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docx
17页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行车直接相关为搞好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工作, 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确保运输,特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工频、单相、25千伏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从事接触网工作的广大职工必须牢固树立为运输服务的思想,贯彻“修养并重,预防为 主”的方针,在确保安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断改善接触网的 技术状态,保证安全、不间断、质量良好地供电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领导,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 要求,贯彻落实“三定、四化、记名检修”精神,抓好各项基础工作要科学地组织接触网运 行和检修的各个环节,建立严密而协调的生产秩序,不断提高供电工作质量各铁路局可根据本规程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则、办法,并报部核备第一章运行和管理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第1条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 用铁道部:统一制定全路接触网运接和检修工作原则,制定有关的规章;调查研究,督促 检查,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审批部管的基建、科研、改造计划,并组织验收和鉴定铁路局:贯彻执行铁道部有关规章和命令,组织制定本局有关细则、办法和工艺;审批 局管的基建、大修和科研、改造计划,并组织验收和鉴定。
铁路分局:贯彻执行部、局有关规章和命令;督促检查管内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工作; 审批分局管的检修、科研、改造计划,并组织验收和鉴定供电段: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的各项规章和命令,制定有关办法、制度和措施;制定接触 网小修计划;编制大修、改造和科研计划;全面地质量良好地完成接触网运行和检修任务接管和运行第2条接触网工程竣工后,应按规定对工程认真进行检查,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运行第3条在接触网工程交接的同时,运营和施工单位之间要交接图纸、记录、说明书等 开通时必需的竣工资料第4条接触网投入运行前,接管部门要做好运行组织准备工作,配齐并训练运行、检 修人员,组织学习有关规章制度,熟悉即将接管的设备;备齐维修和抢修用的工具、材料、零部件、交通工具及安全用具、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第5条为保持接触网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对施工时标出的接触网设计的轨面标准高度 线,供电段和工务段在开通前要进行复查,以后每年复测1次,该线要用红色油漆划在支 柱内缘或隧道边墙悬挂点的下方,并标出接触线距轨面的标准高度、拉出值(或之字值)、 支柱(或隧道边墙)的侧面限界及线路的外轨超高第6条供电段要在接触网投入运行时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申明各项制度并具体落 实;备齐技术文件;建立各项原始记录和表报,并按时填报。
在接触网投入运行后陆续建立起台帐和技术履历第7条每个接触网工区要有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接触网工昼夜值班值班人员要认 真填写“接触网工区值班日志”,每天18点前向电力调度报告当日工作情况和次日工作计划, 及时传达和执行电力调度的命令第8条接触网工区应备有下列技术资料:<一、全段的供电分段图和管内的供电分段模拟图二、 管内的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装配图、安装曲线、接触线磨耗换算表三、 跨越接触网的架空电线路有关记录(如跨越档距内的导线高度、截面、材质、支柱 距线路中心的距离等)四、 隔离开关、避雷器、吸流变压器、绝缘器等设备的出厂说明书五、 有关的隐蔽工程记录六、 设备和工具的试验记录七、 有关设备大修竣工报告八、 第26条规定的设备小修记录九、 管内的设备台帐和技术履历十、有关的轨道电路资料第9条为保证电气化区段的可靠供电,不应由馈电线、区间接触网引接非牵引负荷; 必须由车站接触网引接非牵引负荷时要经铁路局批准;有关部门对非牵引负荷供用电设备要 认真维护保养,确保接触网的安全供电第10条由于接触线高度变化而降低带电通过超限货物列车高度时,须经铁道部审批 属于下列情况者,须经铁路局审批:、拆除或长期停用接触网时。
二、 变更接触线、承力索、供电线的材质和截面时三、 变更接触网的悬挂形式和绝缘水平时四、 变更接触网分段和开关的操作方式时五、 在一个供电臂上停用两台及以上吸流变压器或一台超过一个月时第11条吸流变压器的吸上线连接处,设备维修分工规定如下:吸上线与抗流变压器相连时,钢轨绝缘处,轨道电路用的抗流变压器的连接钣属电务段, 连接钣上的螺丝和吸上线属供电段当吸上线与钢轨相连时,吸上线及其与钢轨连接的附件属供电段,供电段在作业中,必 要时工务部门要派人配合巡视检查第12条为了贯彻“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定期巡视接触网设备的技术状态和 检查机车的取流情况第13条接触网设备的巡视工作,由工长或安全等级不低于三级的接触网工进行步行巡视:昼间巡视每月不少于2次,主要是巡视有无侵入限界,障碍受电弓运行, 各种线索和零件烧损、折断,补偿器的动作情况和下部地线的连接状态以及有无塌方落石、 山洪水害、爆破作业等损伤接触网、危及供电和行车安全等现象夜间巡视每季不少于1 次,主要是观察有无过热变色和闪络放电等现象乘车巡视:每季不少于1次,主要是观察接触悬挂及其支撑装置和定位器的状态领工员每半年对管内设备至少步行和乘车巡视各1次。
