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i+1的中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doc
6页建立i+1的中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Krashen(1981;1982)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学习者需要的输入必须是“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包括“i+1”,这样,他们的内在加工机制才能够运行即如果习得者目前的语言能力为i,那么,语言输入需要略高于i,达到i+1在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中,语言输入被理解, i+1就会同时自动提供给习得者也就是说,学习者首先理解语言的意思,语言结构便会自然习得输入假说”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之后自然形成的可见,大量可理解输入是习得语言的关键Krashen 的“输人假设”虽然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但其理论对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即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解决语言输人问题,即输入的听力材料应难易适中,符合i+1的特点教师面对的群体都是由一个个学生个体构成的,每一个学生接受输入的能力不同,i+1自然也因人而异事实上,当前大部分学校为学生准备的听力材料都是由上级教育机构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设置中的分级目标要求统一制定的内容,与教师所面对的千差万别的学生个体有着许多的不符。
相对于学生个体,听力材料不是太难,就是太易,而且各单元的听力语言材料缺乏连贯性,造成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哪些是要经过进一步训练才能获得理解的内容 (张彩凤,2002:100)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现有学习水平的层次,选择适合的可理解性听力材料并开展恰当的听力理解教学活动,成为中学英语听力理解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低层次的听力学习者缺乏大量的语言基础知识而听力理解能力薄弱的学生,应当归属于中学生中的低层次学习者,他们语言感知能力较弱,教师提供的听力材料应具备直觉形象性,任务简单易操作第一,听—读材料这里的读是指读图,听读配合有以下四种:1、先读后听 2、先听后读 3、边听边读 4、听读交替轮流听力与读图的配合,一方面降低听力理解的困难,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将图画内容和话语加以对照,有助于学生克服文字对听的干扰,听读时,要求学生进行以下活动:(1)读图指出图与图之间的区别,唤起听的兴趣(2)根据图画内容猜测听力内容,调动听前知识(3) 听材料找出含有问题答案的图画,获得成功听力4)讨论听力结果,巩固所学内容事实上,听力与读图的配合因其简便易操作,一直是中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功训练形式。
例: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的意思判断下列图片正(T)误(F)每个句子只读一遍1. I get up at ten to seven every day. 2. He likes playing volleyball very much. 3. They are watching TV.4. There are four geese in the river. 5. Let’s go shopping.第二,听—做材料听—做主要使用于祈使句,它要求学生在听懂教师或他人语言信息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动作反应这种方式既生动有趣,又形象具体,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好它很适合初学者或听力理解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学生原来学习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稍高难度的,又是可以理解的常用祈使句形式的听力理解训练材料:“Do it like this”, “Close the door”, “Don’t throw rubbish about”, “Open the window”, “come in please ,come here please,go to the blackboard,go back to your seat ,stand up, sit down please……”让学生经常进行所做练习,要求他们边听边表演动作,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听音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其听力理解的目的。
二、 中等层次的听力学习者中等层次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知识,他们是最常见的学生群体,可以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语言结构,同时可以根据需要组织语言表达一定的交际目的所以教师应给他们提供以话语为主的情境式对话、问答或短文第一,听—答材料此方法要求学生听后回答问题,验证是否理解所听材料,学生可采用以下3种回答形式:一般疑问句回答,学生对听力材料进行Yes和No的回答;特殊疑问句回答,学生对有关听力材料性质或状态的问题进行判断如时间、地点、人物等深层理解问答,学生对听力材料引出的深层理解问题进行创造性回答前两者较为简单,可以根据听力材料直接进行回答,第3类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进行合适的表达关于这些问题,听力材料中没有现成答案,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经验思考后回答,因而答案是多样的通过使用这种类型的训练材料,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进行回答,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听力例如:听对话和问题,从ABC三个选项中找出能回答所提问题的正确答案( )1. M: What's that over there? W: Where? M: Over there, on the hill. W: It’s a car. It's a black car. Q: What colour is the car?A. It' s red. B. It' s black. C. It’s yellow. ( )2. M: Who's that man? W: Which man? M: The man who is smoking. W: Oh ,he is our art teacher. Q: What' s her art teacher doing?A. He' s shopping. B. He' s drawing. C. He’s smoking. ( )3. W: Help yourself to some fish, Jack. M: No, thank you. I'm full. Q: Why didn't Jack eat more fish?A. Because he didn't like fish. B. Because he was hungry.C. Because he was full. ( )4. W: Did you go to New York to see your parents last week, Mike? M: No, I went to Washington to see them. Q: Where do Mike's parents live?A. They live in Washington. B. They live in New York. C. The boy went to Washington. ( )5. W: Good afternoon, boy. Can I help you?M: I’m looking for something to read after school. Could you show me some story books?Q: Where is the boy?A. At a bank.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bookshop. 第二,听—画材料。
听—画是一种把听音与绘画结合起来的综合性训练方法,画来源于听的信息,听作用于画的技巧,就中学生而言,他们从小学就开设过美术课,一般能应付简单的绘画,尤其是简笔画因此在制定听—画训练材料时,应在语言选择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作画能力拿下面的小短文为例:There is a boat in the river. There is a house near the river. Behind the house there is a tree. In the tree,there is a bird. 教师一定要保证所选材料必须能够用一幅画来表达学习内容,才能让学生画出所听到的内容、动作这样听力任务变得简单明了有趣,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听—算材料听算这种训练方式主要用于数词教学中,它要求学生在听懂某些数学算式或略高于自身水平的数学智能题之后,经过思索计算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其答案或做出正确的数字判断,教师的选材可包括时间、价格、距离、重量、日期等的计算,让学生利用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答案或设计一些浅易的数学智能测试材料让学生进行听算练习例如:(1)What’s one plus ten?(2)What is six minus six?(3)What’s ten times five?(4)What is sixty-three divided by nine?(5)Sandy is twelve,his mother is twenty four years older than he. How old is his mother?(6)Today is Thursday. And two days ago I bought a walkman. I will give it to Simon for his birthday two days later. When is Simon’s birthday?……这些材料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数词,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高层次的听力学习者到了这一层次,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充足可以自由使用英语语言积累他们的话语具有一定的流利度,而且可以比较自如地表达一些思想观点在这一时期,教师提供的听力理解材料应着重偏向语言的理解以及综合运用,以便向更高层次发展第一,听—说材料听说是一种耳—脑—嘴共同协作的语言训练活动,按照神经语言学的观点,听是一种输入,说是一种输出,没有输入就谈不上输出因此,听说训练材料的可理解性要求更高,首先要能让学生听懂,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让他们说听说方法主要有两种: (1)听—重述要求学生将听到的材料几乎一词不漏地重述出来这样可以达到两个目的:训练学生听力的精确性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它对训练学生的听觉、记忆力颇有好处,也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听的习惯2)听—复述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将听到的材料大意较完整地表述出来此种材料的设计一定要做到让学生既听得懂又说得出,我们常常可以使用所学课文为背景材料,编制一些学生既熟悉却又没有原文可对照的听力理解材料以牛津版初中第3册第8课为例,学生听完后可以简略复述如下:Some of the results of the games come out now. The boys from Class3 get the first prize. The boys from Class 1 are the second , and the boys from Class 2 are the third. In the girls’ relay race, the first is Class 2, the second is Class 1 and the third is Class3.长期坚持听说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听力,还能锻炼学生说的胆量和信心,发展说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第二,听—写材料听写是训练学习听力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