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宁乡县实验中学高一政治《政治生活》背诵篇.doc
8页用心 爱心 专心 1《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背诵篇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 广泛、真实的民主(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2)我国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4)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5)我国民主的特点:广泛性(民主主体、民主权利) ,真实性(制度、法律、物质保障)2.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新内容 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1. 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1)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 ② 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③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2)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指守法和司法上平等,没有特权。
立法上是不平等的)★**指平等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适用法律——但不能说权利与义务是相同或一样的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1. 选举方式的选择(1)各种选举形式的优缺点选举方式 优点 缺点直接选举 直接反映民意,实现选民意志;更好的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难度大,选举成本比较高间接选举 成本比较低,便于组织 致使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等额选举 可以比较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选民的自由选择,积极性受到影响差额选举 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2)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我国根据国家性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及国情——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用心 爱心 专心 2式2. 公民正确行使选举权利:(1)自觉提升自身素质;(2)积极参与选举,增强参与感和责任感(3)端正态度,理性投票(出于公心)二、民主决策: 作出最佳的选择1. 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1)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间接决策) ;(2)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4)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5) 通过社会听证会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1.最广泛的民主实践(1)村民委员会①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不是政府机构)② 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形式:A.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干部 B.参加村民会议 C.制定和遵守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 D. 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2) 居民委员会居委会性质: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2.共建祥和文明社区(1)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意义: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1. 选择民主监督的方式(1)公民的监督权①批评、建议权: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他们的职责,没有做好该做的工作时,有权对其提出批评,对改进工作提出建议;②申诉、诉讼权: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诉讼判决不服或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压制、歧视等不公正待遇时,请求免除、减轻处理或予以平反,给予公正待遇;③检举、揭发、举报权: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时,要求依法处理(2)民主监督的方式:① 通过信访举报制度 ② 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③ 通过舆论监督制度 ④ 监督听证明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2. 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1)民主监督的意义:用心 爱心 专心 3①有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②有肋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2)依法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①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②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①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也是判断有序与无序的准绳)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③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1) 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职能:① 政治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或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 经济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 ;③文化职能:(宣传科学理论,弘扬民族精神;组织和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公共基础、文化、卫生设施的建设,医疗、社保、计生,自然环境保护等2、政府责任:对人民负责政府的工作宗旨——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的要求:(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政府职能————工作的宗旨与原则3、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多种途径:(1)开设热线 (2)设立信访部门(3)发展电子政务 (4)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第四课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1、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1)依法行政——指政府及其公职人员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2)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根本原因——是我国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决定的决定 决定 体现反映用心 爱心 专心 4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对人民负责的体现依法行政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意义: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③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④ 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践证明(3)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4)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①加强行政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④审慎用权,坚持科学民主决策⑤自觉接受民主监督2、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1)对政府权力为什么要监督?必要性: 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就能造福人民,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重要性(监督的意义):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① 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② 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③ 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④ 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2)如何监督?① 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② 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群众通过法定渠道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2) 政府阳光工程①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一方面,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另一方面,方便人民群众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② 制定和发布文件:一方面是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另一方面,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 开放红头文件,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4)、政府实施“阳光工程”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意义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便于群众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有利于群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综合探究:政府的权威从何处来1.政府权威——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2.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接受3.政府权威的来源:(1)依法行政,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2)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心 爱心 专心 5(3)讲信誉,有令必行,有禁则止;(4)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文明、和社会和谐第三单元(5——7 课)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又称“政体”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这一制度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政党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机关(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是我国唯一的立法机关(宪法与法律的修改是它来完成) 全国人大,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最高地位,其它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其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 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人民行使权力 人大代表 是直接(统一)行使国家权力3、人民代表的权利与义务权利 :提案权(向人大提议案) ,审议权、表决权,和质询权(对政府机关工作可质问并要求答复)义务 :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要求;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4、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最重要特点—— 民主集中制 (指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具体表现在:(1)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