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材例题的处理策略.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69649944
  • 上传时间:2022-08-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1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材例题的处理策略乐山市中区车子中学 罗毅我们在进行新授课的教学时,都会涉及到对教材例题的处理问题,如何把握 教材、使用好教材中现有的例题,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1、 教材例题处理的误区1) 过于重视教材的权威性认为教材是专家们编写的,我们作为普通 的教材执行者不能随意改变教材中现有的例题因此对教材中的例题不敢作大的改动,只是 局限于补充、调整一些习题,很少更改例题2) 过于注重例题的情境认为只有提供丰富的生活背景,改变或调换 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否则数学材料就缺乏真实感和亲切感3) 全盘否定教材例题认为教材中原有例题不适应新课标要求或不适应 考试要求,于是为了体现新课标理念或适应考试,有的老师就对教材中的例题全 盘否定,完全创造全新或难度更大的例题2、 对教材例题的处理方法(1) 充分尊重并利用教材中的例题教材中有一些现成的例题,如果我们充分运用好就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毕竟专家在编写教材时是经过从理论到实践的多重思考与验证的,我们首先要尊 重教材,而后才能对教材提出质疑和修改2) 拓展例题的知识范围有的例题仅仅针对一个知识点,解决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时有时 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例题的知识范围进行拓展。

      例如在解决教材中关于 对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的探索例题时,就需要对例题 知识范围进行拓展,拓展到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即韦达定理,这对学生后继学习是很有利的 C\(3) 挖掘例题的深意,用好用足例题 /、例:^ABC 中, ZACB=9Oo,CD±AB 于 D,找出图 /中的相似三角形 A —B我们不难找到△ ABC^ACBD^AACD,不妨在此结论基础 D上,引伸一下,图中的线段有哪些等量关系或比例关系? 可得出如下结论:①CD2 = AD.DB②AC2 = AD.AB③BC2 = BD.AB④AC.CB = AB. CD.以上几个结论如果再能用适当的数学文字语言加以概括,对以后解决此类图形(即母子型)的计算 与证明是很有作用的4) 创造全新的例题原题:要测量池塘两端A、B的距离,可以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 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E,使CE=CB, 连结DE,那么DE和长就是AB的长度了,为什么? .A " 一― B改编:小明上学每天都要经过一个池塘,池塘两端A、B有两棵小树,小明 想知道这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几种方案,并说明理由。

      改编后与原题相比难度、开放性明显加大,易激发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根 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不同,我们可以设计出不同的几个方案:(1)构造全等三角 形用全等三角形性质解决;(2)构造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解决;(3)构造中 位线用三角形中位定理解决等等条件允许还可用构造相似三角形用相似三角形 的性质解决因此要真正用好教材,在教学中树立创新教材例题的意识,才能让教材为我 所用五、例题的变式处理策略在例题的教学过程中,仅满足于一题多解是不够的,恰当合理的变式研究活 动,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达到“通过解一 题会做一类题”的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从例题变式的种类来看主要有以下情况:1、遗漏式例题变式例 已知两圆内切,圆心距d=2,其中一个圆半径R=5,另一个圆半径rr时,结果为r=3教师在例题板书时故意漏掉一个重要的条件或一个数据,使原题意完全改 变,打乱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增加了题目的难度,给人以“似曾相识”,但 却“似是而非”的感觉。

      遗漏式例题变式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严谨的态度和辨别是 非的能力,对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提供良好的思维空间例已知:如图:AB = CD,BC = DA, B CE、F是AC上的两点,且AE = CF,求证:BF = DE变式1、已知:如图,FB = ED,BC = DA,E、F是AC上的两点,且AE=CF 求证:AB=CD变式2、已知:如图,AB = CD,BC = DA,E、F是AC上的两点, 且ZADE=ZCBF 求证:AE = CF变式3、已知:如图,AB = CD,BC = DA,E、F是AC上的两点, 且 ZBFA=ZDEC 求证:AE = CF变式4、已知:如图,AB = CD,BC = DA,E、F是AC上的两点, 且ZABF=ZCDE 求证:AE = CF变式5、已知:如图,AB = CD,BC = DA,E、F是AC上的两点, 且ZABF=ZCDE 求证:BF = DE变式6、已知:如图,AB = CD,BC = DA,E、F是AC上的两点, 且 AE=CF 求证:NABF=NCDE以上变式中,变式1是交换结论与一个条件;变式2〜变式5是将条件中的 一对线段相等换成一对角相等;变式6是在变式4的基础上,交换结论和一个条 件。

      当然一节课不需对以上变式都例出,只需例出以上一至三个变式即可通过 以上交换结论与某个条件,或改变一个条件等形式,对试题进行开放性的变式, 能充分调动学生“主人翁”学习态度,解除了教师对学生实行固定思维的束缚, 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思维空间,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3、隐蔽式例题变式例 某钢铁厂去年1月某种钢铁的产量为5000吨,3月产量升到7200吨, 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解析:如果设这两个月的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列出方程5000 (1 + X) 2=7200变式:某钢铁厂去年1月份某种钢铁的产量为5000吨,前3月产量升到7200 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解析:如果设这两个月的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X,列出方程为5000+ 5000(1+X)+5000(1+X)2=7200隐蔽式例题变式是把例题中的一个条件、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改变, 让人不那么容易觉察,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从以上可见一字之差,千里之别, 真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问 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总之,对数学例题的处理,只要我们明确处理例题的基本原则,防止处理例 题的一些误区,弄清例题处理的步骤,充分挖掘教材例题的作用,做到一题多变, 举一反三,就能发挥例题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思想,提高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