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六年级语文上册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476740525
  • 上传时间:2022-08-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六年级语文上册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版《伯牙绝弦》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新课文,是一篇文言文课文行文简洁,不足百字,古今意义差别不大,是一篇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文章因此,我把预设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情感,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上综观一节课,我的感触颇多一、由于对学生备得不足,学生朗读不是很到位,我的范读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但是在范读之后,没有引导学生把朗读的节奏在书上划出来学生朗读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学生课前预习没到位俗话说:功夫在诗外,一节好课的功夫也在课外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能力刻不容缓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能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在进行语言训练和拓展的环节上,学生精彩的发言让我感受到他们有着丰富的想像力,平时对词语也有一定的积累,学生从读通到读懂,再到熟读成诵,基本达到了“其词若出吾之口,其情若生吾之心”的境界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三、课堂的教学思路很清晰,尤其板书设计比较独特当擦去子期的赞叹,学生面对空空的黑板,仿佛看到空落落的伯牙,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他们不仅被这流传千古的故事内容所打动,而且激发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古文学习的方法,更使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对人生知己的深刻感悟。

      俗话说,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我不敢说这节课我有什么闪光点,在今后的教学中真真正正地、扎扎实实地做到“好上课——上好课——课上好”让这门缺憾的艺术逐步走向完善 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一、导读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图”,配乐) 师:同学们,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看到的这幅画叫——“伯牙鼓琴图”你看,图中这位入神弹琴的,一身长袍,羽扇纶巾,达官贵族的打扮,他就是晋国的上大夫——俞伯牙(板书);而这位凝神听琴的,却是青布包头,两截布衫,劳苦大众的穿着,他是楚国的一个樵夫——钟子期(板书)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他俩千古流传的友情故事,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琴弦”的弦右半边读“玄”,加了“弓”字旁就读“弦”了 师:“绝”是什么意思?(断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注释) 师: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这是我们学习古文的一个重要方法绝弦”是什么意思呢?(生:割断琴弦) 师:表面的意思是“割断琴弦”,是不再弹琴了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词语,譬如:两个人从此不再交往了,叫做——(绝交),著名作家金庸不再写文章了,叫——(生:绝笔)绝笔不是这个意思,应该是封笔,“封口”的封;电影演员从此不再演电影了,叫——(生:封影)不对,叫“息影”,休息的息……所以,不再弹琴了,叫——(生:绝弦)。

      师:理解了意思,我们再读题生读题) 二、练读文——抑扬顿挫品音韵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要读出词句内部的停顿读完了举手示意 师:读这篇文言文,有什么感觉?(难读,难懂)好吧,那老师先来范读,大家认真听师配乐范读,生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谁能尝试着读一读《伯牙绝弦》?其他同学注意,文中有两个语气词,听他读准了没有指生读)真好,两个语气词都念准了,我们一起读两遍——“哉”“兮” 师: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语气词后面延长、停顿一下,一咏三叹,颇有音乐美,我们试一试生齐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大家已经关注到停顿,谁再来读一读全文?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怎么停顿的,尤其注意最后一句指名读) 师:好,你在用心体会停顿文言文的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要注意停顿师生接龙读最后一句) 师:看来,要想读好停顿,我们要准确理解文言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这篇文言文中,比如“善”,文中出现了几次?(生:四次) 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生:前两个“善”是擅长的意思,后两个“善”是好的意思 师:文言文中,相同的字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善哉”是什么意思?(赞叹、表扬)用我们现在的话可以怎么赞叹?(妙极了!真好啊!了不起啊!好快乐啊!) 师:把你们的赞叹带到文中。

      生读“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还有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心字底,都是“心里想”的意思,能找出是哪两个字吗?(志、念) 师:不错,汉字是表意文字,不同的字可以表示相同的意思谁再来读课文,一边注意停顿,一边注意读好“善”“念”“志”等关键词语指两名学生分别读) 师:我们把上面三步结合起来,注意字音,注意停顿,注意关键词语的读法,自己试着按这三个要求练习朗读生自由按要求练读) 师:好,文章一共有五句我们这样读,男同学读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女同学读中间三句慢一点,轻一些,注意把握 三、品读“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师:文章读了这么多遍,你能把伯牙和子期的关系读成课文中的一个词吗?(知音板书)什么叫知音? 生:就是朋友 师:朋友都是知音吗? 生:不是,知音就是相互了解、理解得很深的朋友 生:心心相印的朋友是知音 师:还记得伯牙、子期何许人?(出示插图、出示资料)当两个人的资料集中展示在你眼前的时候,你有什么疑问? 生:这样的两个人怎么会成为知音呢? 师:是呀,这样两个身份、地位相去甚远的人,是什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 生:是音乐 生:是古琴板:琴) 师:伯牙擅长的是——(弹琴),钟子期擅长的是——(听琴)。

      课文的哪句文言文是这个意思?(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伯牙和钟子期擅长琴的不同方面,谁能通过读来告诉大家?(生读)还不够明白,一个善——(鼓)一个善——(听),再读,强调出“鼓”和“听”指3名学生再读) 师:这就是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因,千里知音一“琴”牵,读—— 师:对,爱好相同是伯牙和子期成为知音的基础 师:从哪看出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勾画下来生默读、勾画) 师:我们来一块交流吧 生:我是从“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看出来的课件出示此段) 师:看来你们读懂了这几句文言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几句文言文的意思? (生略) 师:据记载,当年的伯牙焚一炉香,席地坐于瑶琴之前,弹得忘情、投入现在你们就是站在琴旁的子期,用心来聆听伯牙的琴声吧! 师:伯牙的琴声幽然响起,他的思绪飞向了那峨峨的泰山之颠,(播古琴高山流水的“高山”片段)子期听懂了,善听的子期,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泰山呢?(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想象) 师:大家都沉醉了,音乐真是流淌心声的艺术。

