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 岳麓版 必修3》.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爱****虎
  • 文档编号:166533733
  • 上传时间:2021-02-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6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习目标】一.熟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记忆各家的核心思想内容,理解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二.理解诸子对宇宙时空、社会秩序和人生价值的认识三.认识诸子思想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对其接纳程度,并认识争鸣的阶段性特征四.通过学习儒、道、法家的思想,认识思想在社会转型中的指导意义和对中国人人格、个性形成的积极、消极影响教材分析】一.重点难点与疑点1.教学重点:“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主张及评价2.教学难点:认识社会转型中各派思想的立场,并分析先秦思想对中国人人格、个性形成的影响3.教学疑点:各家学说的阶级性二.教材解读【总论】1.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的礼法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潮流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冲出狭隘宗族纽带的束缚,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社会上不同阶层、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了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2.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领域异常自由和活跃的时期,几乎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此时的“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第一,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第二,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第三,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第四,在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第一子目:【孟子、荀子与儒家】1.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邹(今山东邹城市)人相传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作《孟子》七篇主要思想: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的“仁政”在政治上提倡“以民为本”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还说:国君有过错,臣民可以规劝,规劝多次不听,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反对兼并战争,他认为战争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在经济上,孟子主张“民有恒产”,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他还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提出了“养浩然之气”的命题,这一命题成为儒家修身思想的基本内容这个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道德的精神状态它是孟子所阐述的人格标准,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一种人格精神影响:孟子学说是对孔子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学经典,位列“四书之一”孟子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2.荀子荀子( 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名况,字卿,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曾在稷下学宫讲学,对各家学说进行了批判吸收,成为融汇百家的大学者、大思想家韩非和李斯都曾是他的学生晚年失官在家,专事著书立说今传《荀子》三十二篇多为荀子本人所作,《大略 》以下六篇,可能是弟子们的记述 在自然观方面,荀子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荀子一反“儒者不入秦”的惯例,访问了秦国,考察了秦国城乡的治理,并晤见了秦昭王,建议其“节威反文”,参合礼法,文武并用,但秦王未能接受秦统一后短命而亡的历史事实证明了荀子的礼法并用、王霸统一的治国思想是正确的、有远见的,这一思想基本被汉以后的封建统治者所用荀子博学深思,其思想学说以儒家为本,兼采道、法、名、墨诸家之长荀子认为人的天性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所以人性都是恶的,而人表现出来的“善”是人为教育的结果( “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如果顺性放任就会引起争夺和暴乱因此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很重要对荀子的总体评价:荀子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结束时一位站在儒家立场上对先秦诸子进行批判继承的集大成者郭沫若说:“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他不光是继承发扬儒法思想,他还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儒法思想的源头——西周礼乐文化传统之中,是继孔子之后较全面地重构政治文化模式的又一理论大师荀子对礼法德刑的重构是经过了春秋战国学术分化、百家争鸣、学派交融之后,特别是具有集大成的优势第二子目【墨子】(课文内容略)1.墨子简介: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出身于“贱人”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精于工技,曾经“学儒者之业”他一生的活动主要是“上说下教”,儒、墨两家并称为“显学”墨子门下弟子众多,他们对巨子(墨家领袖)都绝对服从,并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相传墨子曾止楚攻宋,主张兼爱、非攻墨子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曾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2.墨子的学说及其评价(1)兼爱:墨子讲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即能够毫无区别地爱一切人,这是墨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总原则;要求人们“兼相爱,交相利”,认为相爱就不会发生战争,大夫相爱就不会互相篡夺,人与人相爱就不会彼此伤害。

      这种不分阶级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带有浓厚的人性论色彩,在阶级社会里不无法实现的但它表达了小生产者希望在社会财富、政治权力方面的平等的愿望兼爱思想是墨子的基本思想,是区别于其他诸子学说的根本标志2)非攻:就是以“兼爱“思想为出发点,反对诸候间的非正义战争,谴责诸侯大国为了掠夺土地和人口而攻伐“无罪之国”是“不仁义”的非攻”,即反对攻伐 ,是墨子为解决当时各国间极为突出的兼并问题而发表的主张墨子不是无条件反对一切战争他只反对好战国家,“攻伐无罪之国”非攻学说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参与政权,获得政治权益的愿望3)尚贤:即推崇贤士,让贤能之人主政;尚同,即要万民上同于天子,天子尚同于天志(天志即是兼爱 );强调天志(肯定天的意志)、明鬼(相信鬼神的存在)、同时主张“非命”(反对命定论);提倡“尚力”,即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同时主张节用(节俭)、节葬(节省丧葬的花费)3.墨子思想的评价墨家学派在政治上所代表的是广大小生产者、小私有者阶层的利益墨子的学说,如“天志、明思”等仍脱离不了殷周的传统思想,但赋以了“非命、兼爱”的内容,以反对儒家的“天命”和“爱有差等”的思想其思想一度成为 战国时期的显学。

