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情报”改为“信息”的思考.doc
3页文科标作内 r r > r— -] ] 1J - ・ 1— 件目题者容15787.doc对“情报”改为“信息”的思考 裴雪芬bl前,世界各国己程度不同的进入信息社会,我国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信息技术有了长足 的进步,社会信息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信息需求有了较大的增强,信息环境有了重 大的变化,信息工作已渗透到了务行务业、各行工作乃至人们的LI常生活之中,这一切,使 得继续沿用“情报”一词来表述广泛存在的信息现象和有关工作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而且 不利于国际接轨基于上述原因和更深层次的考虑,1992年9月,国家科委在全国科技情 报工作会议上宣布:将沿用几十年的“科技情报”一词改称“科技信息”,……在今后的宣 传中特别是外事活动中,少用或者不用“情报” 一词,而以“信息”代之随后将“科技情 报司(所)”改为“科技信息司(所)我们的确感受到信息革命浪潮的冲击,信息成为时代的强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 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一词在当代汉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大有逐 渐取代“情报” 一词的趋势1992年秋以来,我国出现了以“信息”替代“情报”用词的 热潮很多人一古脑儿地把原来用“情报” 一词表述的事物对象统统改用为“信息”,全国 各情报研究机构大都“更名换姓”而冠之以“信息研究所”、“信息中心”,高校图书情报系 也大都改为信息管理系。
对于国家科委的决定,很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认为是适时的、正确的,但对于笼 统地、普遍地将原用“情报” 一词描述的事物对象一律改用“信息”,认为不尽恰当、贴切 为了加强情报信息理论的研究,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理论方法委员会于1993年8月在北戴河 召开了 “情报信息理论方法研讨会”,与会者大都认为,将“情报”、“信息”两词合用,不 失为当前情报与信息并存过渡的一种权宜之策在“情报信息”中,情报作为定语,既表达 了情报是信息的一部分,又说明两者联系密切,而不是语义上的重发过去单用“情报” 一 词似乎情报、信息是两码事近年来,各种以信息命名的机构如雨后春笋,和拥有十多万大 军的情报机构并立在建立庞大的信息系统时,十多万大军的情报队伍很可能被排除在外, 而另起锅灶,所以,一词之立废是否恰当,关系十分重大这个观点在信息学界具有相当大 的代表性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信息是泛指反映客观世界一切物质、事物存在与运动 及人类主观世界思维运动的信号而情报则是对这一系列信号进行加工、转换、开发的产品, 它是以信息为原料的知识产品情报学只是信息科学家族中的一员,它与通讯科学、电子计 算机科学并列为信息科学的三大支柱,共同担负着人类社会的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和提供 利用的社会职能。
也有人认为,词汇的使用是约定俗成的,H前两词并存只是一种过渡,随 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一词将取代情报,但情报一词并不会消亡,也许它将又1口1到仅限用于有 关机密的消息,如军事情报等还有人认为,目前高等院校纷纷将图书情报专业改为“信息 管理”专业,这一举措从扩大生源来说无可非议,但这却将情报学科降为了二级学科,且有 名不符实之嫌但也有人指出,情报学应定名为“信息管理科学”,主张在“信息科学”这 一领头学科之下确立“信息管理科学”的学科地位对于情报学学科名称的改变,论者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情报学还是一门发展中的新兴 学科,它的发展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其名称和术语的变化也是非常自然的,关键是应把传统 情报学和信息学结合起来,使学科的名称更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由于认识上的原因,近两年来,我国信息学界和信息工作部门以至社会各界,在对信息 类事物、对象的表述上出现了三种情况:1.一律用“信息”;2.“信息”、“情报”不加区别地、 随意地混用;3.“信息”、“情报信息”同时使用,但区别使用以上这种混乱现象,势必会 影响信息学科建设和信息工作、情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笔者认为,对“情报”与“信息” 进行学科规范、区分概念及正确使用也是势在必行。
下面我们就从“情报”的历史发展及中英文的一些习惯用法中来分析一下关于.情报” 一词的概念及其与“信息”的关系对于“信息”一词人们已有共识,认为它是自然界、人 类社会及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并可分为白然信息、生物信息、机器信息和社会信息 有定义为信息是生物以及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机器,通过感觉器官和相应的设备与外界进行 交换的一切内容另外还有从其它角度•来理解和定义信息的,但并未有多大歧义,也未有争 论情报” 一词的来源,较早主要用于军事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 等方面如:在我国《辞源》(1915年10月版)中解释是:“军中集种种报告,并预见之吉 凶,定敌情如何,而报于上官者在《辞海》(1939年10月版)中:“战时关于敌情之报 告,曰情报”在《辞海》(1965年4月)的修定版中解释是:“对敌情和其它有关对敌斗争 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成果,是军事行动的重要依据也泛指一切最新的情况报导,如:科学技 术情报二我国早期对“情报”所下的定义,虽然只限于军事领域的现象,但却都表明了构 成情报的最木质的两个属性:一是“情”,指情况、消息;二是“报”,指报导、传递、交流 1989年版的《辞海》中,“情报”解释为“获得的他方有关情况以及对其分析研究的成果, 按内容和性质分为政治情报、经济情报、军事情报、科技情报等。
……情报需经过分析判断 才能使用二另外,在梁实秋的《最新实用汉英词典》和《辞海》(1984年台湾版)及一些 外文工具书中的中英文解释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情报”与“信息”这两个词,从广义上 理解基木上是同义词,都带有知识、消息、新闻等的含义而从狭义上看,二者的区别也是 很明显的由于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的某些大学设有图书情报学院 (Colleg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Science ), 或图书情报系(Department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学科专业有科 技情报(Information and Techncal Information)等等有关名词如:情报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 ),情报机构(InformationOrgans ), 情报学家(Information Scientist ), 经济情报(Economic Information)等许多图书情报类的期刊名称中,“情报” 一词的英文仍使用 Information 表示, 如:《图书情报 I .作》 一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图书情 报知识》一Knowledgeof Library andInformation Science ; 情报理论与实践一Information Scien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等等。
可见,“情报” 一词在我国使用程度之广,如果将上述的某些中文名称改成“信息”, 势必会影响到原来含义的表达严格地说,“信息”一词的英文字应是Information,而“情 报” 一词的英文应是uIntelligence如: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英文名称为^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我国国家科委原科技情报司,今改为科技信息司,其英文名称并没有改变, 仍 然为"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lnformation所以,不管是在国内 还是在国外,在用词上都是比较慎重的事实上,“信息” 一词一直是一个比“情报”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泛的词汇笔者认 为,情报是涉及双方利害关系,影响当前行动(决策)的特定信息,多为设法获得的未经公 开的所需特定信息,或从公开信息中分析、提炼出的特定信息信息学界比较一致地认为, “信息”的要素有二:1.知识(为广义,包括消息、事实、数据);2.传递情报”的要素 则有三:1.知识(为广义);2.传递;3.特定总之,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一些习惯用法还会继续使用要在可行的情况下尽量少 用“情报”一词,而以“信息”代之。
应顺其自然,不可一哄而起,向另一个极端,否则会 造成更大的混乱和误解1) 严怡民.《情报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7(2) 张聿忠.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情报信息学科建设一情报信息理论方法研讨会述略.图书 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1994 (2)(3) 邹志仁.关于“情报”、“信息”的学科规范的思考.图书情报工作,1995 (1)(4) 张卫山.关于“情报”改为“信息”的反思.图书馆杂志,1994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