      你看到的泰山是连绵不断、气势磅礴的,还是挺拔险峻、高耸入云的?或许还可能是……把你们想象到的、感受到的,带到句子中,各读各的,旁若无人地赞叹生练习朗读) 师:谁来心领神会地赞叹?(一生读,“峨峨”读得重)“峨峨”读得高昂、激越,读出了气势,这是你的赞叹我试了一下,这句话有很多种读法,谁再读? (一生读,“若泰山”读得响亮) 师:好,强调了“五岳之尊的泰山”,而不是别的山,由衷地赞叹一生又读,声音低缓) 师:你是不是在表达边欣赏音乐边想象画面的过程,这样的赞叹更像是自言自语 师:我们一起赞叹,善听的子期呀,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生读) 师:伯牙转轸拨弦,将琴再鼓,洋洋的流水仿佛从他的指间流淌而出,——(听音乐)子期,此时你又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流水? 生:我仿佛看到了广阔无边的江河 生:我好像看到了浩瀚奔流的大江 师:于是,你脱口而出——(一生接读)于是,你满心赞叹——(一生接读) 师:同学们,伯牙是晋国的大乐师,他的琴声会表现很多很多,当伯牙所念春花,钟子期必得——(生:春花);当伯牙所念秋月,——钟子期必得(生:秋月);当伯牙所念夏荷,——(生:钟子期必得夏荷);当伯牙所念冬雪,——(生:钟子期必得冬雪)这就是——(生读: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刚才听的琴声,是《高山流水》的片段,相传《高山流水》是这样创作出来的,你们自由地读读。

      (出示链接,生阅读:相传伯牙学琴三年,虽技巧娴熟,但缺少神韵于是他的老师成连把他送到东海蓬莱山伯牙独自在岛上,每日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鸟鸣深涧十多日后,这些景象使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心胸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情操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伯牙把这些融于创作中,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师:读了高山流水的创作背景,你知道伯牙的琴声中除了高超的弹琴技巧之外,还有什么?(还有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宽广胸怀,还有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的情操) 师:可是,在诸侯大夫中、在宫廷乐师间,有人能听懂他的峨峨高山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的洋洋流水吗?(生:没有) 师:有人能听懂他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间的心胸吗?(生:没有)有人能听懂他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间的情操吗?(生:没有) 师:孤独的伯牙呀,他的琴声只有、也只有遇到了钟子期,才能从琴声中听出他的心声,才会得到这样的赞叹——(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一个所念,一个所得,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就是伯牙和钟子期成为知音的境界相机板书:情) 师:多么有魅力的古文,多么美妙的意境!让我们把这奇丽的画面留在脑海里,再次诵读“高山”、“流水”这千古流传的佳句。

      男同学读伯牙的部分,女同学读子期的部分课件分色) 四、悟读“痛”——摔断瑶琴凤尾寒 师:据记载,这次相遇,伯牙、子期洒泪惜别,相约第二年的八月十六再相会夏去秋来,当伯牙赶到楚国,万万没想到子期因病去世,(音乐起——)(出示句子,生读——) 师:此时,如果你就是伯牙,满怀希望而来,却闻此噩耗,你又是什么心情?(一个词)(悲痛欲绝、痛不欲生) 师:相传,伯牙来到子期的坟前,目睹子期人已去,伯牙心破碎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伯牙又会说些什么呢? (子期,你为什么离我而去?你死了,我再也没有知音了……) 师:面对一块冰冷的墓碑、一抔无情的黄土,伯牙又做了什么呢? (破琴绝弦) 师:伯牙可是著名的大乐师,他为什么这么做? 师:知音不再,留琴何用?这样的友情哪里找,这是世上绝无仅有的友情,琴断音绝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谁再读? (一生读) 师:感受到一点痛心乃—破—琴—绝—弦”,这样的决心,这样的痛心,是一个字一个字数着读出来的谁来读? (指几名学生读,教师或示范,或点评) 师:你听得见吗?子期,如今你一走,“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我又要回到没有知音的孤独中去,读—— 师:你听得见吗?子期,如今你一走,伯牙所念,无人必得。

      摔断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再对谁弹琴随你去,心随你碎,读—— 五、诵读文——此曲只应天上有 师:正是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绎出这凄美动人的“伯牙绝弦”伯牙绝弦”的故事成为了中华民族交朋的千古楷模,“伯牙绝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词让我们在这曲高山流水中再次体会伯牙子期的深情,再一次诵读全文 师:社会发展到今天,也许我们不需要像伯牙那样用摔琴的方式谢知音了,但这个故事中知音的境界却带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和启迪,让我们共同去珍惜友情,呵护友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6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 树之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5 朱德的扁担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大自然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6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雪孩子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0 小狗学叫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铁锈还是铁吗(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地球人类的宝藏(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大象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金丝猴的家(含练习)》参考课件.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7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与例文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4 八角楼上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0 古诗三首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小学语文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9 雾在哪里教学课件(2025秋).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