      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但到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第三子目【庄子与道家】1.庄子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哲学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其文章汪洋恣肆,并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像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2.庄子的思想观点:(1)在宇宙观方面,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的;同时,他又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我即道,道即我,道就成为主观精神的东西庄子在人生观方面又集中体现在所谓“逍遥游”上,即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认为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世界,才算是“至人”、“圣人” (2)庄子认为, “天与人不相胜也”,即自然与人不可能相互对立而相互超越,天地不大于人,人也不大于天地庄子注重“人”的自然特征方面,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违背自然做事,无利而有害因此人必须顺从自然庄子不仅在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文学、美学方面也很有建树。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其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庄子所向往的社会是没有阶级压迫和战争祸害的大同之世,这在人类思想政治史上是有深远影响的他追求归本自然,否定天命观,摆脱人间的不平等,无疑为人的自我认识,提供了新启示庄子的寓言、散文中蕴涵着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庄子的文风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第四子目【韩非与法家】1.韩非简介:(约公元前280—233年),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战国后期的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曾师事荀况,与李斯是同学著作有《孤愤》、《五蠹》、《说难》等其文章深受秦王政的赞赏韩非至秦后,遭李斯等人嫉妒最终被谗陷入狱,自杀死于狱中他的思想得到秦的推崇,成为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他的著作经后人整理成《韩非子》一书2.韩非的思想观点(1)韩非建立了一个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帝王统治术体系他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同时又深受儒、道、墨诸家思想的影响实为战国末期综合各主要学派的大思想家术”是君主驾予群臣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才能授予官职,要求做官的言行一致,恪尽职守君主用这样的要求来考察官吏,不称职废黜,称职的、有能力的奖励和提升,所以说君主能“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势”是指“权重位尊”的权势、威势,认为只有大权在握,有了权势才能做到“令行禁止”有了权势也要造势,形成威严、威势秦始皇为自己正名,后世皇帝都要人们喊万岁、万万岁,等等,都是要造势术”与“势”必须结合使用法”是公布于众的法令、法规、法律,是君、臣、民三者都应共同遵守的东西用法来治理国家是法家学派的根本主张,而法令要靠权势来推行,所以法治不能没有权势国家的法又要靠各级官吏来执行,因此要选拔和考核官吏又显得十分重要所以韩非认为,作为一个家的君主,为了治理好国家,法术势三者都不可偏废,必须把三者结合起来这就是韩非所提出的法、术、势三结合的法治学说其实质是一种君主集权 制的理论韩非的这一理论对后来整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韩非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所以他主张变法革新3.韩非子思想的评价: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的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五子目【孙膑与兵家】1.孙膑简介孙膑,生卒年月不详,齐国人,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

      他曾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后遭同学庞涓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精彩瞬间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垂线—.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公开课】《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2课时++相反数课件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写作素材整理:议论文写作素材+.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1 相交线 4.1.1 对顶角.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3 整式 2.3.3 升幂排列和降幂排列.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5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1元1次方程的应用 第2课时 盈不足问题.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3.1 第2课时 代数式.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平行线 4.2.1 平行线.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4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pptx 2024秋新外研版英语1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Module 5 Unit 1.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上册课件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整理与复习.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10 有理数的除法.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课件 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4 绝对值.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pptx
      猜您喜欢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教案2人教版必修3》.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教案3 人民版必修2》.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1)人民版必修1》.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第1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导学教程 新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7 人民版必修1》.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教案9 新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鸦片战争》学案4 新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教案4 新人教版选修4》.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岳麓版必修1》.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 3.1《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的更替》教师教学用书素材》.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同步练习2 人民版必修2》.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同步练习 人民版 必修2》.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2 岳麓版必修2》.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同步练习 岳麓版 必修3》.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第一章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教版高一上》.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案2 人民版必修2》.doc 《高三生物 复习精品课件及资料高中历史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同步练习人教版必修三》.doc 实用经典风格网站域名注册合同书范本.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