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道教丧葬礼仪(二).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05357437
  • 上传时间:2023-07-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道教喪葬禮儀(二)資料來源.tw/kl.htm五、葬日儀節(一)儀節流程:家 奠→轉 柩→公 奠→安 釘→啟 靈→葬 列→放 栓→安 葬→辭 客→祀 后 土→點 主→祭 墓→返 主→安 靈(二)儀節簡要說明:1.轉柩:一般由宗教師(道佛人員)指揮,並由抬柩人員抬之,視喪家場地大小而有三種方式:(1)直接將靈柩移至禮堂靈案內2)移柩至禮堂靈幃之後面3)若禮堂空間狹小無處可放,則只由抬柩者輕輕移動一下象徵移柩由兒子與長孫各執杖與招魂旛恭請靈位與香爐、安靈位於靈堂前中央位置,會場人員應肅立恭迎原來停柩處置一木炭火爐以除濕取旺,放碗筷若干把(一個兒子一把),另置一桶水內放錢幣,以祈「錢水活絡」,並置一圓形竹器內盛發粿及十二粒丁仔粿(閏年加一粒)以求添丁發財或加一把箍桶篾以警愓子孫須團結※奠禮前之準備:觀念:◎奠禮應莊嚴肅穆,故孝眷不宜在奠禮進行中嚎啕大哭,以致影響奠禮的次序依「國民禮儀範例」第十七條:親友之喪,應臨弔展奠,道遠者得函電致唁;奠弔時,應肅穆靜默故奠禮進行當中不論任何人(包括賓客、葬儀工作人員、樂師等),不可聊天、走動、吸煙,以表示對逝者之尊敬,只有靈前香煙繚繞。

      ◎所有約雇樂團與陣頭只是供行列用,絕對不可佔用奠禮進行的時間與妨礙肅穆感,不應有「假哭」或「請人代哭」的現象,更不應要求家屬在地上爬行◎奠禮務必依訃聞內所定時間進行不可稱「告別式」(日語),亦不可謂家祭(除服之日始日祭)、公祭(先 聖先賢,對國家社會有功之人士始用之)◎各項工作人員各就崗位及敦請賓客就位,家屬除兒子與長孫在柩邊準備引爐外,其餘子孫應在奠禮十分鐘前進入會場的最前方席位入座(準備參加宗教儀式)◎司儀人員宣佈奠禮開始時間、家奠禮進行時間、公奠禮開始時與禮成發引時間,以便讓親友與工作人員心理有準備2.家奠禮儀式:◎家奠禮時間按內親外戚人數多寡而定,通常以二十分鐘至四十分鐘為宜◎依「國民禮儀範例」第四十八條家奠禮其儀式如下:一. 奠禮開始二. 與奠者就位三. 奏哀樂(不用樂者略)四. 上香五. 獻奠品(獻花、獻爵、獻饌)六. 讀奠文(不用奠文者略)七. 向遺像或靈位行禮(本款之行禮指鞠躬或跪拜,直系卑親屬家奠時行跪拜禮)八. 奏哀樂(不用樂者略)九. 禮成※家奠禮中每一個單元皆以此儀式行禮,既莊嚴又隆重,每一個單位的奠禮時間約一分鐘3.公奠禮儀式:「國民禮儀範例」第四十九條:親友奠弔應向遺像或靈位行禮,並向其家屬致唁,團體拜奠得參照第四十八條所定之儀式辦理,親友行禮時,家屬於案側答禮。

      公奠開始  奏樂(不用樂者略)治喪會公奠(無治喪會者免)一. 奠禮開始:二. 主奠者、與奠者就位肅立三. 奏樂(不用樂者略)四. 上香五. 獻奠品(獻花、獻果、獻爵)六. 讀奠文(不用奠文者略)七. 向遺像或靈位行三鞠躬禮(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八. 奏樂(不用樂者略)九. 禮成十. 家屬答禮十一. 請復位◎報告故人生平事略含致感謝詞)◎各機關團體公奠(儀式照治喪會公奠程序進行,第5項獻奠品可省略)◎自由拈香(如人數過多或時間迫促時,可推舉代表一人拈香,其他來賓就原地起立敬禮)4.安釘禮:入殮後在靈柩四端各釘一長釘謂之「封釘」,因入殮當天族長或母舅未必到場,乃直接由棺木店仵作為之,而於出殯日另外再安排一場「安釘禮」,請族長或母舅執斧點釘安釘意義:昔時因沒有醫生開具死亡證書及檢察官制而人命關天通常由親兄弟審視後,才封釘或啟靈,免得當子媳被誤會為草草收殮,其至被認為忤逆不孝或虐待死亡等5.啟靈、葬列與辭客:(1)啟靈:依古禮啟靈有啟靈奠祭,仵工人員(俗稱土工)絞柩完畢,將「蜈蚣腳」與槓桿均銜接好,以八人~十二人或十六人、廿四人抬起,另一人立即將「柩凳」踢翻或提走,謂之「啟靈」靈柩往屋外「靈車」處移動,子孫要迅即跟著爬起來,通常子孫應緊拉住靈車或紼帶,其意乃捨不得父母親如此快速離開。

