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冯屯~岭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简本-中国电力工程顾问.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31058658
  • 上传时间:2022-08-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冯屯~岭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环评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2016年6月1 建设项目简况1.1 项目建设必要性为了提高岭东500kV变电站供电可靠性,增强呼伦贝尔220kV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及500kV电网外送能力,加强东北区域北部电网网架结构,提升电网运行灵活性,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拟建冯屯~岭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1.2 建设项目项目名称:冯屯~岭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建设地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建华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富裕县、龙江县和甘南县,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扎兰屯市;建设规模:包括冯屯500kV变电站扩建工程和冯屯变~岭东变500kV输电线路新建工程冯屯500kV变电站本期工程扩建2回至岭东变电站500kV出线,向冯屯变电站北侧征地,征地面积1.24hm2冯屯变~岭东变500kV线路新建工程,起自冯屯500kV变电站,止于岭东500kV变电站,途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富裕县、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建华区、龙江县、甘南县,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按同塔双回路架设,线路长度约为2×111m。

      1.3 冯屯500kV变电站(扩建)1.3.1 站址概况扩建冯屯500kV变电站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北17km的富裕县塔哈镇,站址在光明村东北侧5km处,交通便利进站道路从站区西侧S302省道引接,长度约为1.5km冯屯500kV变电站于1996年投产运行扩建工程需拆除北侧部分围墙征地扩建,新征用地面积1.24hm21.3.2 建设规模本期扩建2回至岭东变电站500kV出线1.4 岭东500kV变电站(本期不涉及扩建内容)1.4.1 站址概况站址位于扎兰屯市成吉思汗镇东北约4km、窑地村东约2km处,距雅鲁河左岸约4km1.4.2 建设规模至冯屯变间隔已在岭东变新建工程中考虑,本期不涉及建设内容1.5 输电线路新建冯屯变~岭东变500kV线路,途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富裕县、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建华区、龙江县、甘南县,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按同塔双回路架设,线路长度约为2×111m以上为本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审定方案1.6 站址及路径合理性分析本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站址及路径满足当地城乡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符合国家电网建设规划,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简述2.1 环境影响因子本工程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因子主要是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生活污水等;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因子主要是生态环境、施工废水、施工扬尘、施工噪声等。

      2.2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2.2.1 电磁环境变电站:变电站站界外50m范围内输电线路: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50m范围内2.2.2 噪声变电站:变电站站界外200m范围内输电线路: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50m范围内2.2.3 生态环境变电站:变电站围墙外500m范围内区域交流输电线路:交流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涉及生态敏感区的输电线路段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线路边线地面投影两侧各1000m内的带状区域2.3 环境影响分析2.3.1 运行期2.3.1.1 电磁环境变电站内高压线及电气设备附近以及输电线路运行产生地面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本工程冯屯变电站仅扩建2个出线间隔,采用了先进电气设备,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衰减较快,因此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影响较小本工程输电线路已避让居民集中区、城市规划区等环境敏感目标线路跨越铁路、公路、通信线路、其他电力线路等时保持足够的净高以保证被跨越物的安全通过优化线路设计、提高线路材料加工工艺水平,尽量减少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本工程电磁环境影响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2.3.1.2 声环境本工程冯屯变电站仅扩建2个出线间隔,不增加主变、高抗等电气设备,扩建后噪声增加较小。

      输电线路运行噪声主要来源导线、金具产生的电晕放电噪声为降低噪声影响,站内扩建的电气设备采用招投标采购方式,尽量选用低噪声产品,从降低噪声源的角度控制噪声影响本工程将优化线路设计、提高线路材料加工工艺水平,尽量减少线路噪声环境影响本工程声环境影响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2.3.1.3 废污水本工程冯屯变电站生活污水主要来自站内工作人员本期扩建后不新增加,原有生活污水经站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站内绿化或喷洒道路,利用不完排入贮水池,由环卫部门定期清掏2.3.1.4 事故油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站用变等电气设备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其外壳内装有变压器油,正常运行工况条件下,不会发生电气设备漏油、跑油的现象;当发生事故时,有可能产生废油本工程主变压器、高压电抗器下方设有事故油池,通过管道连接到站内的事故油坑,以贮存突发情况下产生的废油本期扩建后无新增,原有废油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回收利用,不外排2.3.2 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地表开挖、施工车辆行驶、施工人员活动等,将产生植被破坏、施工废水、扬尘、噪声、弃土、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均为短期影响,影响程度较小。

