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第18课《杨修之死》导学案【GHOE】.doc
4页第18课《杨修之死》导学案学习目标 1、学习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2、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3、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辩证的认识曹操一、预习导学【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界,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有机可乘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知识链接】2——走近作者: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或庐陵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他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知识链接】3——相关资料: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有不少成分是作者虚构的,由于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因此,书中主要强调他的坏处,在许多读者中造成了对这个历史人物的错觉。
阅读《三国演义》,不应当按照作者的爱憎倾向和是非标准来评价曹操文学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作家创作意图和艺术典型的客观意义并非完全相同1、解释下列加点字并注音①杨修以鸡肋之意对 ②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③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④与众分食讫( ) ⑤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⑥操疑修谮( )害曹丕 ⑦操方麾( )军回战马超 ⑧延弃弓绰( )刀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适庖官进鸡汤 ②数犯曹操之忌 ③人皆不晓其意 ④丕如其言 ⑤植然其言 ⑥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3、翻译下列句子①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②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③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④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⑤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⑥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⑦人皆不晓其义。
4、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元末明初_____________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 )原来杨修为人( ),数犯曹操之忌 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 )二、探究展示1.请你用简练概括的语言总结一下本文一共写了哪几件事?七件事情的行文能否变动,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理解,谈谈你对杨修和曹操两个主要人物性格的认识 3.从课文中反映的作者认识来看,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中写曹丕要请吴质入府密谈时,非常谨慎“乃用大簏吴质于中,只说是绢匹在内,载入府中。
而杨修得知这个秘密后“迳来告操”请你指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6.关于杨修之死的原因,有下面几种分析,你同意哪一种?还有不同观点吗?试作说明1)杨修卖弄聪明,违反了军纪,所以被杀2)曹操忌妒杨修的聪明才智,所以杀了他3)杨修多次揭穿曹操的心事,令他恼怒,所以被杀4)杨修插手曹家兄弟的继位之争,又欺骗过曹操,所以被杀 7、杨修建议工匠门改造好园门后,曹操原本大喜,后知是杨修之意后,为何”心甚忌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试探两个儿子的才干,曹操出了怎样的”一题”?由此可见曹操有着怎样的个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曹操何时有了”杀修之心”?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有“奸雄”之称。
从本文中你能看出他的“奸”吗?历史上的曹操也是这样的人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练习反馈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諕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1、文中的”玄德”指的是 ,“关、张”分别指的是 和 两人,文中曹操所说话中隐含一则成语,即 2、刘玄德志在天下,为何却甘愿在下处后园种菜? 3、曹操特意请玄德喝酒,是不是为了笼络玄德?由此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个性? 4、其实曹操对天下英雄心中已有评定,为何却一定要玄德来品评?玄德所说的英雄是否果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 5、当曹操指出“近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有何反应?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6、本段可谓是曹操与玄德的一次没有兵刃的交火,在这次交锋中孰胜孰负,说说你的看法: 7、文段中曹操把天下英雄比做是“龙”,我们炎黄子孙也被称为龙的传人,写出三个有“龙”字的成语: 8、读了本文后,你认为玄德和杨修二人在性格上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4精品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