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行为怪异的哲学家们.doc
31页哲学帖之 《老宅男康德》所有通向哲学之路的人都要经过一座桥,这座桥的名字叫做伊曼纽尔·康德18 世纪,德国,柯尼斯堡 如果当地居民,谁家的表走得不准了,那么需要做的只是蹲点到康德家门口调时间,因为每天下午四点康德会准时出门散步,其准确度相当于今天新闻联播前的 xx 表为您报时这一规则行为直到卢梭《爱弥儿》的出版,作为卢梭超级粉丝的康德,对《爱弥儿》爱不释手,以至于忘记散步那天下午四点,教堂的钟敲响一如往 常,可康德还未现身,柯尼斯堡陷入一片恐慌,大家一致以为:K!教堂的钟竟然坏掉了!康德,男,生于 1724 年,死于 1804 年,一辈子宅在柯尼斯堡,他出生的那年在遥远的东方社会----中国,雍正二年,四爷党们正在政坛上呲牙咧嘴,禁止基督教在 华传播,闭关锁国外表貌似彪悍内心却早已惶恐;他死的那年,曾经璀璨耀眼的德国古典哲学的迎来了它的终结者------费尔巴哈同学诞生用我们的话:康德小时候是个穷苦放牛郎爹爹是工匠家境极其贫苦,家中兄弟姐妹又多,十三岁康德经历丧母,四年后,丧父如若放在中国,康德同学的案例可以为“希望工程” 拍广告了可优等生康德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毅然决然辍学回家,靠当家庭教师补贴家用。
从此,康德在家教之路上走了 11 年,更将学生家长 ------女东家凯萨琳伯爵夫人家教成自己的绯闻女友1755 年,昔日同学都已然成为名流新贵,金融小开,弟妹们这时也成大成人, 优等生康德以 32 岁高龄重新念大学厚积必然薄发,康德先是以拉丁文论文《论火》顺利通过硕士答辩,三个月后又乘胜追击以《形而上学认识的第一原理之新解释》完成留校答辩,成为柯尼斯堡大学一名讲师康德从此完成了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跳槽:从家教跳为教书匠!此后,四十一年未变 1770 年.康德完成了职称评审,正式成为柯尼斯堡大学的一名教授人家别的教授一年核心发论文 n 篇,大作出版 n 部,普鲁士国家级项目经手 n 个,可愣头青康德再次 犯楞,从评上教授到 1781 年,十一年间不曾发表一字对此,作曲家门德尔松的爷爷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老大爷恼羞成怒:康德这厮让整个教兽界蒙羞!面对 所有的讥讽和嘲笑,loser 康德内心及极其 winner:“你们不懂,哲学是无法教授的,哲学是思想者的事业!随便你们怎么说,反正哥自强不息,哥厚德载物1781 年,淡泊明志十一年后,康德再次厚积薄发,数月间完成巨作《纯粹理性批判》,然后轰动整个哲学界。
翻开西方哲学史你就知道,在康德之前,关于人类的认识问题,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吵吵闹闹,喋喋不休理性主义代表人物有“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等,在他们看来感觉和经验并非知识的来源,只有理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理性本身不会产生错误笛卡尔提出天赋观念和理性演绎法,认为上帝存在的观念,数学原理, 逻辑规则,道德原则都是为人们所普遍承认的天赋观念,只要从这些天赋观念出发,经过严格逻辑推演,人类就能够获得知识,获得真理康德将此称为:“独断论”经验主义代表人物有培根,洛克,贝克莱,休谟等,在他们看来:一切观念都是从经验认识中抽象概括出来的,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人们所知道的一切除了逻辑和数学,都以感觉材料为依据理性不依赖感觉和经验就不能给人们以现实的知识康德将此称为“怀疑论”,因为,他怀疑一切知识的根基将这一哲学争论可以深入浅出地总结为:笛卡尔-牛顿体系在解释宇宙结构和运动方面已经表明人类的理智可以获得关于世界的可靠知识,而洛克、贝克莱、休谟等经验主义者则认为,人类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经验根本不可能把握这个世界的真实存在吵架中,康德神作《纯粹理性批判》出场,他调和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矛盾。
