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作风建设常态化政研文章+理论研讨发言稿.doc
12页党作风建设常态化政研文章+理论研讨发言稿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政研文章+理论研讨发言稿一、国内外各政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实践经验我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实践经验我党加强作风建设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新民主革命时期,二是社会革命和建设时期,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作风建设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1.新民主革命时期在新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在作风建设上主要有三个较大的成就一是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明确提出“党风”的概念并揭示其科学涵义这里提出的“党风”包括了“学风和文风”,它不单是指党员及党组织在组织生活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也包含了全体党员干部及各级党组织在思想、政治、组织、工作、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实际上它是我们党的马克思世界观、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外在体现二是创造性地开展延安整风运动,整顿和端正了党风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次普遍的马克思教育运动,整顿党的作风毛泽东同志写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整风文献,深刻剖析了党内存在的党风、学风、文风不正的思想根及其危害,客观地批判了存在的主观、宗派、教条,使全党同志受到了一次深刻教育,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三是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探索党的作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在1945年4月《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毛泽东总结概括出我党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指出这三大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它在全党范围内的形成和确立,极大提升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2.社会革命和建设时期在社会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作风建设随着党的地位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一是提出两个“务必”,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确保全党同志在伟大的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二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开始执政之后党的作风建设,在全党开展了以反对官僚、反对命令为内容的大规模整风运动,后又提出以反官僚与反贪污、反浪费为内容的“三反”运动较好解决了党的作风建设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化了领导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三是针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国内外严峻形势的考验和恢复国民经济、建设新中国的艰巨任务,提出了加强马克思理论学习,加强新业务知识和经济建设知识学习的两大学习运动。
3.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时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结合新的实际,大力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努力培育新的作风一是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切实搞好党风二是努力培育新的作风,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以江泽民为核心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党的作风建设提高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四大把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一论断鲜明地写进了党章总纲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并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著名论断三是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大兴“四大作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大刚刚结束后就向全党发出了牢记“两个务必”的号召,并提出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并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在全党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等“四大作风”2021年1月,胡锦涛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又强调指出,要大力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近年来,国内很多地区针对本地实际,在加强作风建设上的一些成功做法河南省兰考县在加强作风建设上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了学习先进典型焦裕禄同志,弘扬焦裕禄精神用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来感染党员干部,树立纯洁的社会核心价值观湖南省各地在加强作风建设上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力求改进机关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如汉寿推行“逆向考察法”,将干部负责工作的服务对象意见列为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考察时,随机抽取5名以上服务对象进行座谈了解慈利实行“日记式”干部考核管理制度,改变以往届末考察、年度考核“一考定音”的常规,增强了干部的压力和动力邵阳市、益阳、郴州三市开展群众测评机关作风活动,力求改进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缓作为现象邵阳县、永顺等地推行“全日工作制”,着力解决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平江开展“弘扬老区精神,塑造公仆形象”主题活动世界不同政党加强作风建设的实践经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成立于1954年,1959年一直执政至今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作为世界上多党制国家中对国家控制力强、执政时间长的政党之一,它在强化作风建设、巩固社会基础方面的一些做法是相当成功,值得借鉴的在自身建设方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重视队伍的纯洁性,严把党员入口关,成为普通的群众党员都有严格的条件,而要成为干部党员就必须是经过考验、真正对党做过贡献的佼佼者,干部党员只占党员的1。
