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遥感博导及国外gis专家.doc

25页
  • 卖家[上传人]:mg****85
  • 文档编号:34162658
  • 上传时间:2018-02-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4.50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 遥感博导一 强烈推荐宫鹏 教授/主任宫鹏, 1965 年生1990 年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教授,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教授1994 年创办了国际杂志《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任主编,1998 年以来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编辑,曾任《Canadi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编辑,是这两份国际著名杂志创办以来的第一个华人编辑科学出版社特邀编辑、高等教育出版社“当代科学前沿论丛” 顾问等职近十年里主持 60 余项科研项目、资助额达 800 余万美元研究兴趣包括遥感生态测量学、遥感信息提取、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在环境变化、城市扩展及流行病模拟中的应用发表 各类论文、书籍及研究报告 300 余篇(其中 SCI论文 90 余篇) ,应邀在近 20 个国家做 100 余场学术报告曾获美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 1994 年的年度最高奖 Talbert Abrams 大奖等数项奖励。

      1998 年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30 位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 类)获得者之一1999 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首批(33 位)海外评审专家,2004 年被科技部聘为首批海外顾问专家(9 名) 是第三版《遥感手册》 “居住区遥感 ”和“高光谱遥感”两个分册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二 极力推荐柳钦火 研究员柳钦火,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8 年生1988 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4 年获北京大学地图学与遥感专业硕士学位,1997 年获北京大学大气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97 年入中科院遥感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8 年至 1999 年在法国农科院生态实验站和美国波士顿大学遥感中心开展合作研究,1999 年 8 月起任遥感所副研究员,2001 年至今在遥感所任中国科学院遥感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遥感信息特性领域创新研究员近五年来已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合作完成专著 3 部先后参加国家八·五攻关、九· 五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 863 计划等多项国家大型遥感科研项目多项目前负责国家 973 课题 “地表时空多变要素综合定量遥感反演”,863 课题 “陆地地表参数遥感综合反演技术”等。

      三 推荐李小文 院士中科院院士,1968 年毕业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5 年在加里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地理学硕士、博士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现任中科院遥感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 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 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主持过多项攀登、863、重点基金、NASA 基础研究项目,现在是 973 项目“ 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 的首席科学家二.遥感专家施建成 男 1955.12 冰雪遥感(微波遥感) 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90 2.孙国清 男 1947.2 森林遥感 副教授 美国 马里兰大学 90 3.梁顺林 男 1963.3 定量遥感 教授 美国 马里兰大学 30 4.陈镜明 男 1956.7 全球变化 RS 教授 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 15 5.李占清 男 1963.9 遥感与 GIS 教授 美国 马里兰大学 15 6.李召良 男 1964.12 遥感物理 研究员 法国 法国农科院 20 7.(热红外定量遥感)徐希孺 男 1937.2 遥感物理 研究员 中国 北京大学 20 8.浦瑞良 男 1956.7 高光谱遥感 助教授 美国 伯克利加州大学 30闫邦华 女 NOAA 微波遥感 Banghua.Yan@noaa.gov 施建成施建成,1955 年 12 月生于北京,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计算地球系统系统科学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所特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博士生导师国际微波遥感著名专家,主要从事水文、微波遥感模型、图像处理技术、积雪和土壤水分参数反演和积雪科学等方向研究现为美国电磁工程院院士(1999-今)、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高级会员(会员1993-, 高级会员 2002-今)、IEEE 地理科学与遥感协会会员(1989-今)、美国地球物理联盟(AGU)会员(1994-今)自 1997 年开始一直担任 IGARSS、PIERS、SPIE 国际遥感研讨会分会主席与副主席;担任第一和第二届 RAQRS(2002,2006)(国际定量遥感进展研讨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分会主席;1998,2001,2004 年担任 SAR 数据反演物理地球参数应用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委员和分会主席;2005 年第九届遥感物理测量与信号国际学术会议(ISPMSRS)分会主席现为环境遥感,国际遥感,国际遥感进展,地球物理学进展,水资源,水文学进展,冰川学,无线电科学,摄影测量与遥感期刊等多个国际遥感期刊的评审专家担任国国家宇航局(NASA)(1995 年-今)、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1 年-今)、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3 年-今)、奥地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3 年)等基金评审专家。

