转移支付【正确答案】B31.下列行为中,属于视同货物销售的是()。
A.将购买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B.将购买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C.将购买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D.将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正确答案】D32.下列营业税规定中有关营业收入确认的表述,正确的是()A.施工企业实行分包工程的,以工程的全部价款减去付给分包人的价款后的余额为营业额B.旅行社组织境外旅游者到国内旅游,应在旅行团入境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C.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者到境外旅游,应在旅行团离境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D.旅行社组织国内旅游者在国内旅游,在收取旅行费用款时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正确答案】A33.纳税检查的分析法不包括()A.比较分析法B.现场检查分析法C.推理分析法D.控制分析法【正确答案】B34.下列关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基础设施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割性B.基础设施大多数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具有初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特征C.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D.基础设施从性质上说属于公共物品,因此仅能由政府提供【正确答案】D35.我国财政补贴以()和企业亏损补贴为主要项目A.土地补贴B.现金补贴C.实物补贴D.价格补贴【正确答案】D36.对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来说,社会不公平首先来自()。
A.制度不完善B.市场经济初始条件的不公平C.个人状况的不同D.家庭状况的不同【正确答案】B37.下列关于契税计税依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土地使用权出售的以评估价格为计税依据B.土地使用权赠与的以市场价格为计税依据C.土地使用权交换的以成交价格为计税依据D.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以重置价格为计税依据【正确答案】B38.财政分权管理体制的典型代表是()A.一般公共预算B.分税制C.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D.政府性基金预算【正确答案】B39.2014年某居民将自有房屋出租给某公司员工居住,其应缴纳的房产税税率为()A.4%B.1.2%C.12%D.0【正确答案】A40.()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