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符号在面条包装上的直接引用.doc
4页传统符号在面条包装上的直接引用摘要:在中国,有着悠久面条食用历史和文化,却在面条包装历史的研究方面尚处于一个有待开发的阶段目前关于食品包装的研究,虽然也不乏包装历史研究的有关内容,但基本上属于泛论性质的对传统符号在面条包装的直接引用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面条的包装历史 关键词:传统符号;面条包装;图形;文字;引用 引言: 在民族传统的图案中,除具有面条文化的传统图形、吉祥纹样外,还有较多的边饰纹样、书法字体等独特的图形符号被引用到面条包装设计中例如:在面条包装设计中曾出现较多的“蕖薄“帧钡燃祥文字或“寿星老”、“仙女”、“龙凤”、“仙鹤”等传统图案或吉祥纹样,整体面条包装风格依然体现传统的图案、文字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传统风格特征 对“符号的直接引用”是指将所选的图形直接引用到面条包装设计中,形式上不做大量的改动,只加入一些说明性文字,或者仅以图案表示从目前资料分析,面条包装的图形包括较多常见的传统符号种类:一些视觉表现比较繁复的图画类面条包装,完整地引用和再现了传统传统年画、传统的水墨画图案等所选用的符号多为复杂化的图形结构或采取多层次的组成方法;而一些面条包装中表现主体形象为符号特点比较鲜明的吉祥纹样或以简单的边饰表现,例如万字符号、铜钱纹饰等;文字类符号的面条包装设计中,多以“蕖薄“帧钡任淖直硐帧 下面将分别从面条包装的图形、面条包装的图形与文字和纯文字类的面条包装的表现方式入手,逐个论述面条包装设计中出现的多种传统符号及其所具有的寓意。
一、图形 面条包装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对于传统符号的引用更是花样繁多,包括了多种常见的图形样式其中,能够被直接引用于面条包装设计的图形符号主要有以下几类:①具有面条文化的图形符号面条具有文化内涵,被用来表现人们期待的情感比如在生育、过生日等仪式中常常吃面,寓意子孙绵长,富贵长寿;在待客仪式中,它寓意着常来常往,情意永在;在迎归仪式中,寓意着庆贺胜利回归,从此不再分离此类中,引用比较频繁的图形符号主要有寿星老、和合二仙、仙姑、仙桃、松树、仙鹤、喜鹊、童子等图案引用比较多的符号还包括“帧薄“蕖薄㈧蕖薄“福寿喜”等为主体的符号此类面条包装中有一部分为纯图形类符号,如寿面包装只采用寿星老的形象,这种纯图形类存在于早期的面条包装中②其他吉祥寓意的图形符号引用比较多的主体形象有龙、凤、龙凤、神佛、天官、灯笼、鹿等图案此类面条包装中多为具象风格的图形,延续传统图形的要素与组成法则 二、图形与文字 面条包装图形与文字的结合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①简单式面条包装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与图形的组合,文字内容包括面条名称、厂家名称或厂家地址、厂家、产品重量等;②详细式。
面条包装配以较为详细的文字说明与图形的结合,文字说明内容一般有面条名称、面条种类、重量、厂家名称、地址、、广告语等随着我国挂面行业标准和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完善,面条包装上的文字更加详细和标准 从现有资料分析,共分为五类一类是上中下结构此结构是面条商标、面条名称、厂家或面条广告语与图形组合二类是上下结构面条名称位于图形上端或下端,有些有边框,有些直接放置在图形的上端或下端空白处三类是对称结构对称图形规律性强,且整齐平衡,具有节奏美和人工意匠美,因而使人感到一种合乎规律的愉悦①对称结构在面条包装设计中早已成为一种特色四类是左右结构面条名称、图形、厂名位于一端,面条的详细说明位于另一端五类是包围、半包围结构面条名称位于图形之内或之上,使图形与面条名称紧密地融合为一体 三、文字 在面条包装的发展史中,以汉字为面条包装主体符号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例如通和源号细面以文字作为商业标记,将面条名称、厂家地址等文字印制于包装纸上,使顾客一目了然,便于记忆以汉字作为主体设计的面条包装设计,在包装的众多形式中比较简洁,成为中国面条包装设计中具有传统意味的一种图形表现模式,具有典型的本土化风格。
面条包装设计中的文字形态主要有两种表现风格:①引用传统文字构成法则,采用书法、篆刻或纹样中的文字形态,创造出具有中国风格的面条包装图案②采用中国的多种美术字造型法则,面条包装图案造型自由、风格多样,经过变形、夸张、美化的文字符号在表现形态上具有鲜明的形式感和立体感其中,引用传统文字符号的面条包装设计,在设计上沿用了中国古代牌匾的某些风格,但又作了一些形式上的处理,或引用图形、边饰,或依据吉祥纹样,做重复、对称、连接等变化构成这些元素、技法的引用使汉字类面条包装图形在视觉造型上更加丰富 中国面条包装中的图案化文字表现(直接借鉴传统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单独表现 借鉴传统的文字表现形式,以单独文字符号构成面条包装主体图案,文字为繁体或篆体形式 2、作为边饰 通过对传统符号在面条包装上的直接引用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面条的包装历史;另一方面重视传统符号中面条文化的体现,合理地将其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国的面条文化作者单位: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