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单元作文怎样选材.doc
5页寿阳二中语文集体备课导学案课 题第四单元 写作 怎样选材主 备 人聂爱玉三 维 目 标1.在阅读教学和既有写作积累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2.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体会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学习选材的方法3.写作实践,指导学生在写作时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并努力做到真实、新颖重 难 点1.帮助学生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2.训练选材能力,学习选材方法3.审清题目,确定立意,再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第 一 课 时课型写作指导课课时目标训练选材能力,学习选材方法教 学 环 节导学内容导学方式复备栏优化导入,揭示目标互动互研,解难释疑精点巧拨,归纳生成分层设练,拓展延伸一、激励导入: “优秀考场作文一定来源于平时的练习”“看破千道题,其实一文章”,平时就要备好鲜活素材,苦练审题构思技巧,考场作文是和平时习作交错相通的考场上,时间短,要高分就得一气呵成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就要苦练功夫,在看透题目、确定立意的基础上,学会选择自己身边的素材,用真实又新颖的材料写出优秀作文1.出示任务: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素材,写作只能“望纸兴叹”所以海明威说:“如果一个作家停止观察,那他就完蛋了。
观察就是为了积累素材那么,同学们平时作文里的素材都是通过什么途径来的呢? 2.反馈指导: 学生交流,探讨平时写作时自己的思路,谈谈通常自己观察的途径有什么从途径看,通常有两条渠道:(1)直接观察就是到生活中去,看、听、闻、尝、摸、踩、想2)间接观察就是通过阅读书箱,听他人转述,收看收听影视广播,浏览互联网,吸收别人的生活体验,获取第二手信息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细致、勤勉、善思从内容看,和“我”有关的素材十分宝贵,它们可以给人真实感、亲切感;无“我”的素材同样重要,“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视野更开阔,境界才更高3.总结过渡: 直接观察到的素材也就是直接材料,来源于日常生活经历,包括各类人、事、景、物等作者对这类材料有切身感受,因而运用于写作时得心应手,更利于表达真情实感除了直接材料,我们还应学会运用间接材料间接材料来自他人叙述、书报杂志、影视节目、博客空间等这类材料广而杂,有利于丰富写作的素材例如:《音乐巨人贝多芬》,文章写于贝多芬逝世一百多年后,作者在充分阅读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艺术地构思并呈现了客人对贝多芬的一次访问,成功地表现了贝多芬内心的痛苦和对不幸命运的顽强抗争,所选皆为间接材料,但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读来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都是写作所需要的这叫:素材积累多元化!二.学习选材方法1.出示任务:借用“写作实践”一,也可使用如下题目:作文题目:难忘那束温暖的目光如果围绕这个题目,你会表达怎样的中心?选择哪些材料,如何安排详略?先确定文章中心,然后列出所选择的材料,并注明详略安排2.个人构思、列出要点 3.全班讨论,教师点拨指导4.小组交流,修改完善组内交流,相互借鉴,对选材出现的问题,互相提出建议然后,修改并完善教师巡回了解情况,个别指导5.小结:选材的原则:紧扣中心(准)真事真情(真)选材的角度:小处入手(小)富有新意(新)注意材料的真实与新颖中学生写作,取材强调亲历,以突出真实性马克·吐温说真实的事情不必考虑其可能性,因而有时候比虚构的故事更稀奇;冈察洛夫主张,写作要“写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契科夫认为,扯谎在写作里比在谈活里还要乏味得多这些都强调真实对材料的重要性道听途说或无中生有,多催生虚情假意,并让写作变成一种粗制滥造 取材新颖,要做到选别人未选,写别人未写,或者就平常素材翻出新意,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例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写自己小时候一次冒险爬悬崖最终在父亲的鼓励下成功脱险的经历,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
所写事小,也并非新奇,但以小见大,感悟深刻,给读者耳目一新之感三、实战演练,提升选材能力1.出示任务: 出示同学习作,全班共同修改:《难忘那束温暖的目光》2.动笔修改,训练选材能力3.小结:素材毕竟只是作文的原始材料,要成为“题材”,还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很好地“为中心服务”四、结篇师语,总结提升综上所述,主题和题材是作文的两个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没有中心,材料就没有生命力;没有材料,中心就无所依附所以,我们写 作不仅要重视立意,还要重视素材的积累和题材的选择夫立言之要在有物”,是否“言之有物”正是评定作文档次的重要标准学生交流学生思考,按要求列出要点学生发言,谈对习作的中心、选材及详略安排的想法教师引导教师指导学生修改病文,汇总情况,分析评价,进行专题讲评,进一步提高选材能力,提升习作质量出示同学习作,全班共同修改板 书设 计怎样选材材料的来源:直接间接,素材积累多元化选材的原则:紧扣中心(准)真事真情(真)选材的角度:小处入手(小)富有新意(新)教 学反 思第二课时课型写作课(聂爱玉)课时目标在课堂实践中变“学得”为“习得” ,增强写作信心,提高作文的兴趣和选材的能力教学环节导学内容导学方式复备栏优化导入,揭示目标互动互研,解难释疑精点巧拨,归纳生成分层设练,拓展延伸一、文章是由材料组成的,没有材料,就等于没有砌墙的泥沙。
大家平时写作后,老师常常会评论同学们的文章说:“立意不高”“偏题了”“材料与中心不符”等同学们拿到一个作文题,也常感到不知该确定什么中心,选择什么材料今天,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怎样选材”的问题二、出示任务,写作指导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1.立意与选材的含义及关系1)何谓立意?人们常说“文以意为主”“文以载道”,这一“意”或“道”就是文章中心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凡是好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串首尾2)何谓选材?选材,就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中心文章是通过材料来立意的,材料要为中心服务如果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中心,也就是立意不正确,不管它如何精彩,写成的文章最终只能是一篇各种材料的大杂烩3)两者关系立意,是文章的灵魂,而材料则是构成文章的骨肉两者是灵魂与骨肉的关系,互相依存,密不可2.引导学生掌握作文对“选材”的具体要求,引起学生对选材的高度重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1)生活中的材料很多,要围绕中心进行选择,确定好详略根据教材98页《阿长与<山海经>》的内容,判断详略及其好处。
2)还要注意材料的真实和新颖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结选材失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司空见惯表现在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二是毫无新意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三是简单模仿一味模仿,进入抄袭的误区三、佳作欣赏:《我的一天》(范文略)四、全文写作,提升选材能力五、小组交流,修改作文六、优秀作文展示回顾上节所学,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学生点评:预设:1.开头运用反复的修辞,表现了对暑假的急切盼望之情2.第二段一系列的设想真实自然,语言简洁,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心理3.略写,为引出下文田里的爷爷做铺垫4.此处详写,突出了两代人在一起享受的无可比拟的快乐5.略写恋恋不舍地离开,突出了和亲人团聚的快乐之短暂6.结尾点明主题,运用比喻抒发了对这一天的难忘之情板书设计直接间接,素材积累多元化苦练审题,突破难关精准化学习选材,取舍加工典型化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