供电段长每季对管内的关键设备至少步行巡视1次在遇有大雨、大风、大雪、大雾等恶劣气候时,要适当增加巡视次数在巡视检查中,对危及安全的缺陷要及时处理每次巡视检查和缺陷处理的主要情况, 都要及时认真填写“接触网巡视和取流检查记录”事故抢修第14条对接触网的事故抢修工作,要加强领导,统一指挥,保证安全,争取时间,最 大限度地减少对运输的影响供电段要在平时搞好抢修演练,提高抢修的组织工作和修复工 作水平要时刻做好事故抢修出动的准备工作,建立严密的抢修组织和严格的抢修制度、纪 律,制订科学的应急措施,备齐抢修用材料、零部件、工具和交通用具;夜间和节假日应安 排足够的抢修人员,一旦发生事故要立即出动抢修第15条日常运行中接触网工区的抢修用材料、零部件要妥善保管,专料专用,及时补 充每个接触网工区的定额暂定为:一、 500公尺左右的接触线和承力索;二、 3〜4根轻便支柱;三、 适量的供电线用导线以及接触网和供电线主要零部件第二章检修修程第16条接触网的定期检修分为小修和大修两种修程第17条小修系维持性的修理,主要是:对接触网进行检测、清扫、涂油;对磨损、锈 蚀到限的接触线、承力索及供电线、回流线进行整修、补强或局部更换;对损坏的零部件进 行修换,以保持接触网的正常技术状态。
第18条大修系恢复性的彻底修理,主要是:成批更换磨耗、损坏到限的接触线、承力 索及供电线、回流线;更新零部件、支撑装置和定位器及支柱;对接触网、供电线和回流线 进行必要的改造,以改善接触网的技术状态,提高供电能力凡是大修更新的设备及其零部 件等,均应符合新建工程的技术标准周期和范围第19条接触网检修工作,要进行综合安排,对测量和检查出的缺陷除危及安全者须及 时整修外,应尽量将各种调整、修换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进行,减少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提 高检修效率接触网小修项目、周期和范围规定如下:(表略)第20条接触网大修项目、周期和范围规定如下(表略)第21条鉴于各地区的设备性能及运行条件不尽相同,铁路局可结合实际情况,经过调 查研究、技术鉴定,调整小修和大修的项目、周期和范围,并同时报部核备检修计划第22条年度小修计划由供电段制定,于前一年度的11月末以前下达各工区,同时报 铁路分局和铁路局各1份第23条年度大修计划由供电段编制,并按件名逐项填写大修申请书,经铁路分局审查 于前一年度的10月末以前报铁路局审定后列入年度计划,并报部核备第24条根据铁路局审定的大修计划,由施工单位或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文件,经铁路局 批准后开工。
第25条为保证按计划检修接触网,在列车运行图中要明确规定昼间的60至90分钟 为固定“天窗”(接触网停电)时间列车调度和电力调度在安排日班计划时,要维护列车运 行图中规定的“天窗”时间,按时组织接触网停电检修,一般不得它用;如必须占用时,要经 铁路分局长批准供电段要做好检修组织工作,充分利用“天窗”时间,质量良好地完成检修任务如因故 在“天窗”时间内不需停电检修时,应由工区工长于前1天17点以前报告电力调度转告列车 调度检查验收第26条接触网小修应建立下列各项记录:一、 接触线(承力索)高度和弛度记录二、 接触线拉出值(之字值)记录三、 接触线(承力索)磨耗和损伤记录四、 绝缘子电压分布记录五、 支柱检修记录六、 锚段关节检修记录七、 线岔检修记录八、 分段(分相)绝缘器检修记录九、 补偿器检修记录十、隔离开关检修试验记录卜一、吸流变压器检修试验记录(格式由铁路局制定)十二、避雷器检修试验记录(格式由铁路局制定)十三、供电线(回流线)检修记录十四、接触悬挂、支撑装置和定位器等检修记录(适用于一至十三项以外的所有工作)接触网小修完毕时,要由检修或测量人员认真填写上述各项记录领工员对管内接触网 小修任务完成情况及其质量要每月检查1次,并在小修记录上签字。
第27条接触网大修竣工后,要由施工单位负责填写竣工验收报告,由批准计划的部门 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由验收负责人在竣工验收报告上签字并作质量评定第三章技术标准承力索和接触线第28条承力索和接触线的材质和截面积必须满足下列要求:一、 承力索和接触线中通过的最大电流不得超过其容许的载流量二、 机械强度安全系数符合规定第29条承力索和接触线的张力和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的数值弛度误差不大于下 列数值:半补偿链形和简单悬挂为15%;全补偿链形悬挂为10%当弛度误差不足15毫米者按15毫米掌握第30条承力索和接触线中心锚结处和补偿器端的张力差:区间半补偿链形悬挂不得超过15%区间全补偿链形悬挂不得超过10%第31条承力索在直线地段应位于线路中心线的正上方,其偏差不得超过100毫米 在曲线地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应垂直于轨平面,或者承力索位于接触线的正上方, 允许向曲线内侧偏差不超过100毫米,但不得偏向曲线外侧第32条接触线在直线地段要布置成之字形,曲线地段要布置成受拉状态,其之字值和拉出值要符合规定,误差不得大于30毫米第33条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应符合规定,其误差不大于30毫米接触线距 轨面的高度变化时,其工作支的坡度一般不超过3%。
困难情况下不应超过5%第34条接触线在水平面内改变方向时,其偏角一般不应大于6度,困难情况下不得超 过12度第35条接触线磨耗或损伤按下列规定整修或更换:一、 铜接触线(表略)注:加电气补强线时,要使补强线处于工作状态即与受电弓接触二、 钢铝接触线(表略)注:钢铝接触线磨耗或损伤使受电弓与铝面接触时,应更换或切断做接头;磷铜稀土钢 铝接触线可比照上述各项规定办第36条接触线的接头和分段绝缘器等要保证受电弓平滑通过第37条钢铝接触线的钢、铝接合要保持良好状态,不得开裂1个锚段内接触线接头和补强线段的总数以及承力索接头、补强、断股的总数均不得超 过下列规定(不包括分段、下锚接头):锚段长度在800米及以下时为4个锚段长度超过800米时,铜线为8个,钢线或钢铝线为6个吊弦和吊索第38条吊弦的长度要能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接触线的伸缩和弛度的变化吊弦在无 偏移温度时,应保持铅垂状态吊弦在垂直线路方向的偏斜角不得大于20度半补偿链形 悬挂,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