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日本金融论文范文-谈述土地金融化及其在资产价格传导中的意义word版下载.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5523617
  • 上传时间:2021-11-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3.36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日本金融论文范文:谈述土地金融化及其在资产价格传导中的意义word版下载土地金融化及其在资产价格传导中的意义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 于土地金融化及其在资产价格传导中的意义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 写有关于日本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的 需求,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后岀现大 量银行坏账埋下隐患 (三)汇率改革进一步强化了 H本的“土地本位制” 1985年,迫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日本政府被 迫签订了 “广场协议”,由此开启了日元大幅升值的过程1985年6 月,1美元兑换250 口元,但到1987年末,已经上升到1美元兑换 120日元左右,升值摘要:本文从20世纪70至80年代H本“土地本位制”的特征分析 入手,回顾了 “土地本位制”下日本泡沫经济膨胀及破灭的过程,通 过对中日两国房地产金融化及其发展过程的比较,揭示其中蕴含的风 险,并提出对中国金融宏观调控的启迪作用关键词:土地本位制土地金融化 泡沫经济启迪20世纪70至80年代,随着H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在FI本房地 产市场形成了 “土地神话”这一神奇的现象,日本土地价格大幅上涨 并不断向其他领域传导,最终泡沫经济破裂并引起了长达10年的经 济衰退。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化程度 不断提高,也存在类似的以“土地财政”为核心的房价和地价循环持 续上涨的过程因此,以比较和借鉴的视角,对中国和日本在这一特 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行为和政策操作进行研究和反思,对于推动 中国房地产市场及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防范泡沫风险具有重要的 参考和借鉴作用日本“土地本位制”催生的“土地神话”20世纪70至80年代是口本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着工业 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日本的土地价格出现了 长期快速上涨的过程由于土地价格长期持续单边上涨,久而久之在 日本民众中产生了一种类似于“幻觉”的错误观念,即认为在日本这 样一个国土资源狭小的国度,土地的价格只会上涨,不存在下跌的可 能但在当时,口本的地价已经远远高出了其可以利用的价值,只是 在财富效应的作用下,大量资金涌入导致了日本地价的虚假繁荣认 为“土地的价格绝对不会下降”这一在事实上并不存在,但在民众中 根深蒂固的观念,被称之为“土地神话”日本作为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担保物在日本银行体系 的运转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抵押品,更成为 日木经济金融运转的核心。

      据日木大藏省的统计显示,1980-1990年 的十年间,日本年均新增贷款中,近60%的贷款是以土地为担保发放 的因此对于日本经济而言,土地在社会资金配置中处于核心地位, 各种资金的运转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土地这一抵押物开展的,这种现 象被称为“土地本位制” o土地本位制具有以下儿个基本特征:(一) 土地所具有的融资担保属性是“土地本位制”的前提和 基础由于日本的大量贷款是以土地为担保进行的,随着上地价格的 不断上涨,日本企业获得的贷款数量不断上升大量企业将获得的贷 款乂通过各种渠道再次投入到土地的炒作中,使得土地的价格出现了 循环式的上涨过程这在战后资本不足的情况下,使很多口本企业获 得了大量的贷款支持,支撑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这一过程能 够得以维系,其必要前提是土地价格会永远上涨,否则,日本的金融 体系就将面对巨大的系统性风险在当时的环境中,日本金融界坚信 “土地神话”的存在,因此逐渐把土地价格上升的预期加入到担保评 价因素中,据此来评估贷款这进一步巩固了 “土地神话”在日本社 会中的地位二) 金融自由化导致的银行风险偏好上升,进一步巩固了 “土 地本位制”20世纪70年代,日本逐步放松对金融的管制,大幅降低了国 内企业进入股票市场融资的限制,许多优质企业转向股市融资,因此 出现了金融“脱媒”现象,银行业的利润率也开始下降。

      同时,为了 应对日元升值导致的经济低迷不振,H本央行长期保持低利率,使银 行利差不断缩小,由此导致大量银行贷款流向风险相对较高的中小企 业,土地在这一过程中充当了重要的抵押品这一方面增加了对土地 和股票的需求,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 后出现大量银行坏账埋下隐患三)汇率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口本的“土地本位制”1985年,迫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日本政府被迫签订了 “广 场协议”,由此开启了 FI元大幅升值的过程1985年6月,1美元兑 换250日元,但到1987年末,已经上升到1美元兑换120日元左右, 升值达50%以上受日元大幅升值的影响,日本的工业受到了相当大 的冲击,1986年口本工业出现了负增长为了缓冲升值对口本产业 的冲击,日本中央银行放松了银根日本的货币供应量M2增速从1985 年初的约8%增加到1987年的12%,增加了近50%;日本央行从1986 年到1987年短短两年的时间内连续5次降息,将官方贴现率从5%降 到 2. 5%o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大量资金进入到以房地产和股票为主要标 的的资产市场,带动了房价的进一步上升,而房价的上升进一步提升 了土地的市场价值和担保价值。

