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加法的验算》.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世***
  • 文档编号:168039548
  • 上传时间:2021-02-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加法的验算》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7页,例1及附属练习二、教学目标(一)理解验算的意义,经历探索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二)培养检验的意识和习惯三、重、难点分析:加法的验算方法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准备铺垫:看第一个算式填出下面三个算式的得数45+56=101 56+45=101-56= 101-45=讨论:你是怎样填的?怎样想的?(二)讲授新知:1.教师:小明要参加学校运动会,妈妈带他去商店买运动服和运动鞋用屏幕显示教材第27页第一幅图画请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提问:这个买东西的过程中包含有什么数学问题?小组讨论并汇报,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1)妈妈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付多少钱?(2)妈妈付了200元,售货员应该找给妈妈多少钱?请同学们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现第二幅图画,并出现画外音:找的钱对不对呢?教师: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售货员找的钱对不对,也就是要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不正确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加、减法的验算2.用屏幕显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135+48=183(元)1 3 5 + 4 1 8 1 8 3 教师:我们先讨论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小组讨论并在班上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7页,这些小朋友想出了哪些验算的方法?哪些是我们想到的?哪些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教师:我们来一起总结一下加法验算的方法学生发言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1)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2)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3)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如果学生重新加一遍也应当肯定归纳:我们看到,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根据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利用原来的竖式从下向上再加一遍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法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3.反馈练习:第27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三)巩固练习:练习七第1题中的四道加法题要求学生独立计算,用不同的方法验算四)课外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六、板书设计加法的验算135+48=183(元) 1 3 5 + 4 1 8 1 8 3 《减法的验算》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减法的验算,并通过减法验算方法的交流,让学会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 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老师准备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有关爸爸、妈妈买家里东西,是怎样付钱的谁愿意说一说  生1:爸爸买一双鞋和一个足球要165元钱,爸爸付200元钱,阿姨找给爸爸35元  生2:……  师:同学们,调查得真多,(挂图)昨天小明妈妈拿200元买了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183元,阿姨找给妈妈多少钱?  板书:200-183=17(元)  2 0 0  - 1 8 3  1 7  师:小明说什么?  生:小明说找的钱对不对呢?  师:小精灵也说: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板书:减法的验算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①小组合作,探究怎样检验减法计算的结果  (反馈学生验算的结果)  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验算方法和结果,鼓励学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1:我用200减17,看是不是等于183  生2:我用17加上183,看是不是等于200  师: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②做一做:教科书第28页。

        ③比一比,看谁聪明  用0,1,2,……9这十个数字组成一个加法竖式  ④啄木鸟捉害虫(电脑显示)  苹果树上有许多虫子,请同学们来当啄木鸟为苹果树捉害虫 1 4 7 7 8 0 4 6 4 - 2 8 - 5 1 - 2 2 3 1 2 9 7 3 9 2 4 1  三、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实践活动:回家把昨天你调查到的情况,用验算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32-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的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进一步发展学生估算意识,养成验算的习惯  3、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发展估算意识,养成验算习惯。

        3、体会加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出示主题图,问:他们在争论什么?  2、独立回忆“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小组内讨论,交流  二、解决问题  1、复习三位数加减法竖式计算题  (1)先进行估算  (2)独立完成计算,并说出计算方法  (3)集体点评  2、复习验算  (1)验算方法  (2)独立完成练习八第1题并验算  (3)集体讨论  3、复问题和解决问题  (1)出示练习八第2题主题图  ①说说图意  ②小组内讨论  ③独立解决问题  ④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2)整理和复习第2题  ①联系实际再提问  ②集体讨论2 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体验连加的意义,本课设计了一开始就设计了“举手抢答”的游戏通过情景创设,唤起旧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连加有了初步的动态感知,接着引导学生观察的静态主题图,让学生在静态中再次领会连加的意义其次,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习 连加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连加难在计算过程中它们都需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

      因此,本课设计时重点通过描红确定运算的顺序,并记下第一步的得数,然后再接着往后算,从而解决了这一难点 3、巩固联系,明白推算过程本课练习环节,我设计的是连加列竖式两种方法的算例过程,让学生填空通过本题练习之后,使还不是很明白的学生也明白了列竖式的算理 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比较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时,我还可以在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激情引入:为学生创设了帮王爷爷收西瓜的情境,并让情境贯穿于本课新知3、合作交流,掌握算理(学书25页例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得数,充分尊重了学生,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展示的思维的机会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连加竖式简便写法的简便之处,从而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4、巩固练习,实践应用:设计了形式各自己样的练习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连加的简便竖式的写法,更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5、反思小结:通过对整堂课的归纳、小结,使学生对本课的主要内容、重难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但不足之处也有几点: 1、对于学生的引导不够,如在讲完故事之后,应该引导学生连加的问题,并想方法自己解决问题 2、对学生放手的不够如在比较分步列竖式和列连加竖式时应该让学生自己发现哪个更简便,并且能自己找出列连加竖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通过这次的教学,明白了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充分挖掘学生资源,更应该注意及时放手让孩子们自主探究学习1、虑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个数相加的方法,而三个数连加的笔算方法尽管在形式上有些变化,但他们的基本算理仍是相通的,因此我先让学生尝试着列竖式计算,再通过对不同竖式计算过程的比较,启发学生既体会其内在的一致性,通过比较感受到“只列一个竖式计算”相对便捷,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基本方法 2、讨连加算法的过程中,通过探讨比较,通过学生不同思维的碰撞,学生就能真正认识到凑十法的简便、快捷,从而产生学习这种方法的需要,这是一个真实的数学学习过程在这种真实的、有效的数学学习中,学生既掌握了计算方法,思维又可以不断地得到发展 3、比较法简单明了,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能使学生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如何引导学生优化算法,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提高辨别能力,找出最佳的解题方法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能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100以内两位数的《连加》本节课的重点是用竖式计算连加的方法,同时体验多样化的算法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本课内容我精心设计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课 体育比赛非常注重运动员的参与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了学生的参与,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和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引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在《连加》这堂课中,我用拍球游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热烈的气氛中,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信息,数学问题,找出解决方法,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上,列竖式解决问题,突出重难点,并及时引导学生转向另一个重点:“你还有其他算法吗?”学生积极地参与,踊跃地回答,找出了很多种方法,从而做到了抓住“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参与 另一方面在本课我结合了生活中的实践,注重了亲身体验,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尤其还注重了精神激励,刺激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时做好活动后的小节,对好的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还辅以“纪念品式”的物质刺激。

      通过评价,学生既认识了别人,也认清了自己尽管活动结束了,但参与意识更浓烈了课结束以后,有很多淘气的孩子对我说:“老师,这节课太有意思了!” 在本节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1、拍球游戏在数数时存在误差,学生参与拍球的少,喝彩的多2、小组讨论展开的不够,有些形式化。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