      2)葬列:依國民禮儀範例第五十二條規定,其次序如下:前導(標明○○○○○之喪)→儀仗(不用儀仗者略)→樂隊(應用國民禮儀樂曲)→遺像→靈柩→靈位→重服親屬→親屬→送殯者3)辭客:出殯行列啟靈一段路後,應擇適當地點讓靈車暫停,家族子孫向後轉,向送殯親友跪下或鞠躬,並婉辭他們請留步,叫做「辭客」,孝春俟長輩牽起始能繼續前進※注意事項:1.送殯親友宜著素色或深色服裝,並佩帶黑紗或素花,除至親好友外,家屬可於啟靈後懇辭出殯奠禮於○○年○月○日○午○時○分起預計○時○分啟靈發引,○時○分入壙,均須守時2.開導汽車前懸橫布標明「○○○○○之喪」或「○府」即可,保持一定速度,機車隊及轎車隊可懸小花圈或繫紅布安在行列中3.在○○地方辭客,在○○地方上車,靈車繼續前進,家族陸續上轎車,跟隨靈車後前進上山沿途遇交通繁雜及燈號地段,督導人員應加派交通維護員6.安葬 / 祀后土 / 點主 / 祭墓:(1)安葬:靈柩到達墓地,置於壙旁,子孫於柩前再次舉哀,於下葬之前必須請仵工將柩尾一塊小木塞 打掉,使空氣能夠流入,屍水流出,以便肉身腐化,俗稱「放栓」依據擇日師所擇時辰將靈柩小心移下去,柩下窆後,地理師持羅盤審定方位,無所偏差;各房子孫均無異議,乃將繩索解除,並將紅布銘旌舖在柩上,灑以米酒,掩土之前,孝男等須以麻衣盛土撒入壙穴,並喊:「阿爸(母)起來喔!」以示葬親人之肉身而不葬其魂,而撒土入壙,則表示是孝子親手葬其親。

      掩土成墳,立墓碑及墓桌,立后土,然後進行祀后土2)祀后土:所謂后土即土地神,祀后土的意義,在祈求土地神保佑亡親所居之陰宅(墓地),祀后土多半由宗教師或地理師指導喪家子孫進行3)點主:祀后土後乃行點主禮,所謂「主」是指神主,以父亡為例,上寫「顯考○公諱○○一位之神主」(字數合生老病苦),現在點主,大部分改為由道士,僧尼或地理師在墓地舉行儀式時,順便點一個形式4)祭墓禮:點主禮成,乃行祭墓禮,將神主(魂帛)置於墳上,子孫一人持黑傘遮之,墓前供五味碗、發粿、飯、酒、銀紙等,宗教師舉行簡單之唸經儀式,子孫及所有送葬者,皆至墓前燃香拜墓接著由地理師(或由宗教師兼代)舉行呼龍儀式,意謂此墓風水極佳,具有龍氣,可佑子秀孫賢7.返主:◎靈柩安葬完畢送葬行列自墓地將神主牌位迎返供奉,即古代所謂「送形而往,迎精而反」◎殯葬行列仍依去時順序,但減少了靈車及墓地燒化物品以及靈旌◎長孫換了乾淨衣服,端坐「魂轎」中捧斗(神主安放在米斗中),恭請神主返家供奉◎出殯行列去時「喪燈在前,喜燈在後」,返時恰巧相反◎接靈:「魂轎」距家門尚有一段路時,未送山的家人或親友要出迎神主入門8.安靈:設靈棹排香案遺像,供物(祭品)等,如有做靈厝時也置放之。

      子孫就位,由長男當主祭者行一香禮,獻一對花、獻果行三鞠躬禮,以後每日晨昏二次捧飯至滿七或至百日,也有到對年六、葬後之儀節:(一)儀節流程:巡 山→完 墳→做 七→除 靈→做 百 日→做 對 年→合 爐→新 忌(做忌)→培 墓→掃 墓→撿 金→做 風 水(二)儀節簡要說明:1.巡山:安葬之翌日或數日後,孝眷至墓地查看墳墓有無異狀,稱之為「巡山」又稱巡灰,目前已不流行陪葬金飾,且政府推行公墓公園化,有管理員負責管理,已無巡山的必要2.完墳:又稱「完山」亦叫「謝土」,於墳墓築成後,擇一吉日為之3.做七與除靈:做過「滿七」(散飯)後(不論有否縮減做七日子)子孫以供品祭拜後,即可以理髮修官,並感謝治喪親友,子孫帶孝者可以是日換幼孝4.做百日:逝世當天算起一百日所做之祭祀,應舉哀,稱「做百日」,子孫於滿七未換孝者,是日須換孝部份地區亦有提前做百日,即依男兒的人數加上長孫,由「百日」的日數扣除之5.做對年(小祥):逝世一週年所做的祭祀,應舉哀,稱「做對年」逢閏年則提前一個月,子孫親友到墓地,家中或利用公共場所舉行追悼會,稱為「祭禮」孫輩帶孝一年,是日脫孝,換紅毛線帶三日後即除去6.合爐:即把魂帛燒掉並將其名字寫在祖先牌位上,將爐灰取一小部分至祖先香爐中,叫「合爐」。

      合爐古代在二十五個月時舉行,現今改為對年後選擇一吉日為之,有的其至在「對年」當天行之7.培墓與掃墓:親墳完墳後三年內要「培墓」:子孫須要備酒餚、三牲五果祭拜第一年開墓頭要在清明前擇一日,第二年在清明當天,第三年在清明後擇一天此後每年在清明前後率子孫帶水果冥紙去掃墓8.新忌、做忌:即「逝世」後第二次逝世紀念日,此後年年以此日做忌日9.撿金(撿骨)(洗骨):「檢金」本為古代幾個少數民族及地區所特有的現象,台灣地區由於移民社會的特性,加上氣候等因素,葬後若干年開棺洗骨,將骨骸另裝在一只陶甕中,安奉於納骨塔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