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运营管理》教学大纲.docx
18页《生产运营管理》教学大纲(Production operations Management,)一、前言1、课程概述《生产运营管理》是工商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研究工商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如何将资源有效地转换为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学 科,是研究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实现制造或服务企业有限资源的高效 集成,为用户提供满意产品和服务的管理课程它是一门边缘性的、实用性 的学科,它与管理学、市场营销、经济学及工业工程学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生产运营管理是伴随生产活动的出现而出现的该课程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 合,有理论阐述,数据分析,图表说明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3、学分与学时学分,64课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生产运营管理的基本概念,及从社会组 织长远开展的角度出发 分析、设计、优化生产运营管理体系的理论及方法, 熟悉制造业生产系统的设计及运行过程,结合课程设计和企业实习,使学生 了解当前先进的生产运营管理理念掌握提高管理效率、正确处理生产问题 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具备灵活利用本课程 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和服务企业生产运营系统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使 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合理化,因而是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5、使用对象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6、先修课程要求《管理学》,《财务管理》,《运筹学》,《工业工程》,《市场营销》(六)难点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七)思考题1、产品设计的内容包括那些?2、新产品的种类有几种?其开发的的程序有哪些?3、新产品开发后如何确定其是否成功?4、价值工程的含义及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是什么?5、价值工程的程序分几步完成?期间应注意什么?第六章 生产运营流程设计与再造(一)本章概述本章首先介绍生产运营流程选择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具体设计方法,然后 再讨论生产运营流程的变化以及改进,并讨论流程分析和改进的思路和工 具最后,讨论流程改进的新思想和新方法一一BPR,并且讨论企业流程再 造和组织创新问题二)教学目标掌握流程分析和改进的思路和工具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案例讨论(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生产运营流程的选择设计一、生产运营流程的基本概念二、生产运营流程的选择设计三、生产运营流程的构成要素四、流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重要问题第二节 生产运营流程设计与再造一、流程的节拍、瓶颈与空闲时间二、流程的生产能力及其平衡三、生产周期四、生产批量与运营交换时间 第三节生产运营流程的分析与改进一、流程分析改进的基本步骤二、流程图的运用三、流程分析和改进的其他工具第四节业务流程重构(BPR)一、什么是BPR二、BPR的出发点——对劳动分工论的反思三、BPR的具体方法四、信息技术在BPR中的重要作用五、从业务流程重构到企业重构第五节流程再造的组织创新一、流程本身进行重新设计二、组织之间的流程再造三、流程体系的建立四、部门、岗位职能随流程调整五、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六、流程再造理论的局限性及其修正(五)重点生产运营流程的分析与改进和业务流程重构(BPR)(六)难点业务流程重构(BPR)(七)思考题1. 简述你所在的组织,或你所熟悉的一个组织的业务流程,并用流程 图描述。
2. 流程设计中要考虑顾客参与、资本集约度、资源柔性等多方面的问 题,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3. 流程设计中的设备柔性和人员柔性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 一个流程的资本集约度与流程节拍以及能力平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5. 举两个生产运营流程的例子,其中一个按设备速度运行,另一个按 人员的工作速度运行6. 在一个按设备速度运行的生产运营流程中,如何进行各环节产出能 力的平衡?在一个按人员工作速度运行的流程中呢?7. 为什么说流程中的瓶颈有可能“漂移” ?举例说明8. 运营交换时间与批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运营交换时间的长短对生产 运营流程效率的影响是什么?9. 为什么一个设计好的生产运营流程需要不断地加以改进?10. 你是否认为你所在的工作单位应该进行BPR?为什么?11. BPR与企业应用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现在有一种说法是, 企业为了引入ERP这样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先进行BPR你认为这种 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12. 组织流程再造与生产流程有什么的联系?在组织流程再造中,如何 充分利用信息系统的作用?13. 组织流程再造与企业边界有什么样的关系?你如何理解企业边界的 动态性14. 组织流程再造与企业的价值链有什么的联系?你如何理解价值链与 流程的互动性。
15. 举例说明流程再造对企业的重要性第七章生产运营能力规划(-)本章概述企业生产运营能力是制定企业生产计划的主要依据之一,企业在承接订 货时,要考虑企业计划期内的生产能力,而在生产任务确定的过程当中,要 进行生产任务和生产能力的核算平衡,以对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富裕环 节心中有数,并采取措施,消除薄弱环节和利用富裕环节,使生产任务落实 可靠,企业生产运营能力得以充分利用本章首先介绍了生产运营能力基本 含义,分析了设定生产运营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步骤,探讨了提高生产运营能 力的途径,研究了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及最正确产量和最正确规模问题二)教学目标掌握设定生产运营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步骤和提高生产运营能力的途径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案例讨论(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生产运营能力概述一、生产运营能力的定义二、生产运营能力的含义三、生产运营能力的种类四、生产运营能力的度量第二节生产运营能力的设定一、生产运营能力的表示二、设定生产运营能力的影响因素三、生产运营能力计划步骤四、生产运营能力的综合平衡五、提高生产运营能力的途径第三节规模经济一、规模经济的含义二、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三、最正确产量和最正确规模(五)重点生产运营能力的综合平衡及最正确产量和最正确规模确实定(六)难点最正确产量和最正确规模确实定(七)思考题1、“最大”能力与“正常”能力有什么区别?2、生产运营能力计划步骤包括几步?3、生产运营能力的综合平衡包括那些内容?4、设定生产运营能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5、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是什么?6、学习曲线对企业有什么启发?7、提高生产运营能力的途径有哪些?