      工作经历:2003.7-现在 美国 加州大学 圣巴巴拉分校 计算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研究员1999.7-2003.6 美国 加州大学 圣巴巴拉分校 计算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副研究员1992.3-1999.6 美国 加州大学 圣巴巴拉分校 计算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助理研究员1995 美国国家宇航局戈达德航天中心(Goddard) 访问学者1991.12-1992.2 美国 加州大学 圣巴巴拉分校 计算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博士后及助教1985-1991 美国 加州大学 圣巴巴拉分校 计算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博士及助教1984-1985 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水资源部助研1982-1984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及水利电气部助理工程师学习经历:1987.9-1991.6 美国 加州大学 圣巴巴拉分校 计算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地理学博士1985.9-1987.7 美国 加州大学 圣巴巴拉分校 计算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地理学硕士1978.9-1982.1 中国 兰州大学 水文地质学及地质工程学 学士受邀演讲:1993.10 亚利桑那州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1997.8 联合国技术交流计划,在北京大学、南京土壤研究所、兰州冰川研究所、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进行学术讲座1997.10 空间研究联合大学海洋研究实验室举办 E.O.Hulbert 系列研讨会1998.9 联合国学术交流会,北京大学短期任教1997, 2000, 2006 UCSB 地理学院“微波遥感”演讲1999.7,2000.5 南京大学短期任教主要学术成就与承担科研项目:  一直从事微波遥感模型、反演和应用研究,在极化雷达、正反演模型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得到国际微波遥感领域学者的广泛认可。

      主要学术贡献包括三方面:对积雪的主被动定量微波遥感的理论和新方法发展的贡献;对土壤水分的主被动定量微波遥感的理论和反演算法发展的贡献;对雪,粗糙表面和植被的散射和发射理论模型发展的重要贡献共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 30 余篇,EI 收录 100 余篇目前,负责雷达后向散射模型、土壤水分和积雪物理参数反演、水文小卫星等国际前沿项目主持了 10 项 NASA 项目,4 项 ESA,3 项 NASDA 项目,2 项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项中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和 2 项中国气象卫星工程项目包括:1. “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成像仪陆表温度、地表土壤水分和干旱指数反演算法及原型软件包研发”,2006-20072. “风云三号卫星微波成像仪雪深、雪水当量反演算法及原型软件包研发”,2006-2007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分辨率混合象元雪填图算法研究”,2006-20094. 国家西部重点基金项目“青藏高原近 20 年土壤水分及雪水当量参数反演研究”,2004-20085.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之第八课题“微波遥感及水文气象在定量遥感中的应用”,2001-20056. PI-MODIS 和 ASTER 积雪产品验证,1997.10-2001,NASA7. PI-SAR 数据在积雪测量中的应用评估,1999.7-2002,NASA8. PI-基于 Radarsat 数据的土壤水分变化估算及其在水文建模中的应用,2001.3-2004,NASA9. PI-主被动微波遥感相结合的雪水当量估算研究,2005.7-2006,NASA10. PI-积雪过程计划卫星之雪特性参数反演算法发展,2006.6-2009,NASA11. Co-PI, 基于 SIR-C/X-SAR 高山区的积雪特性研究,1988.7 – 1999.4, NASA/JPL12. Co-PI-陆面过程模式、微波遥感和实地观测在寒区过程的多尺度聚合研究,2002.2-2005,NASA13. Co-PI-HYDROS(水圈计划-NASA 地球系统科学开创项目)A 阶段,2002.7-2003.12,NASA14. Co-PI-基于水文科学的多分辨率雪产品研究,2003.7.1-2008.6.30,15. Co-PI-HYDROS(水圈计划-NASA 地球系统科学开创项目)B 阶段,2004.1-2006.11,NASA  16. PI-高山地区利用 ENVISAT 数据的雪参数估算与积雪融化预报,1999-2007,ESA17. Co-PI-基于 ERS-2 的高山地区的积雪特性研究,1998-2000,ESA18. Co-PI-基于 ENVISAT/ASAR 数据的土壤水分估算及其在水文建模中的应用,ESA19. Co-PI-寒区水文学高分辨率观测卫星计划(CoreH2O),A 阶段,ESA20. PI-基于 ALOS 数据的雪参数估算研究,2002-2009,JAXA21. Co-PI-基于 PALSAR 的土壤水分制图研究,2002-2009,JAXA22. Co-PI-基于青藏高原的陆地表面水文参数的 PALSAR 算法发展与验证,2002-2009,JAXA学位论文博士论文: “积雪覆盖地区的雷达极化建模与观测”,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地理系,1991。

      硕士论文: “基于 MSS 卫星数据的 Pengqu 地区的积雪水文与雪盖测量研究”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地理系,1987出版书籍《微波热辐射:在遥感中的应用》“第四章:表面发射率模型”,225-426 页,主编:C. Matzler,英国 Stevenage 工程与技术研究所,2006.12.孙国清主要学术成就:孙教授近年来在遥感科学领域非常活跃,参与了多个国际会议的组织工作,和特邀报告如 1999年 5 月在 The 3rd LCLUC Science Team Meeting 上的题为“Imaging radar for the study of land cove and land use change: a brief review”的特邀报告, 1997 年 9 月在 MIT 的 Dept. Earth, Atmospheres and Planetary Sciences 的题为“SAR Interferometry” 的特邀报告等等;在国际上权威的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在国际会议上宣读和在论文集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现为 IEEE 高级会员,多个权威刊物评审专家,美国宇航局 Terrestrial Ecos。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