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5.手指 拓展阅读 黄山松(丰子恺)素材 新人教版 素材.doc
2页黄山松丰子恺没有到过黄山之前,常常听人说黄山的松树有特色特色是什么呢?听别人描摹,总不得要领所谓“黄山松”,一向在我脑际留下一个模糊的概念而已这次我亲自上黄山,亲眼看到黄山松,这概念方才明确起来据我所看到的,黄山松有三种特色:第一,黄山的松树大都生在石上虽然也有生在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数是长在石山上的我的黄山诗中有一句:“苍松石上生石上生,原是诗中的话;散文地说,该是石罅(xi)生,或石缝生石头如果是囫囵的,上面总长不出松树来;一定有一条缝,松树才能扎根在石缝里石缝里有没有养料呢?我觉得很奇怪生物学家一定有科学的解说;我却只有臆测:《本草纲目》里有一种药叫做“石髓”可知石头也有养分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长得那么苍翠,那么坚劲,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议啊!更有不可思议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摇曳着而这株松树照样长得郁郁苍苍,娉娉婷婷这样看来,黄山的松树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阳光,也会长大的这真是一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啊!第二个特色,黄山松的枝条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极少有向上生的一般树枝,绝大多数是向上生的,除非柳条挂下去。
然而柳条是软弱的,地心吸力强迫它挂下去,不是它自己发心向下挂的黄山松的枝条挺秀坚劲,然而绝大多数像电线木上的横木一般向左右生,或者像人的手臂一般向下生黄山松更有一种奇特的姿态: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着空中,那么它的枝条就全部向空中生长,靠岩壁的一面一根枝条也不生这姿态就很奇特,好像一个很疏的木梳,又像学习的“习”字显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丘壑中,而一心倾向着阳光第三个特色,黄山松的枝条具有异常强大的团结力狮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树,叫做“团结松”五六根枝条从近根的地方生出来,密切地偎傍着向上生长,到了高处才向四面分散,长出松针来因此这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树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我谛视这树干,想象它们初生时的状态:五六根枝条怎么会合伙呢?大概它们知道团结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风吹、雨打和雪压,所以生成这个样子如今这株团结松已经长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树干,觉得像铁铸的一般即使十二级台风,漫天大雪,也动弹它不了更有团结力强得不可思议的松树呢:从文殊院到光明顶的途中,有一株松树,叫做“蒲团松”这株松树长在山间的一小块平坡上,前面的砂土上筑着石围墙,足见这株树是一向被人重视的。
树干不很高,不过一二丈,粗细不过合抱光景上面的枝条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每根都伸得极长,足有树干的高度的两倍这就是说:全体像个“丁”字,但上面一划的长度大约相当于下面一直的长度的四倍这一划上面长着丛密的松针,软绵绵的好像一个大蒲团,上面可以坐四五个人靠近山的一面的枝条,梢头略微向下下面正好有一个小阜,和枝条的梢头相距不过一二尺人要坐这蒲团,可以走到这小阜上,攀着枝条,慢慢地爬上去陪我上山的向导告诉我:“上面可以睡觉的,同沙发床一样我不愿坐轿,单请一个向导和一个服务员陪伴着,步行上山,两腿走得相当吃力了,很想爬到这蒲团上去睡一觉然而我们这一天要上光明顶,赴狮子林,前程远大,不宜耽搁;只得想象地在这蒲团上坐坐,躺躺,就鼓起干劲,向光明顶迈步前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