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北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名词解释和说明、编制工作框架、指标体系表、规划分区.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木**
  • 文档编号:201419893
  • 上传时间:2021-10-1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24.1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6 附录 A:名词解释和说明 1 1 都市圈都市圈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城乡在日常通勤和功能组织上存在密切联系的一体化地区, 一般为一小时通勤圈,是带动区域产业、 生态和服务设施等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单元 2 2 城乡生活圈城乡生活圈 按照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求,围绕全年龄段人口的居住、就业、游憩、出行、学习、康养等全面发展的生活需要,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形成日常出行尺度的功能复合的城乡生活共同体 对应不同时空尺度, 城乡生活圈可分为都市生活圈、城镇生活圈、社区生活圈等;其中,社区生活圈应作为完善城乡服务功能的基本单元 3 3 中心城区中心城区 市级总规关注的重点地区, 根据实际和本地规划管理需求等确定, 一般包括城市建成区及规划扩展区域,如核心区、组团、市级重要产业园区等;一般不包括外围独立发展、零星散布的县城及镇的建成区 4 4 慢行系统慢行系统 步行、 自行车等慢行方式出行使用的道路交通网络及附属设施, 主要包括城镇与居民点内部的生活性步行交通系统、 自行车交通系统; 与城乡生态空间结合的,供人们健身、休闲的绿道网系统等 27 5 5 洪涝风险控制线洪涝风险控制线 为保障防洪排涝系统的完整性和通达性,为雨洪水蓄滞和行泄划定的自然空间和重大调蓄设施用地范围,包括河湖湿地、坑塘农区、绿地洼地、涝水行泄通道等,以及具备雨水蓄排功能的地下调蓄设施和隧道等预留的空间。

      28 附录 B:编制工作框架 29 附录 C:指标体系表 表 C.1 规划指标体系表 编号编号 指标项指标项 规划基期年规划基期年 规划近期规划近期 目标年目标年 规划规划 目标年目标年 指标指标 属性属性 指标指标 层级层级 一、空间底线一、空间底线 1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平方公里) 约束性 市域 2 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约束性 市域 3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平方公里) 约束性 市域 4 耕地保有量(平方公里) 约束性 市域 5 建设用地总面积(平方公里) 约束性 市域 6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 约束性 市域 7 林地保有量(平方公里) 约束性 市域 8 湿地面积(平方公里) 约束性 市域 9 重要河湖自然岸线保有率(%) 建议性 市域 10 自然和文化遗产(处) 预期性 市域 11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 预期性 市域 12 本地指示性物种种类 建议性 市域 二、空间结构与效率二、空间结构与效率 13 常住人口规模(万人) 预期性 市域/ 中心城区 14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预期性 市域 15 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平方米) 约束性 市域/ 中心城区 16 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平方米) 预期性 中心城区 17 道路网密度(千米/平方公里) 约束性 中心城区 18 公共交通(含轨道交通)站点 800 米半径服务覆盖率(%) 建议性 中心城区 19 都市圈 1 小时人口覆盖率(%) 建议性 市域 20 每万元 GDP 水耗(立方米) 预期性 市域 21 每万元 GDP 地耗(平方米) 预期性 市域 三、空间品质三、空间品质 22 公园绿地、广场步行 5 分钟覆盖率(%) 约束性 中心城区 23 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15 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 预期性 中心城区 30 编号编号 指标项指标项 规划基期年规划基期年 规划近期规划近期 目标年目标年 规划规划 目标年目标年 指标指标 属性属性 指标指标 层级层级 24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预期性 市域 25 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 预期性 市域 26 医疗卫生机构千人床位数(张) 预期性 市域 27 城镇人均体育用地面积(平方米) 预期性 中心城区 2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预期性 中心城区 29 河湖生活岸线占比(%) 预期性 中心城区 30 公共交通占全方式出行比例(%) 预期性 中心城区 31 工作日平均通勤时间(分钟) 建议性 中心城区 32 降雨就地消纳率(%) 预期性 中心城区 33 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预期性 中心城区 34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 预期性 市域 注 1: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是必选指标,约束性指标是为实现规划目标,在规划期内不得突破或必须实现的指标;预期性指标是指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预期,规划期内努力实现或不突破的指标;建议性指标是指可根据地方实际选取的规划指标。

      各地可在上表基础上,结合本地特点和实际增减指标,但约束性不应调整,且要对接上级规划 注 2:重要河湖自然岸线保有率的重要河湖标准参照湖北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注 3:河湖生活岸线占比为河湖生活岸线长度占河湖岸线总长度的比例 注 4:其他指标涵义参照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和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导则 31 附录 D:规划分区 1 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1)规划分区应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综合考虑人口分布、产业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为市(州)域国土空间的保护与利用做出综合部署和总体安排 (2)规划分区应坚持城乡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统筹的原则,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功能属性为基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合理配置空间资源,并配套制定相应的分区用途管制要求 (3)规划分区划定应科学、简明、可操作,遵循全域全覆盖、不交叉、不重叠的基本原则,并应符合下列基本规定: 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基础,将管制意图与管制规则相同的关键资源要素划入同一规划分区; 当出现多重使用功能时, 应依据管制规定从严选择基本分区类型, 或在确保不损害保护资源的前提下选择更有利于实现规划意图的规划分区; 如存在矿产资源和文化保护、 自然保护地、 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等政策管制区,可在规划分区基础上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专项规划要求划定边界管控范围、明确保护与利用要求。

      2 2 分区类型分区类型 32 规划分区分为一级规划分区和二级规划分区一级规划分区包括生态保护区、 生态控制区、 农田保护区、 城镇发展区、 乡村发展区、 矿产能源发展区城镇发展区和乡村发展区可细分为二级规划分区 表 D.1 市(州)域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及含义一览表 一级规划分区一级规划分区 二级规划分区二级规划分区 含义含义 生态保护区 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或生态敏感脆弱、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陆地自然区域,包括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集中划定的区域 生态控制区 生态保护红线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强化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限制开发建设的陆地自然区域 农田保护区 永久基本农田相对集中需严格保护的区域 城镇发展区 城镇开发边界围合的范围,是城镇集中开发建设并可满足城镇生产、生活需要的区域 城镇集中建设区 居住生活区 以住宅建筑和居住配套设施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综合服务区 以提供行政办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综合商业等服务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商业商务区 以提供商业、商务办公等就业岗位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工业发展区 以工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物流仓储区 以物流仓储及其配套产业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绿地休闲区 以公园绿地、广场用地、滨水开敞空间、防护绿地等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交通枢纽区 以机场、港口、铁路客货运站等大型交通设施为主要功能导向的区域 战略预留区 在城镇集中建设区中,为城镇重大战略性功能控制的留白区域 城镇弹性发展区 为应对城镇发展的不确定性,在满足特定条件下方可进行城镇开发和集中建设的区域 特别用途区 为完善城镇功能,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保持城镇开发边界的完整性,根据规划管理需划入开发边界内的重点地区,主要包括与城镇关联密切的生态涵养、休闲游憩、防护隔离、自然和历史文化保护等区域 乡村发展区 农田保护区外,为满足农林牧渔等农业发展及农民集中生活和生产配套为主的区域 村庄建设区 城镇开发边界外,规划重点发展的村庄用地区域 一般农业区 以农业生产发展为主要利用功能导向划定的区域 林业发展区 以规模化林业生产为主要利用功能导向划定的区域 牧业发展区 以草原畜牧业发展为主要利用功能导向划定的区域 矿产能源发展区 为适应国家能源安全与矿业发展的重要陆域采矿区、战略性矿产储量区等区域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