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doc
14页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时间:60 分钟 姓名:分数:100 分)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现有一包由 6.5g 锌、5.6g 铁、6.4g 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 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 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 )A.49.6g B.34.8g C.32.7g D.18.5g2、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 图四个实验实验 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 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 10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止水夹,以免瓶因温度升高,气压较大,造成橡皮塞从 瓶口脱落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本炭,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4、在 M+N→盐+水的反应中,M 和 N 不可能是A.HCl 和 NaOHB.CO 和 Ca(OH)22C.H SO 和 Fe O 2 4 23D.AgNO 和 BaCl325、现将 10gA 和足量 B 混合加热,A 和 B 发生化学反应,10gA 完全反应后生成 8gC 和 4gD,则参加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6、如图所示,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闭合电源开关后利用电阻丝放热引燃白 磷。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倾斜 U 型管,若管内液体始终水平,则装置气密性良好B.白磷燃烧时,可观察到右侧管内液面降低C.装置未冷却时,左侧管内液面始终低于 1 刻度处D.若电阻丝本身消耗氧气生成某种固体,则实验结果偏大7、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8、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2 / 10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9、在 20℃时,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经历如下变化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 )A.溶液甲是饱和溶液B.20℃时,该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C.溶液丙若蒸发 10g 水,析出的晶体一定大于 4gD.溶液乙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丙溶质的质量分数10、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11、金刚石、石墨和 C60 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 因是( )A.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C.金刚石、石墨和 C 由不同种原子构成60D.金刚石、石墨和 C 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6012、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 A.蔗糖 B.花生油 C.面粉 D.冰块13、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 X 的化学式为( )A.SO2B.SO3C.H SO23D.H SO241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需要另加其他试剂才能区别的是( )3 / 10A.BaCl 、CuSO 、NaOH、NaCl2 4B.Na SO 、BaCl 、K CO 、NaNO2 4 2 2 33C.FeC1 、NaOH、H SO 、Ba(NO )3 2 4 32D.MgCl 、NaOH、HCl、Na SO2 2415、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N2B.生成物不属于空气质量标准监控对象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7:22 1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加入固体粉末 B.读取液体体积C.加热液体物质 D.倾倒液体物质17、下列物质能与 NaOH 反应的是( )A.Fe B.CO2C.Fe O23D.NaCl18、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2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托盘天平称量 10g 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D.加热 KMnO 并用排水法收集 O 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4 24 / 10二、填空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1、高锰酸钾用途广泛,医药上可用作消毒剂、杀菌剂,实验室也经常使用高锰 酸钾制取氧气。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1)高锰酸钾的化学式_______;(2)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3)高锰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______;(4)高锰酸钾中阴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2、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2)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_____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4)稀盐酸除去铁锈:_____3、如图中 A 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C 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 图,D 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1)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2)B 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_____若 C 表示氯离子,则 X=_____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D 中甲的原子序数_____(填“大 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乙所代表的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 “非金属”)元素三、实验题(共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5 / 10(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2)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内的暗紫色固体是___________(填名称)。
写出实验室用 B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选择 E 装置收集氧 气,当看到_______,说明气体收集满了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 F 装置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水蒸气,F 中放入的试剂是 __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信息)二氧化碳不易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1)实验室中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选填装置字母序号)2)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 置的连接顺序为:气体发生装置→____ → _______→D(选填装置字母序6 / 10号)3)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选 填字母序号)A 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所要制取的气体B 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C 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D 所要制取气体的颜色和气味四、计算题(共 2 小题,每题 9 分,共 18 分)1、2018 年 5 月 18 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试海成功,航母的许多电子元件使用 了黄铜。
为测定某黄铜(假设合金中仅含铜,锌)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 学称取 20g 黄铜粉末于烧杯中,将 80g 稀硫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 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第四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20 202020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39.9259.8479.8099.80(1)黄铜粉末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_g2)该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3)第三次实验中溶质的种类为________________2、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 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 23g 全部溶解于 150g 水 中,再逐滴加入 160g 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 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计算当恰好完全 反应时:7 / 10(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克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 0.1%)8 / 10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B2、D3、A4、D5、D6、C7、C8、C9、B10、B11、D12、A13、D14、B15、C16、B17、B18、B19、C20、B二、填空题(共 3 小题,共 12 分)1、KMnO4+7 K+MnO4-点燃2 、4P+5O22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