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个环境适应不良案例的咨询报告-郭凤莲.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23545063
  • 上传时间:2024-0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 文章题目:一个环境适应不良案例的咨询报告 申请者姓名:郭凤莲 身份证号码: 所在省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所在单位: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一个环境适应不良案例的咨询报告摘要:求助者黎某,男,40岁,以前是民营建筑企业高管,原单位倒闭后,到新单位工作,面对陌生环境,与一群年轻的陌生人一起做普通职员,心理失落,焦虑不安,睡眠不好,常叹气,感觉压抑,想放弃新工作,为维持生活又不能放弃,陷入矛盾中咨询师经过收集黎某的资料,分析判断,鉴定为环境适应不良,属一般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与黎某商定了阶段性咨询目标主要用合理情绪疗法予以咨询,经过四次咨询,效果明显,来访者情绪稳定下来,能有效调整心情,在新环境与同事相处良好,适应了新工作关键词:适应不良 合理情绪疗法1. 求助者基本资料1.1 一般资料黎某,男,40岁,已婚,大专学历,过去是民营建筑企业高管,专业娴熟,工作认真,原单位倒闭,刚应聘新工作。

      求助者性格稍内向,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父母无人格障碍和其它神经症性障碍,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1.2 个人成长史 求助者出生排行老三,有一个姐姐、一个哥哥,还有一个妹妹自幼学习成绩好,从小学到大学都是班里的尖子生,受到老师表扬和同学羡慕,参加工作后仍勤恳好学,认真负责,工作表现良好自尊心强1.3身体状况身体健康,未患过重大疾病27岁时坐别人车遭遇车祸,受轻伤,已痊愈,未留下身心疾患历年来和近期体检均正常1.4社会功能稍内向,过去一直能与周围人和谐相处,到了新单位稍有不适应1.5心理测验测验结果:SDS:41;SAS:62;2.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我总觉得自己以前是管人的,现在却成了最底层的打工者,还与一群不认识的人一起工作,他们年龄都不大,跟我好像有代沟,我不太愿主动和他们交流,心里又怕被大家排斥,很无奈有时觉得实在别扭得不行,真想一走了之,又没有可去之处坚持工作下去又太难受了 个人陈述:因为近几年的经济形势不好,自己就业的建筑行业不景气,工程越来越少原工作单位去年倒闭,自己在擅长的相关行业难以找到工作而家里经济压力大,父母年迈、孩子上高中,还要还房贷,每个月不吃不喝也得支出五六千元,一点不能少。

      失去工作那段时间,只靠妻子的微薄工资生活,入不敷出今年实在没办法,出来应聘,一个月前,到一家市政管理企业工作,成了普通职员,从最基础做起,工资低,没有身份地位在陌生的工作环境里感觉很别扭,而不做这份工作又不行,怕以后生活不了深感矛盾困惑焦躁,压抑,常叹气,不好入睡还总早醒3.观察和他人反应 1、咨询师观察到,求助者面容有些倦怠,常常眉头紧锁无躯体症状,无泛化现象,无退缩行为,无妄想态度友善,注意、记忆、思维状态良好有良好自知力有迫切的求助要求 2、求助者的朋友说,求助者性格有些内向,工作认真,待人真诚对社会、家庭有很强的责任心4. 评估与诊断4.1 评估根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该求助者智力水平正常;个性偏内向、情绪不稳定,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在:(1)工作环境适应不良;(2)认知上存在错误观念;(3)情绪焦虑不安;(4)睡眠不好;(5)想放弃当前工作,又知道不能放弃,陷入矛盾中4.2诊断诊断意见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是轻度环境适应不良环境适应不良是指个体受环境改变影响,精神上紧张、困扰,而在思想上、情感上和行为上发生了偏离社会生活正常轨道的现象本例程度较轻。

      诊断依据(1)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出现在近期,到新工作单位发生,表现仅限于工作,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强烈,能找到相应的原因,思维合乎逻辑,人格无明显异常所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2)该求助者病程的症状表现,如焦虑,睡眠不好等不足两个月,精神痛苦程度不算强烈,没有影响逻辑思维,对社会功能未造成太大影响,内容尚未泛化可以排除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3)根据精神疾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主客观世界统一,自知力完整,主动就医,并且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不主动就医,伴有幻觉、妄想、行为异常等该求助者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个性稳定,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与神经症相鉴别:神经症的特点是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反应泛化到与初始事件不相关的方面,持续时间大于三个月或半年该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并不严重,社会功能影响也不大,病程不足两个月,问题也没有泛化,评分不足6分,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两个月。