而在这为数不多的干部党员中产生的议员,更是代表了党的形象人民行动党从执政初期就制定了党的议员定期访问选民制度,由这些处于塔尖位置的高层党员接访选民,无疑能听到选民最真实的意见,缩小与基层民众的距离,树立更好的形象在反腐倡廉方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采取多种措施约束党员行为,确保执政党的廉洁无论是成立初期就提出的“打倒贪污”的口号,还是基调为白色的党旗都体现出反腐倡廉的决心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成立了由总理直接领导的贪污调查局,政府赋予反贪局广泛权利,该局可以在没有逮捕证的情况下,拘捕涉嫌贪污受贿的嫌疑犯,有权没收贪污犯罪的全部贿赃新加坡还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监督,一旦出现违法行为,无论何人,不论职位多高,都会受到惩罚同样在严惩腐败,加强作风建设上值得借鉴的还有匈牙利执政的社会党20__3年,匈牙利执政的社会党政府二号人物基什部长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的丑闻被曝光,政党面临着形象受损、民心丧失的危险面对这一情况,社会党迅速批准了基什的辞职请求,并出台一系列防腐反腐措施该党要求所有党员部长必须公布最近5年在公司任职和拥有股份的情况;在1个月内制定和通过了“透明口袋”法,加强对出任公职党员的财务监督和审计。
社会党的一系列举措维护了党的形象,提高了党的威信,既处理了信任危机,也给之后作风建设提供了依据曾经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是个很好的对比例子苏联当时唯一的合法政党为苏联共产党也是苏联唯一的执政党、世界上最大的共产的政党之一而后因为思想僵化、干部老化、弱化及严重的作风腐化被迫解体相反,作为三次历任俄罗斯总统且有着较高名义的“铁腕总统”普京,意识到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民众的重要性,并在此方面做出了榜样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普京公众接待站”的成立,至此已在俄罗斯各地相继建立的2500多个接待站承担着加强与选民的联系、倾听民众呼声、掌握社情民意的作用接待站既成为党与选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作为政权党反映和解决民众现实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接待站作为联系群众的制度亮点,让统俄党的形象得到明显提高,普京个人更加得到认可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值得借鉴的还有将英特网作用带到工作中的德国、英国等,如英国工党前党首布莱尔开设有“走进唐宁街10号”网页、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将个人主页命名为“网络卡梅伦”,德国几乎每位联邦议员都有自己的个人网页,内容从工作、家庭到个人业余爱好无所不包一些党的领导人和议员的个人主页设置了相应的民众评论功能,并对民众提问给出明确的答复时间。
执政党加强作风建设的经验总结从我们党建党90年来的历史经验和世界不同政党在加强作风建设方面实践经验的纵横扫描和对比中不难看出作风建设的规律性特征一是无论是资本国家还是社会国家,无论是什么政党都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把党的作风问题看作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始终站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的战略高度来推进作风建设的二是作风建设始终与时俱进,始终围绕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不断推进的它不会脱离客观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它始终是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进行三是始终要坚持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性和模范带头作用不同政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的优良作风和模范行为对全体党员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四是我们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把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作风建设的核心内容,始终把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学风文风建设、领导作风建设和生活作风建设作为重点五是始终把提高执政能力、促进科学发展、服务人民大众作为作风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这是关心人心向背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执政党和国家存亡的关键六是要正确认识作风建设过程中的曲折性作风建设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是曲折的,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前进上升的。
要把握作风建设过程中前进性跟曲折性的统一,在发展中不断查摆问题树立新风正气二、我党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p 长期以来,我党坚持和发展以制度建设保证和促进作风建设的优良传统,十分重视制度建设在作风建设中的地位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党的作风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思想作风上的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学风上的教条、经验;工作作风上的形式、官僚;领导作风上的独断、实用;生活作风上的个人、享乐这些问题的出现,虽然与党员干部的个人素质和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但最根本的还是各项制度建设没有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工作缺乏应有的制度约束和监督,从而为各种不良作风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制度建设不够科学化,适用性不强科学化,适用性是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是指相关制度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现实情况体现出来,我们在制度制定和完善的时候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如:制度制定只针对一件事或一项活动,没有贯通;制定制度时没有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闭门造车,未从实际出发,造成制度想当然,没有可操作性;态度两极化严重,不能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要么是对旧的制度全盘否定,未进行认真分析^p 、比较、总结,对其合理的部分不能继承。
要么是全盘接受,不能对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抓紧修订完善,不能对缺乏制度规范的领域抓紧填补空白,导致制度缺位和失灵制度建设不具有程序性、操作性制度建设的生命力,集中体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践证明,一项制度要能够长期执行、长期发挥作用,首先制度本身必须是可以遵守、可以操作、可以监督检查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制度建设停留在表面上,做做文章,耍耍花枪,制度本身内容空洞、程序模糊、要求笼统、责任不明,结果只能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喊在嘴上,无法落实到实践中制度建设要么只有实体性制度,没有程序性制度,要么就是程序性制度完整,实体性制度含糊知道了该怎么办,但不知道违反了有什么处罚,或明确了处罚,却没有操作上的指导有一无二,制度的存在就变得毫无意义制度建设严肃性、权威性不够制度的价值和生命在于执行,执行的核心在于严格我们现在制度建设存在一个很突出的问题,一些制定出来的制度只是摆设,像“稻草人”,只能起到吓唬吓唬人的作用,制度建设抓好了,制度执行又弱了,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各种行为层出不穷不敢动真碰硬,回避矛盾、掩盖问题,制度变“软”,解决采取实用态度,搞上有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