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小题组合训练16(含解析)-人教版高三语文试题.docx
4页小题组合训练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 千百年前的 ,至今犹萦绕在苍穹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 ,最后只好弃之而去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 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 ,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在主题内容方面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发扬光大并继承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 ),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1.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声势浩大 清规戒律 望其项背 奋发有为B.蔚为大观 黄钟大吕 望洋兴叹 奋发图强C.声势浩大 黄钟大吕 望其项背 奋发图强D.蔚为大观 清规戒律 望洋兴叹 奋发有为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B.在主题内容方面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发扬光大并继承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C.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发扬光大并继承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D.在主题内容方面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3.下列在文段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中因此而融入了新诗B.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中因为有了新诗的融入C.因为新诗融入了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D.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尚书》说:“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可见,古人认为能否做到勤俭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轻忽B.要反对下述两种倾向:明于知彼暗于知己,或者做得相反;离开客观条件,毫无根据地一味瞎说蛮干C.科学用脑,就是当头脑不清醒和胀痛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听听音乐、赏赏花草、做做体操,让右脑得到活动,左脑适当休息D.当前,广大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就是脱贫致富,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但对于怎样才能脱贫致富?他们却显得很茫然5.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每处4个字以内① ② ③ ④ ⑤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 , ”两句,刻画出一个高冠长佩、品行高洁的高士形象,成为许多人心中屈原的标准形象 (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了周瑜在谈笑之间“ ”的儒将气度;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 ”一句描绘宋武帝刘裕挥师北伐的威猛气势 (3)《送东阳马生序》中“ , ”两句道出了作者专注学业、乐以忘忧的原因。
小题组合训练161.B 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根据语境第一处应用“蔚为大观”清规戒律:借指束缚人的死板的规章制度黄钟大吕:借指正大、庄严、高妙的音乐或文辞由后面的“犹萦绕在苍穹”可知应选“黄钟大吕”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望洋兴叹: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语段中用“望洋兴叹”合适奋发有为:精神振作,有所作为奋发图强:振作精神,努力自强前者强调“有为”,根据语境应选“奋发图强”2.A 所给的句子为并列关系复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的前面;注意“继承”与“发扬光大”的逻辑顺序3.D 所给选项可分为两类,A、D两项表结果,B、C两项表原因根据前后内容来看,括号中的句子应与其后内容共同表某种结果,由此排除B、C两项;而A项的陈述对象是“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与前面的表述对象不一致4.B A项,作为完整引用,第一个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内C项,层次不清,句中第一个顿号应为逗号D项,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问号应为逗号5.参考答案:①五月初五 ②起源 ③别称 ④习俗 ⑤插艾蒿解析:①对应的是“时间”,填写端午节的农历时间即可。
②根据图中“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等不同说法”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起源③根据图中“龙舟节、五月节、女儿节、诗人节”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别称④根据图中“包粽子、饮雄黄酒、系彩线”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习俗⑤根据图中“包粽子、饮雄黄酒、系彩线”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具体活动6.(1)高余冠之岌岌兮 长余佩之陆离 (2)樯橹灰飞烟灭 气吞万里如虎 (3)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