纯粹理性” 指的是指独立于一切经验的理性;而“批判”原意是“ 书评”,就是分析,即通过纯粹思辨对理性进行考察在康德看来,纯粹理性批判 不只是驳斥独断论与怀疑论的不足,它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主客体关系,人类只能认识到自然实在表现出来,被人类心灵捕捉到的那部分现象,而不能认识到 真实存在本身及其规律性;知识不再由对象所决定,而是对象由我们的认识能力所决定这就要求人们的理性要从常识性的见解中解放思想,客观认识的必然性普遍性并非源自客体,而是源自认知主体一些先天条件在逻辑上先于经验又决定经验,这就是“先验”至此,康德完成了认识论上的“哥白尼革命”紧接着,1788 年《实践理性批判》出版,此书主要讨论了伦理学问题,阐明了人的伦理行为的动力和规范,从伦理道德和信仰的角度说明设定上帝存在,灵魂不灭和意志自由的意思在这里,友情推荐大家可以看哈佛公开课《JUSTICE》,Michael J. Sandel 将边沁的功利主义道德和康德的绝对主义道德分析的很到位,而且案例超级丰富) 1790 年《判断力批判》出版,旨在解决前两个批判中阐明的必然和自由之间的对立,认为判断力在美学和自然界的有机性说明中作用正是把必然和自由结合起来达到最后的和谐。
这三本书就是后人嘴里的“三大批判” ,它们此刻就悄悄地排在我书柜的第一格静静地注视着正在噼里啪啦码字的我,但无情如我者永远装作看不见它们抱歉,你们实在太晦涩了,我不想失眠!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体系的开端,这一体系途径费希特,谢林,在黑格尔那里达到登峰造极这一体系规模极其庞大,内容丰富充盈,包罗万象,借用奥委会罗格同志评价北京奥运会一词那就是:“无与伦比!”叔本华作为康德的忠实拥趸者也曾有云:“想当哲学家,首先须得做康德门徒,不知康德者,只能算个蒙童康德一生宅在柯尼斯堡,未婚,一辈子老处男对此,后世看不懂《三大批判》却又痴迷康德的猥琐孩子们,不得不发挥娱记精神,深度挖掘康德私生活研究面从康德的男仆浪泊到康德资助过的男学生,最后得出结论:康德是个同性恋!呵呵,他们不知,康德一生未婚,除了家庭负担过重之外,是因为康德是欧洲中世纪体液理论的严格恪守者,说白了就是:人类体液就是生命力,体液只能在体内循环流动,如有消耗,人就会衰老死亡所以,剧烈运动?NO! 会汗液流失!法式热吻? NO!会唾液流失! XXOO?哼,想都别想!康德一生活了 80 岁康德是个全才,除了哲学,他还通晓逻辑学,数学,物理,力学,地理,生物,神学,自然法,是“星云假说”的提出者。
后世有多少人质疑这个身材矮小,只有 157cm,先天不足,胸腔狭窄,体质羸弱,一辈子离群索居本应孤陋寡闻的乡巴佬究竟体内有如何力量能完成惊世傲人的三大批判,并成为一代哲学巨擘周杰 伦有首歌《阳光宅男》,我想形容康德最为恰当:康德宅的是外在,内心绝对笃定,强大到万里无云,阳光普照!面对所有疑问,康德其实最想说:“不要迷恋哥,哥不是传说,哥只是不寂寞!”哲学帖之 《处女座黑格尔》黄昏,黑格尔登上高高的山岗,意气风发,心中丘壑万千,他双手指向苍天,用浓浓的施瓦本方言高呼到:啊,我那密纳发的猫头鹰呀,黄昏才能起飞!风凌乱了他为数不多的头发倘若你要问我最喜欢哪个哲学家,我定会咬紧嘴唇,双目囧囧有神熠熠发光答案掷地有声:黑格尔,还是黑格尔,倘若你追问为什么,我会告诉你:因为黑格尔和姑 娘我一样是处女座!我们这个悲催的星座,在世间已遭到千夫所指万夫埋汰,能出黑格尔这样一个哲学界大家,对于我这样削尖了脑袋拼了老命要跻身于哲学大家行列的女青年来说,这无疑是黑暗中的灯塔此时此刻,我多么想紧抱黑哥大腿,深情演绎走调版《you raise up》:啊,黑格尔,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我周围有太多这样的文科女,她们研究社会科学已感没戏,于是纷纷投身于伪科学星座学说,在这个领域她们个个身怀绝技,散发出生命的活力和对科研的极度热情。