      2.3.2.1 生态环境本工程变电站选址已避让居民集中区、城市规划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保护目标交流输电线路选线时也尽量避让这些目标,但由于部分路段线路路径在满足当地城市规划、国防等要求的情况下是唯一的,因此无法完全避让部分生态保护目标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将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减少生态环境影响,尽量维持原有生态功能本工程架空输电线路塔基占地为永久性占地,输电线路塔基施工场地等为临时性占地,施工结束后临时性占地仍可恢复土地原有功能,基本不影响原有土地用途本工程在施工时会破坏自然植被和树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在施工结束后即可恢复,不会对站址区及输电线路沿线地区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产生明显影响2.3.2.2 景观影响本工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路径将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降低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其中变电站扩建时,注重和周围景观相协调,注重绿化设计,工程投运后对现有景观影响不大3 建设项目环保措施简况3.1 变电站3.1.1 电磁环境保护措施(1) 站内电气设备及附件采用合理设计并提高加工工艺;(2) 站址周围设置高压设施警示标志3.1.2 噪声防治措施采用低噪声设备,对站内主要设备提出噪声水平限值要求。

      3.1.3 污水处理措施本工程变电站生活污水经站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区绿化或喷洒道路,余量由环卫部门定期清掏3.1.4 事故油处理措施本工程变电站站内设有事故油池,以贮存突发事故时产生的漏油,并由具备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不外排3.1.5 施工期环保措施施工期采取扬尘抑制措施、废水处理措施、噪声控制措施、固废清运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等减少施工活动的环境影响,施工结束后对临时性占地恢复原有植被或土地功能3.2 输电线路3.2.1 优化路径和导线设计本工程输电线路路径选择及设计时已充分听取沿线政府、规划、城建、环保、林业、电信、航空、军事等部门意见,最大限度地避开居民集中区、城市规划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保护目标,优化路径和导线设计,提高线路材料加工工艺水平,尽量减少线路的环境影响并且,本工程取得了输电线路沿线相关主管部门的同意意见,满足沿线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3.2.2 控制导线对地高度本工程输电线路将按照设计规范和环保要求进行设计,不跨越长期住人房屋,对处于线路附近的居住房屋,通过控制线路高度的方式确保其环保达标3.2.3 施工期环保措施施工期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扬尘抑制措施、废水处理措施、噪声控制措施、固废清运措施等减少施工活动的环境影响,施工结束后对临时性占地恢复原有植被或土地功能。

      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4.1 变电站环境影响评价4.1.1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同类工程的监测和类比分析,本工程变电站周边区域工频电场强度满足4kV/m的限值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100µT的限值要求4.1.2 声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冯屯变电站本期仅扩建2个出线间隔,扩建后噪声增加量很小,站界噪声低于《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限值,其周边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2类标准限值要求4.2 输电线路影响评价4.2.1 电磁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输电线路附近电磁环境敏感目标处工频电场强度满足4kV/m的限值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满足100µT的限值要求4.2.2 声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输电线路附近声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相应功能区标准限值要求4.2.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本工程输电线路对沿线生态评价范围内的动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有限,是可接受的4.3 总体评价结论冯屯~岭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提高岭东500kV变电站供电可靠性,增强呼伦贝尔220kV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及500kV电网外送能力,加强东北区域北部电网网架结构,提升电网运行灵活性。

      本工程变电站、输电线路均不在城市规划范围内,符合地方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本工程在设计、施工、运行过程中按照国家相关环境保护要求,分别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使工程产生的电磁环境、声环境等影响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标准的要求本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有效可行,可将工程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减轻到满足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5 联系方式5.1 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 联系人:张运厚联系:024-23126180 : 024-23126419地址: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营盘北街1号 邮编:110000电子信箱 zhangyunhou@5.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评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联系人:叶红升联系:0431-85798562  :0431-85798122联系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4368号 邮编:130021电子邮箱:yehongsheng@。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