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德彪西五首前奏曲作曲的调式探析.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6283988
  • 上传时间:2017-11-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2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全讯网 http://www.qxun.cc德彪西五首前奏曲作曲的调式探析摘要:德彪西的五首前奏曲主要运用了五声调式音阶、中古调式音阶、全音音阶和大小调调式音阶等方法本文对这四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德彪西音乐的研究和发展带来新的启示和作用关键词:德彪西;五首前奏曲;调式德彪西的五首前奏曲主要运用了五声调式音阶、中古调式音阶、全音音阶和大小调调式音阶等方法本文明确的对德彪西的五首前奏曲的调式进行了深入的归纳和总结,并且对这五首前奏曲的调式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具体分析见下文:一、德彪西五首前奏曲五声调式的运用德彪西五首前奏曲几乎都运用了五声风格式的作曲方法,例如《德尔菲的舞女》这首作品刚开始的时候有两小节上声部的 F-G-A 音连同中声部的装饰性音 C 音共同构成了特殊的旋律假设把低声部排除在外面,四个音所表现出来的旋律非常符合东方风格的特点,它门与我国的 F 宫调的宫、商、角、徵是相互对应的第 11-14 小节的上声部的音阶式进行 G-F-D-C-bB-G-F-D 和 C-bB-G-F-bE-C-bB-G 的五声风格特别独特,与东方特色中的 G 羽和 C 羽调式是相对应的。

      《德尔菲的舞女》这首作品德彪西运用了对比的形式,把同样的调式进行移位变化成不同调高的旋律与之并置形成既模仿又对比的形式,这样可以完成体现出德彪西在相同的结构中,不同的音高位置上,将调式音阶进行突出的特点德彪西的《德尔菲的舞女》这首作品运用了五声调式音阶,不仅体现了庄严而肃穆的感觉,也体现出空灵和幽静的感觉在德彪西的《原野上的风》作品中,运用了五声音阶的调式音阶方法,这首作品的主题旋律与背景相配合具有五声意味,并且在整首曲子中都有体现,即 bB-bC-bD-bE-bG在德彪西的作品中对五声音阶的运用充分体现在歌曲的旋律之中,同时也体现在纵向的和声中,共同体现了非常特殊的五声性格特点在德彪西的《棕发女郎》作品是对五声音阶的特点的充分体现,这首乐曲首先是通过七和弦的分解和弦音以此作为点线条的旋律,其中的四个音是同一五声音阶中的自然音,加上第 5 小节强拍上的 A 音形成了鲜明的五声音阶,特别是在第 5 小节和 6 小节的旋律中非常清晰地体现了五声的音调,即 bD-bE-bG-bA-bB,这几个音是与我国 6G 宫系统的 bD 徵调式相同的德彪西的《棕发女郎》作品完全体现了五声音调的清晰,但是在第 15 小节以多利亚调式过渡到了他的下属调 C 调,经过两小节又到了降 E 宫系统的五声音阶进行之中,再现段回到降 G“宫”系统,全曲结束在降 G“宫”调式。

      从调性来看,在德彪西的《灌木林》作品的五声性贯穿在全曲之中,它的调是降 A 调,调性的属音是降 E 音,换句话说这首曲子的五声音调与其他的调性是从属的关系,这样就造成了这首作品的调性具有飘渺的感觉,这种虚幻的手段就是德彪西这首作品所表现的瞬间变换的感觉二、德彪西五首前奏曲调式音阶的混合与游移性调式音阶的混合是指将不一样的调式进行混合以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德彪西对于这种混合性的使用体现在游移性上面德彪西的游移性代表的是不确定的调式音阶例如在德彪西《德尔菲的舞女》作品中使用了各种的方法,如五声音阶、中古调式音阶和半音音阶等在《德尔菲的舞女》作品刚开始的两个小节的旋律完全体现了 F“宫”的五声音阶的特点,而中声部又有小二度级进进行显示出与上、下声部的音程对比,同时也突出了半音音阶的特点,所以从刚开始的《德尔菲的舞女》作品就显示出了多种调式游移不定的性格三、德彪西五首前奏曲五声调式音阶与全音音阶的互补性安排在德彪西的五首前奏曲中,有两首体现了调式上的互补关系, 《帆》与《原野上的风》这两首乐曲体现了这一特点其中, 《帆》这一首乐曲的调式特性特别清楚,这首乐曲的呈示与再现、尾声部分完全运用了全音音阶的方法,也就是 bA-bB-C-D-E-4F,只有在对比段中运用了五声音阶的方法。

      德彪西在对比中段和呈示部的衔接方面对第 38-41 小节进行了连接上的吃了,这种连接是在情绪上进行的连接,同时也是对调式进行对比进行了铺垫在《帆》这一首乐曲的旋律线条上表现出来的连接主要是下行的线条连接,与对比中五声性上行线条的旋律做暗示因此,可以说《帆》这一首乐曲的处理是一种渐变的衔接方式这首乐曲的后面第 48 小节转回到了全音音阶的处理上来,但这一旋律与对比中段的织体基本相同因此,虽然这首乐曲在调式上的对比非常显著,但是却是含蓄的出来情绪上的变化而《原野上的风》是以五声音阶为主要调式音阶,只是在对比段第 22-27 小节中使用了两种全音音阶形成调式对比,即第 22-24 小节采用的全音音阶为 G-A-B-bD-bE-F 和第25-27 小节的 bA-bB-cD-E-bG,而第 23、26 小节的低声部出现的纯五度并非是这两个全音音阶中的音程关系,但却是后面即将出现的五声音阶的特性音程,这种暗示处理也是德彪西对调式之间的模糊性所采取的独特手段这种调式之间的对比关系与《帆》中对调式的安排布局是截然相反的,形成了调式思维的互补性,从此可以看出德彪西在处理调式关系时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四、德彪西五首前奏曲调式衔接德彪西对调式的衔接方式常以突变式的对比来突出。

      首先,在这五首作品中,各种调式特征音程的使用给乐曲带来的不确定性,为音乐增添了表现力德彪西不仅仅将调式音阶或调式中的音做横向的旋律式进行,而且在纵向的和声中也强调和突出调式的特性其次,德彪西喜欢用音阶式进行明确调式,并且以此为衔接方式鲜明地将各种不同的调式顺畅地结合,如《帆》和《棕发女郎》 五、小结德彪西的五首前奏曲主要运用了五声调式音阶、中古调式音阶、全音音阶和大小调调式音阶等方法本文明确的对德彪西的五首前奏曲的调式进行了深入的归纳和总结,并且对这五首前奏曲的调式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的研究对德彪西的五首前奏曲的研究为音乐的研究增加了许多新的性格和特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