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编)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必背知识点汇总.docx
125页专业.专注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 教育的涵义 ( 掌握)广义的教育 : 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 、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 、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 : 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主要指学校的教育 , 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 , 有目的 、有计划 、 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 , 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 , 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 教育的构成要素 ( 掌握)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 ,教育者 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 、 技能、思想 、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学校 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 , 在 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 是学习的主体 , 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 、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 、可塑性和可教性 、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 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 , 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 , 主要包括教育内容 、教育措施等 三要素的关系 : 在三要素中 ,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3 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 : 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 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 根本特征 , 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
学习参考社会属性 : 永恒性 (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 只要人类存在 , 就存在教育 ); 历史性 ( 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 ,教育的性质 、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 相对独立性 ( 教育具有继承性 ;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 : 利托尔诺 、桑代克 , 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 , 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 :( 美) 孟禄 ,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 , 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 :( 苏联) 米丁斯基 、凯洛夫 , 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 ,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 : (1) 没有阶级性 (2 ) 传递生产经验 ( 3 ) 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 : 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 )我国 4000 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 “庠”、“序 ”、校“”的施教机构 ,( 封建社会教育 )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 “学 ”、瞽“宗 ”、“辟雍 ”、“泮宫 ”等。
四书 :《论语 》、《孟子 》、《中庸 》、《大学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现代教育 : 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资本主义教育目的在于为资产阶级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及利益服务 ,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通知人才, 又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一定的文化知识 , 培养熟练的劳动力 社会主义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代教育基本特征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特点 : 教育的终身化 、全民化 、 民主化 ( 平等)、 多元化 、教育技术现代化专业.专注(二)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 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牢记)孟子 :“教育 ”一词最早出现于 《孟子 尽心上 》孔子 : 重视因材施教 不愤不启 , 不悱不发 (启发教育 ,启发教育的来历 )《学记 》:是中国古代 、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 、 教学的著作 专谈教育 , 开而弗达则思( 启发原则 )蔡元培 :思想自由 , 兼容并包 大学精神就是 “囊括大典 ,网罗众家 ”杨贤江 (李浩吾 ): 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 《新教育大纲 》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亚里士多德 : 古希腊的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
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 “教育遵循自然 ”的原则 昆体良 :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著作论 《雄辩术原理 》《论演说家的教育 》模仿 -理论 -练习夸美纽斯 : 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 》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最光辉的职业 ”“泛智教育 ” 卢梭 :《爱弥儿 》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康德 : 教育学最早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裴斯泰洛齐 : 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 最早提出 “教育心理学化 ”的主张 ;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洛克 : 提出 “白板说 ”,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 : 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 》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 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 ;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 , 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 ;提出了 “四阶段教学理论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现代教育之父 ”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的奠基 人,《教育心理学 》杜威 : 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三个中心 :“儿童中心 ”活“动中心 ”经“验中心 ”《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即生活 , 教育即生长 ,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在做中学 ”鲁普斯卡娅 : 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凯洛夫 《教育学 》第一部马克思教育著作马卡连柯 : 集体主义 、流浪儿 《教育诗 》《论共产主义教育 》赞科夫 :《教学与发展 》,三大原则 :高难度 、高速度 、理论知识起主导瓦根舍因 : 范例教学模式 (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 )布鲁纳 《教育过程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发现教学法皮亚杰 《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发展学生智力 ” 苏霍姆林斯基 《给老师的 100 条建议 》“活的教育学 ” 布鲁姆 《教育分类目标 》“认知 、情感 、动作技能 ”(三)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功能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
包括 :1. 按作用的对象分 :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2. 按作用的性质分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 按呈现的形式分 :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4.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 ( 派生功能 ): 人口 、经济 、政治 、文化 、科技社会生产力与教育生产力对教育有制约作用 : 1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的选择 ;3 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 、 速度 ;4 制约学校机构 ;5 制约教学方法 、手段、组织形式 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 教育的经济功能 ): 1 教育再生产劳动 2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 1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的性质 ;2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4 影响部分教育内容教育的政治功能 =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 1 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 2教育通过传播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 、形成社会的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 ;3 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 ,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 , 或加速改变旧的社会关系教育与社会文化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 1.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 、教育的价值取向的确立 ; 2 教育内容的选择 3 教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 教育具有筛选 、整理 、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 2 教育具有传播 、交流文化的功能 ;教育有选择 、提升文化的功能 、创造 — 更新文化的功能教育与人口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 1 ) 人口影响着教育的规模 、 结构和质量 ( 2) 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3) 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 4) 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教育的人口功能 ) (1 ) 教育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2) 改变人口质量 ,提高民族素质(四)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1 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人的发展 ( 生理 、心理 )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1.教育要遵循个体发展顺序性,教育从简到难 。
循序渐进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阶段性,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 , 不同阶段不同任务3.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不平衡性( 身心发展速度 、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 ), 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施以相应的教育4.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5.教育要遵循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做到因材施教 2 青春期的发展变化1) 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发育 明显的外部特征 2) 身体机能 脑发育 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3) 性的发育和成熟 3 影响个体发展因素的理论1) 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 1. 孟子 :“人之初 , 性本善 ”,性善论2.弗洛伊德 : 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力 3.威尔逊 :“基因复制 ”是决定人的而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4.格赛尔 :“成熟努力说 ”,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期决定作用, 双生子的爬梯实验 5.霍尔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6.高尔登 :“优生学 ”的代表人2) 外铄论 :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 , 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 、他人的而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 荀子 :“人之初 , 性本恶 ”2. 洛克 :“白板说 ”3. 华生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 , 不管他们祖先如何 , 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 ”4. 斯金纳 : 继承华生的观点 , 人的行为乃至人格都可以通过强化或惩罚来塑造 、改变 、控制或矫正 。
3) 多因素相互作用轮 ( 辐合论 )人的发展是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4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 、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 、 学校教育 1 )遗传 :a.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 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c. 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d.遗传素质不能预订或决定人的发展,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e.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环境 :一切外部因素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 、手段 、资源、机遇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3) 个体主观能动性身心发展的动力4)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 它规定者人的发展方向2. 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施教的 , 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