第八章 MRP MRPII ERP(-)本章概述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简称MRP),就是企业为 保证主生产计划(MPS)中规定的最终产品所需的全部物料(原材料、零部 件、组件等)以及其他资源的及时供应而制定的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和库 存计划。
本章依次介绍MRP的四个阶段,即作为一种库存方法的改进的基本 MRP、作为一种生产运营计划与控制系统的闭环MRP、作为一种企业综合生 产运营计划管理系统的制造资源计划MRPII以及MRP的最新开展ERPO(二)教学目标掌握MRP MRP II ERP的方法体系域应用(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案例讨论(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物料需求计划(MRP)一、MRP简介二、MRP的原理及运营三、MRP的决策参数五、闭环MRP第二节MRP II一、MRP II的产生二、MRPII系统的运营流程及特点三、MRPII的实施四、MRPII在我国的应用第三节企业资源计划(ERP)、ERP的产生背景二、ERP的系统构成及功能三、ERP的选型与实施第四节联盟体资源计划(URP)一、什么是URP二、URP与ERP的区别三、URP的应用情况四、实施URP需要解决的问题(五)重点MRP的原理及运营和ERP的选型与实施(六)难点ERP的选型与实施(七)思考题1. 实现MRP需要哪些基本信息?2. MRP的开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3. 闭环MRP系统在企业生产计划体系中的地位如何?4. MRP II实施的前提条件是什么?5. ERP的主要功能有哪些?6. URP与ERP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九章生产运营计划(一)本章概述企业的生产运营计划,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依据。
它对企业的生产任务作出 统筹安排,规定着企业在计划期内产品生产的品种、质量、数量和进度等指标, 是企业在计划期内实现经营目标的行动纲领因此,编制生产运营计划是企业 生产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企业的生产运营计划是根据企业的产品销售计划制 定的,它是生产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局部,同时又是编制企业其他计划的主要 依据本章主要介绍了生产运营计划的内容、原那么及生产运营计划的编制原那么 和步骤,论述了生产运营计划的期量标准和方法,最后系统地介绍了网络计划 技术的原理和具体的应用方法二)教学目标掌握生产运营计划的期量标准和方法以及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和具体的 应用方法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案例讨论(四)教学内容第一节生产运营计划概述一、生产运营计划的内容二、生产运营计划的原那么三、生产运营计划的主要指标第二节生产运营计划的编制一、生产运营计划的编制原那么:二、生产运营计划的编制步骤三、编制生产运营计划的综合平衡第三节生产运营计划的制定一、生产运营计划概述二、生产运营计划的期量标准三、生产运营计划的编制第四节网络计划技术一、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二、网络图的基本概念及其绘制规那么三、网络时间值的计算及关键线路确实定四、网络计划的优化(五)重点编制生产运营计划的综合平衡和网络时间值的计算及关键线路确实定(六)难点网络计划的优化(七)思考题1、生产运营计划的内容包括那些?制定生产运营计划的原那么是什么?2、生产运营计划的主要指标包括那些?生产运营计划的编制步骤有几步?3、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是什么?4、大量流水生产类型企业的期量标准、成批生产类型的企业的期量标准、单件小批生产类型的期量标准分别包括那些?它们如何确定?第十章供应链管理(一)本章概述本章首先介绍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开展,分析了影响供应链特性的因素及掌握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条件和方法。
提出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完善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阐述了供应链管理的措施,最后对物流管理 的一些知识作了讲解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开展、 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条件和供应链中物流管理二)教学目标掌握影响供应链特性的因素及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条件和方法三)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案例讨论(四)教学内容第一节、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一、供应链及其设计二、供应链管理及其特点三、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对象一一三种“流”四、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第二节采购管理 一、采购的概念和作用二、采购管理及其一般过程三、物料的种类及其采购管理策略四、战略性采购五、供应商管理第三节JIT采购、采购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二、JIT采购的特点三、JIT采购的基本工作过程第四节配送管理一、配送系统二、风险吸收三、牛鞭效应(五)重点物料的种类及其采购管理策略和JIT采购的基本工作过程(六)难点配送管理(七)思考题1、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2、物料的种类及其采购管理策略有那些/3、何谓供应链管理?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4、JIT采购的与传统采购的比拟优势是什么?5、何谓风险吸收?6、何谓牛鞭效应及其产生的原因?7、如何防止牛鞭效应的产生?第十一章库存控制(一)本章概述库存对于企业生产运营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企业无论什么类型, 或多或少,都持有库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