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a4.docx

149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00236808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9.67KB
  • / 1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兴国县茶园乡富足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一、基本情况富足村位于兴国县茶园乡西南方位,与均村乡交界,属于深度贫困村,全村总人口285户1185人,有劳动力人口576人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3个、党员28名、流动党员2名,现有6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79户391人,2014年脱贫15户24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14户73 人,2016年脱贫10户52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户146人,贫困发生率12.12%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12户、因残4户、缺劳力2户、缺资金3户、缺技术3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8户,新增1户,返贫回退1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茶园乡政府,帮扶干部11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1人、乡村干部10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钟昭亮、唐怀忠挂点帮扶县处级领导为王玉琴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39公里,距离圩镇4公里,有3 条共1.9公里25户以上村组公路破损严重需修复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5.5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97.3亩、山林面积7790亩,人均耕地面积0.42亩、山林面积6.6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160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我村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很多,一方面没有技术人才;其二,没发展资金;其三,无人能积极的搞好产业发展,大多数人喜欢多打工的日子,搞产业没有底细及把握,跟别人做一天算一天更实在,本村的传统老产业是油茶生产,虽经油茶底改、种植等也是有大小年,不能年年增收,产量不变,增收缓慢,但又不能及时调整其他产业目前,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在本村小陂组建起了食用菌种植大棚8亩,以富足远煌种植合作社领办,联结贫困户26户,建大棚的资金全由产业项目资金解决的,贫困户参与劳动根据目前情况看,生产、技术方面,合作社及贫困户等都无专业生产的技术能力;销售方面,也没有稳定的销售途径,如生产的产品在本地方市场出售存在较大的问题,整个生产的产品没有把握能够创造多大的经济效益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改造通组公路3条1.9千米、改水30户、改厕30户、改房6户;新建28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圳40处,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2人,新建8个垃圾集中收集点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教学点方面,我村有教学点1个,但教学点教师不够,仅有一名教师4.贫困户脱贫方面的困难我村现有未脱贫贫困户31户,其中因病致贫12户,因残致贫4户,缺劳力致贫2户,缺资金致贫2户,缺技术致贫3户,因学致贫4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3户。

      在这些贫困户中,病残家庭占16户这些人病的病,残的残,无法生产自救,他们主要靠低保、医保过日子,致富的精神丧失,很难走出贫困线;因缺劳力致贫的有2户,这两户人一时间很难调整劳动力去从事更多的产业生产及获取收入,因缺资金致贫的贫困户虽然国家发放了扶贫贷款,但贫困户也没有认真去抓好产业发展,还是老样子种种自己的责任田,无多大的发展;因学、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致贫的7户,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可以调整劳动力去从事更多的生产,但其中也有不少人懒的思想严重,过惯了有日和尚撞日钟的日子,没经济发展意识,所以贫困户脱贫工作还需要他们内在动力的提高,政府多引导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从而达到走向富裕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完善脱贫规划结合富足村实际,2017年贫困人口脱贫达到10户56人,为了完成脱贫目标,我村主要从发展产业、务工就业、教育帮扶、保障扶贫等措施进行精准帮扶具体措施内容如下:1、产业脱贫(1)光伏产业一是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扶持5户贫困户2)食用菌及大棚蔬菜产业由远煌专业合作社牵头,由本地创业能人方远煌带动,利用10个大棚种植食用菌及蔬菜,贫困26户3)油茶产业建设450亩油茶低效高改项目示范基地,受益农户38户141人,其中贫困户27户163人,现全村贫困户全覆盖、全受益。

      同时,鼓励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对老油茶林自行实行低改2、务工就业脱贫:就业扶贫45人其中,油茶基地务工50人,远煌合作社基地务工22人3、教育扶持16户16人4、保障扶贫7户22人在一系列产业脱贫措施的带动下,创造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具体效益分析如下:(1)光伏产业脱贫具备安装条件的5户贫困户,采取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按每户装机容量5KW,安装完成后户均发电量6000度(每月500度),并网电价0.62元/度计算,每户可年均增收3720元2)食用菌及大棚蔬菜产业脱贫26户贫困户通过入股合作社、务工等,每户均可增收8000元/年3)油茶产业脱贫通过实行油茶低改,按10亩/户标准,低改后第一年每亩可增产茶油12斤左右,贫困户增加收入5200元,另通过在新植基地务工,每个劳动力全年可增加收入11000元左右,两项可为贫困户全年增加12500元左右收入二)做实“两不愁三保障”根据扶贫工作的要求,上级下派了工作队对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反复调查核实,进行帮扶,贫困农户反映热烈,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呼声不断高涨,针对吃饭,穿衣不能自己解决的部分贫困人口实行全家低保,保障其吃饭,穿衣没问题,逢年过节特意走访苦苦困难群众,保障他们衣食无忧;住房方面,实施土坯房改造,有的新建了砖混房,有的进行了房屋维修,有的住进了保障房,移民扶贫搬迁等,2017年新建保障房3户,房屋维修3户,政府按政策给予了资金支持,群众住得安心,目前所有贫困户不存在住房无保障问题;小孩上学,从上幼儿园到大中专学院对困难群众实行了经济救助,没出现一例学生辍学的;医疗方面,国家实行了对困难群众“四道”医疗保障线,精准扶贫户住院看病基本零负担,保障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无法医治疾病的历史难题。