      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也没有泛化,持续时间不足两个月,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5.原因分析5.1个体原因(1)个体成熟水平求助者进入不惑之年,责任感、现实感更加强烈,遭遇挫折,愿望和现实形成心理反差,造成焦虑2)认知因素求助者在以前的工作环境中处于优越位置,而现在一落千丈,沦为打工的普通员工,心理感受落差大,出现情绪波动、心理失衡再加上认知不够客观现实在以前的工作环境里被认可,就想当然地认为在所有环境里都该被认可对工作收入的要求,不是认为能过正常生活即可,而是还想拥有过去那样较体面、宽裕的生活不合理理念是,觉得自己应该受到别人尊重,应该获得丰厚的劳动报酬,人们该主动对自己友好3)个性因素内向,缺乏很快与陌生人打成一片的技能和经验,自我要求高,追求不太现实的目标5.2社会原因(1)家庭原因家庭经济情况不好,他的工作收入支撑着一大家的生活,但他回到家里不愿提工作上的不如意,没有得到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帮他减轻压力2)工作单位原因工作单位竞争激烈,大家从内心并不欢迎新人进来加上求助者内向,不主动,大家对他只是表面应付,没有发自内心的友好热情他不知该怎样融入这个集体当中,很想逃避。

      6.咨询目标根据以上的评估和诊断,同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改变来访者认为“我应该一直处在优越的位置,得到大家敬重”的不合理想法;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状况;使求助者获得与陌生人很快熟悉起来的能力,适应新的工作2)近期目标获得与陌生人很快熟悉起来的能力,适应新的工作3)中期目标调整认知,客观的认识自我,接受自我,调整目标,使目标符合现实,获得心理平衡4)长期目标和最终目标促进求助者心理健康,使心态平和,使人格趋于完善7.咨询方案7.1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治疗方法: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合理情绪疗法原理: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结果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理解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该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一直习惯于认为自己在工作上应该总处于优越位置才对,对自己作为普通打工者的身份不满,难以适应新环境,心理失衡他对工作收入的要求,不是认为能过正常生活即可,而是还想拥有过去那样较体面、宽裕的生活认为自己应该获得丰厚的劳动报酬,应该受到别人尊重,人们应该主动对自己友好 咨询师要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消除求助者错误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辅以放松训练,缓解焦虑情绪,改善他的心理状态7.2咨询师和求助者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有责任向咨询师提供心理问题有关真实资料;有责任积极主动与咨询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责任完成咨询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权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或更换咨询师;有权提出中止咨询;拥有对咨询方案、咨询时间、咨询收费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有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有义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有义务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2)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责任、权力和义务:有责任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有责任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有责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有权了解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相关的个人资料;有权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有义务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有义务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有义务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有义务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7.3时间和费用根据求助者实际情况和双方商定的咨询目标,对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服务大约需要近一个月时间,每周一次,分4次进行,每次50分钟,每次收费100元8.咨询过程8.1咨询分三个阶段(1)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建立阶段(1次)(2)心理帮助阶段(2次)(3)结束与巩固阶段(1次)8.2咨询过程由四次咨询组成第一次咨询目的:(1)了解求助者的基本信息和情况; (2)建立咨询同盟,加强咨询关系; (3)降低求助者过高的预期;(4)确定主要的心理问题;(5)协商确定咨询目标;(6)引导求助者思考、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7)使求助者进一步领悟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与自己问题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负有责任,需要积极的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方法:会谈 合理情绪疗法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 (2)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原则;(3)了解求助者进行咨询的原因,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4)发现求助者问题,做出评估和诊断;(5)与求助者一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6)向求助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引导求助者思考自己的问题;(7)在整个的咨询过程当中努力建立良好的建设性的咨询关系;(8)引导求助者分析自己的问题,让他举一些例子说明自己的问题,引导他发现在生活中确实存在绝对化和糟糕至极的不合理信念。

      (9)使求助者领悟到自己焦虑不安是由于“我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应该得到优厚报酬,现在的处境真是太糟糕了”这些不合理信念造成的下面为节选的咨询过程中的一段对话:咨询师:你觉得你现在这种心理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求助者:上这个班,受这种委屈太难了,不上班生活又没有着落咨询师:这只是你生活中遇到的情况,我们叫它诱发事件,但这可能并不是造成你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求助者:那原因是什么呢?咨询师: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