      当时,日本银行界将土地视为没有风 险的抵押物,因此,无论企业的规模与性质,以土地为抵押进行贷款 申请,可以轻松地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从某种作用上说,土地等同 于银行的信贷额度,这更加刺激了企业对土地的追捧,土地在口本经 济体系中完全处于核心地位土地本位制”下H本泡沫经济的膨胀及破灭在大量廉价资金的带动下,日本房地产价格飞速上涨1986年, 东京房地产价格上涨62. 2%, 1987年上涨106.20%除东京外,横滨、 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这5个城市的房地产价格在1988年后也 快速上升按照当时东京的地价水平计算,东京的地价已经可以买下 整个美国土地价格的快速上涨也带动了股票市场的大幅上涨,日经225 指数从1986年开始上升,到1989年末达到38915点,是1985年广 场协议时的3.1倍此外,土地融资担保功能的进一步加深,使得大 量的企业放弃主业,转而进行土地炒作在大量资金的作用下,日本 的土地价格继续快速上涨而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住宅及商业用房价格 的快速上涨这产生了两个重要的理市:一是大量以工薪收入为主的 FI本居民没有能力购买价格超出自己收入数倍的住房,特别是在东京 等大都市,高达年收入数倍的高价住宅将大部分人挡在了购房大门之 外,造成了日本社会的不稳定。

      二是商业用房价格的高企,使得大量 在日本投资的企业成本大幅上涨,在某些较大的城市,其办公租金的 价格占其成本的近一半左右土地的高价格成为外国企业进入日本的 障碍至此,以土地为核心的H本经济泡沫已经严重影响了H本经济 运转,导致经济运转中的风险不断加大,社会理由不断增加在此情 况下,日本政府开始釆取措施,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首先是紧缩货 币口本央行从1989年5月起连续提高基准利率,在短短一年的时 间里将基准利率从2. 5%升至6%,并且从1991年4月开始实施对以土 地作担保进行融资采取总量限制在紧缩性政策的作用下,土地价格 从1991年开始下滑,到当年已累计下滑50%, “土地神话”宣告终 结由此,金融机构的许多贷款转化为不良资产,资产质量急剧恶化, 金融体系受到严重打击,信贷急剧萎缩,最终导致口本经济陷入了长 达十年的衰退过程中口房地产金融化及其发展比较深入分析日本以“土地本位制”为核心的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 成、发展和破灭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观察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运转轨 迹和其中蕴藏的风险,并从日本应对政策的得失中汲取经验和教训O(一)中日房地市场运转比较分析1. 从市场膨胀的程度来看与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房地产市场类似,中国的房地产价格 自2005年开始上涨以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正常的运转轨迹。

      虽然近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 目前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平均在15-16倍左右,即使 部分二线城市也在10倍左右,已经远远超过了 90年代初口本泡沫全 面膨胀时期8倍左右的水平,也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3-6倍的合理 区间最重要的是,在房价持续上涨的惯性下,公众对房价继续上涨 的预期正在逐步形成近几年,政府出于制约房价过快上涨的目的, 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对房价进行制约,但是在每一次放松之后,都是房 价报复性上涨的过程无论是刚性需求的作用,还是投资投机,需求 急剧扩张的背后,都是以房价会继续上涨这一基本的思维为前提的, 这与日本“土地神话”在公众中不可动摇的地位有着惊人的相似2. 从土地在房地产市场中的作用来看与日本的“土地本位制”相似,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存在 着以“土地财政”为主要特征的运转体系在中国“土地财政”的背 后,是以“土地财政”为支撑的政府融资平台的膨胀,“土地财政” 所产生的现金流收入成为维系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支 点根据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结果,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 债务余额土地金融化及其在资产价格传导中的意义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 关于土地金融化及其在资产价格传导中的意义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 在写有关于日木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论文片段: 价格的持续上涨。

      4.从货币政策操作来看 中H两国都经历了以低利率为主要特征的宽松货币政策通道持续的低利率政策被认为 是日本泡沫经济的一个重要推手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从1997年开 始,中国经历了两个持续性的降息周期一个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 机,一年期贷款利率由1997年末的8. 64%下调到2002年2月的5.31%, 并且一直达10.7万亿元,其中融资平台债务4. 97万亿元,占46%左右,在 10. 7万亿元贷款中,银行贷款约占80%更重要的是,地方投融资平 台普遍依靠土地折价注资,或以土地抵质押举债融资,房地产市场的 发展对地方平台,特别是城建类平台的投融资活动具有明显的支撑作 用,潜在风险具有显著的系统性与关联性而通过地方投融资平台的 运作和房地产市场等一连串环节,土地融资的杠杆率被显著放大3. 从房地产市场的运转环境来看中口两国的房地产市场的运转环境而对着巨大的外部失衡口 本房地产泡沫形成和破灭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广场协议”后,随着日 元的持续升值,在汇差和资产升值的双重作用下,大量的资金涌向了 房地产市场领域,日本的货币政策儿乎丧失了独立性同样,伴随着 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过程,中国的汇率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升 值。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提出再平衡战略,抛出“中国为汇 率操纵国”的言论,欧洲也同样希望通过出口摆脱经济危机与2005 年7月汇改时相比,截至2012年12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 值31.7%,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升值21.4%和28.8%随着汇率 持续升值,外汇资金大量流入,并广泛投资于房地产等资产市场截 至2012年末,我国外汇占款余额25. 85万亿元,比2005年末的7. 12 万亿元增长了近4倍虽然中央银行通过一系列手段回收流动性,但 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的流动性泛滥,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持 续上涨4. 从货币政策操作来看中日两国都经历了以低利率为主要特征的宽松货币政策通道持续的低利率政策被认为是日本泡沫经济的一个重要推手从中国的 情况来看,从1997年开始,中国经历了两个持续性的降息周期一 个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一年期贷款利率市1997年末的8. 64% 下调到2002年2月的5.31%,并且一直持续到2004年;另一个是为 了应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一年期贷款利率由2007年末的7. 47% 一年内5次下调,降到2008年末的5.31%,并且一直持续到2010年 10月。

      由1997年开始的第一个降息周期持续了 5年左右的时间,与 当年F。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