在她们的教唆下,我对星座伪科学也开始逐渐放松批判态度用她们的行话,处女座是三大土象星座之一,守护星是水星,土象星座的最大特点就是脚踏实地, 一丝不苟和其他一辈子呲牙咧嘴抱怨没钱呀没妹纸呀的卢瑟哲学家相比,黑格尔同志不但结婚,还取了一位小他 20 岁的娇妻玛丽,并一辈子对玛丽呵护体贴,在一群放浪形骸的哲学家中,黑格尔无疑是居家好男人,他家庭幸福,事业美满,有三个儿子不过这三个儿子中,有一个是婚前和情人所生的私生子处女座的优点是追求完美,缺点是过度追求完美,黑格尔同学一方面追求精神境界的完美,他创建了一个伟大的绝对精神体系,并宣布德国哲学在自己这里到达顶 点,无人能超越另一方面,他追求俗世生活的完美,他的理论为资产阶级革命开辟道路,可他自己又当普鲁士封建政府统治下柏林大学的校长,享受着荣华富贵 没出息的黑格尔曾对人炫耀道:“我的尘世的目的已达到,一官半职,一个美娇娘,人生至此,夫复何求?”过分追求完美必然导致纠结,黑格尔在俗世生活中很纠 结,在形而上的学术研究中也很纠结,这纠结反映在黑格尔的哲学里就是其哲学体系和方法论的矛盾冲突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每个哲学大牛都爱自创一套绝对真理来完成体系,并演绎论证其完美,黑格尔也未能免俗。
然而黑格尔的方法论却是革命的辩证法,它直接告诉世人: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都具有运动的绝对性,一切现实都会丧失必然性和合理性于是乎,貌似完美静止的体系和讲究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辩证法产生了冲突狡黠市侩如黑格尔者很会和稀泥:“凡是现实 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专制的普鲁士政府为此沾沾自喜,咱儿是现实又合乎理性的,殊不知黑格尔言外之意:凡是现存的,都是要走向 灭亡的!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包括三部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逻辑学由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三部分构成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都属于逻辑学的展开,因此又叫:应用逻辑学自然哲学研究自然,精神哲学研究人和社会自然和人都是逻辑学“外化”而成的哲学,自然哲学包括了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精神哲学分为主 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主观精神分为人类学,精神现象学和心理学;客观精神包含法哲学和历史哲学;而绝对精神是一个纯粹精神领域,它主观又客观,它是艺术哲学,宗教哲学和哲学史黑格尔认为自己的哲学是绝对精神的结束,他把握了绝对真理,他是世间万物的终结者,是上帝的自我意识至此,体系开始沦为模式在黑格尔看来,逻辑是存在的基础,精神是万物,因此思维的规律和实在的规律不可分割。
然而建立在矛盾律基础上的传统逻辑只适合日常生活和科学,却并不适合哲学思考哲学要达到更高的真理,需要包纳不断变动的全部实在,于是黑格尔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概念辩证法这种辩证法类似于植物从种子到果实再到种子这样 一个发展过程即命题+反命题= 合题虽然赫拉克利特也曾这样提过,但是黑格尔明确指出合题不是对命题和反命题的简单克服,而是对它们的扬弃在康德看来 曾是真理守护神的“矛盾” ,在黑格尔那里开始居于事物的中心,辩证法通过把矛盾本身看作是实在的矛盾本质的表现而克服了自相矛盾的挫折龟毛自以为是的处女座黑格尔看不起东方社会的哲学,认为中国和印度的哲学不过是枯燥的理智他尤其看不起孔子,认为《论语》不过是孔子给弟子们普及一些常识道德,孔子是一位讲究实际的世间智者,他没什么思辨哲学,有的不过是一些老练,善良的道德教训罢了他还大放厥词:中国人的语言-----汉语,根本不 适合哲学思辨这一批评彻底惹毛了一位清华男同学,偏巧这位清华男青年也伶牙俐齿舌灿莲花,他撰文驳斥:“黑格尔尝鄙薄吾国语文,以为不宜思辨;又自夸德语能冥契道妙,举“奥付赫变” 为例,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拉丁文中亦无义蕴深富尔许者其不知汉语,不必责也;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而遂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
这位清华男生就是钱钟书其实黑格尔这次的批评相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