      根据“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我村在巩固现有的基础上,对还有个别贫困户的土坯房改造等情况必须全面完善落到实处,对意外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解决,确保贫困群众吃饭,穿衣有保障,上学,看病,住房有保障,在奔向小康的道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三)加大产业扶贫覆盖面我村的传统产业是以油茶、红薯干、水稻为主,贫困户基本熟练生产这几类产品,在保持原有生产基础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户发展油茶产业和倒蒸红薯干,这两项产业在茶园很有特色,有很多人喜欢,现在市场价格行情很好,是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其中,实现贫困户,户户增收以远煌专业种植合作社创办的富足食用菌基地,基地在我村小陂组,大棚已建成,参与该合作社食用菌基地的贫困户已经有26户,通过基地的生产,会有很多农户能学会食用菌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的技术和经验通过这批人的引导,将来必将扩大该种植项目的规模和范围,引导更多的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让更多的贫困群众受益加大养殖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号召贫困户家家养家禽,有条件的养牛、养鱼等,动员贫困群众加大养殖规模,从中增产增收,增加人均收入四)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前村里靠上级转移支付过日子,村里变成了“空壳村”,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有待于我们全体村干部去考虑,现今面临的问题就是村级没有搞集体经济的本钱,所以目前也没有去考虑发展。

      为壮大集体经济,一是通过光伏电站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二是发展食用菌及大棚蔬菜产业,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万元;三是由村集体发展养牛产业,贫困户可以通过入股、务工、寄养等方式进行联结,既让贫困户增收,也让村级有利润,不断做强做大养牛业,最终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标兴国县茶园乡匡坊村深度贫困村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匡坊村位于兴国县茶园乡西北方位,西与泰和县水槎乡、均村乡交界,属于深度贫困村,因2017年户籍整治后,全村总人口470户2160人,有劳动力人口800多人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有党小组3个、党员38名、流动党员4名,现有5名村干部2014年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199户854人,2014年脱贫58户288人,2015年脱贫人口数53户226人,2016年脱贫23户97人目前,仍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5户243人,贫困发生率11.25%其中2017年未脱贫贫困户中因病11户、因残10户、缺劳力16户、缺资金7户、缺技术10户在2017年度回头看再别中,整户剔除的9户,新增4户,返贫回退1户主要脱贫措施综合实施五个一批,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安居扶贫、金融扶贫帮扶单位是兴国县环保局,帮扶干部18人,其中挂点帮扶单位9人、乡村干部9人,第一书记、工作队长为茶园乡驻村干部熊焰。

      二、深度贫困原因分析1.交通落后的原因我村距离县城38公里,距离圩镇3公里,仍有2条25户以上村组公路未硬化,共约2.3公里2.资源禀赋不足的原因全村土地总面积 15.8356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99.5亩、山林面积22653.9多亩、其中十八排公益林面积4000多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山林面积10余亩,其中不能旱涝保收农田面积300多亩,且村级无支柱产业村级没有可用集体资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单一,创收乏力,村集体经济基础十分薄弱2017年之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十八排公益林补偿的提留部分3.气候原因:匡坊村属边缘山区,海拔高,气候恶劣,自古是以油茶、红薯干为主要经济作物,而油茶的周期特别长,从开花到采摘整整一年之久,冬天开花之时总是东南风或者阴雨天气,这就大大降低来年的产量春天油茶果实正从花丛中出来,但由于我村的地理位置偏高,如遇到连续霜冻或者冰冻,当年的油茶收成较低夏天伏天遇到干旱,果实得不到足够的水分,无法成长,从此大大减少产油量秋天遇到台风十分强烈,树上的果实就会被风一扫而光,随着近几年气候变化较大,冬季气温明显偏高,因此,导致油茶收成大打折扣,农民的收入也就变得不稳定。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1.脱贫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缺乏合作社、致富能人带动;匡坊村是一个较为偏僻的行政村,山多田少,山体滑坡、野猪等自然灾害比较严重扶贫产业基地规模小、联结贫困户不多;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农民大多是老人和未成年人,农民素质偏低,土地流转或土地转包的意识很低,左盼右顾的心理很明显,坐享其成的人也不在少数给发展较大规模性种植、养殖业造成一定困难,同时也造成了联结贫困户不多的难题启动资金缺口大;由于偏远,交通条件非常落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网络无法正常使用,电力方面又达不到需求,所以无形中增加发展产业的资金投入销售途径不稳定;由于产业规模小,不能做大做强,打造不出自己的品牌,销售就成了创业者的一块心病经济效益整体也无法提高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困难还需硬化通组公路2条3千米,扩宽硬化公路3千米,仍需新建饮水工程1处,改水52户、改厕46户、改房19户;新建5000米自然村排水渠,水陂12处,水圳20处,新建休闲广场2处,新安装太阳能路灯130盏,新增25户以上自然村保洁员5人,新建4个垃圾集中收集点3.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困难贫困学生就学保障方面,我村教学点方面,我村除村级小学外,还有教学点1个,仅有一名教师。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完善脱贫规划发展模式:我村主要以十八排旅游开发为重点再由当地致富能人创办成立养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由合作社创建基地并联结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以养肉牛、养蜜蜂、放养土鸡以大量种植红薯、建设油茶低改项目示范基地让前来十八排旅游观光的游客们玩得开心,吃得舒心,买得放心1、依托十八排得天独厚自然条件:把原有的崎岖羊肠小道建设成为一条现代化的水泥公。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