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人生随笔(必备3篇).docx
3页名家人生随笔(必备3篇)名家人生随笔 第1篇没有听见房东家的狗的声音现在园子里非常静那棵不出名的五瓣的白色小花仍然寂寞地开着阳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树上,给那些绿叶涂上金黄色天是晴朗的,我不用抬起眼睛就知道头上是晴空万里突然我听见洋铁瓦沟上有铃子响声,抬起头,看见两只松鼠正从瓦上溜下来,这两只小生物在松枝上互相追逐取乐它们的绒线球似的大尾巴,它们的可爱的小黑眼睛,它们颈项上的小铃子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索性不转睛地望着窗外但是它们跑了两三转,又从藤萝架回到屋瓦上,一瞬间就消失了,依旧把这个静寂的园子留给我我刚才埋下头,又听见小鸟的叫声我再看,桂树枝上立着一只青灰色的白头小鸟,昂起头得意地歌唱屋顶的电灯线上,还有一对麻雀在吱吱喳喳地讲话我不了解这样的语言但是我在鸟声里听出了一种安适的高兴它们要告诉我的一定是它们的喜悦的感情可惜我不能答复它们我把手一挥,它们就飞走了我的话不能使它们留住,它们留给我一个园子的静寂不过我知道它们过一阵又会回来的现在我觉得我是这个园子里唯一的生物了我坐在书桌前俯下头写字,没有一点声音来打搅我我正可以把整个心放在纸上但是我渐渐地烦躁起来这静寂像一只手慢慢地挨近我的咽喉我感到呼吸不畅快了。
这是不自然的静寂这是一种灾祸的预兆,就像暴雨到来前那种沉闷静止的空气一样我似乎在等待什么东西我有一种不安定的感觉,我不能够静下心来我一定是在等待什么东西我在等待空袭警报,或者我在等待房东家的狗吠声,这就是说,预行警报已经解除,不会有空袭警报响起来,我用不着准备听见凄厉的汽笛声(空袭警报)就锁门出去近半月来晴天有警报差不多成了常例可是我的等待并没有结果小鸟回来后又走了,松鼠们也来过一次,但又追逐地跑上屋顶,我不知道它们消失在什么地方从我看不见的正面楼房屋顶上送过来一阵的乌鸦叫这些小生物不知道人间的事情,它们不会带给我什么信息我写到上面的一段,空袭警报就响了我的等待果然没有落空这时我觉得空气在动了我听见巷外大街上汽车的叫声我又听见飞机的动员机声,这大略是民航机飞出去躲警报有时我们的驱逐机也会在这种时候排队飞出,等着攻击敌机我不能再写了,便拿了一本书锁上园门,匆匆地走到外面去在城门口经过一阵可怕的拥挤后,我终于到了郊外在那里耽误了两个多钟头,和几个朋友在一起,还在草地上吃了他们带出去的午餐警报解除后,我回来,翻开锁,推开园门,迎面扑来的仍然是一个园子的静寂我回到房间,回到书桌前面,翻开玻璃窗,在继续执笔前还看看窗外。
树上,地上,满个园子都是阳光墙角一丛观音竹微微地在飘动它们的尖叶一只大苍蝇带领嗡嗡声从开着的窗飞进房来,在我的头上回旋一两只乌鸦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叫一只黄色小蝴蝶在白色小花间飞舞突然一阵奇怪的声音在对面屋瓦上响起来,又是那两只松鼠从高墙沿着洋铁滴水管溜下来它们跑到那个支持松树的木架上,又跑到架子脚边有假山的水池的石栏杆下,在那里追逐了一回,又沿着木架跑上松枝,隐在松叶后面了松叶动起来,桂树的小枝也动了,一只绿色小鸟刚才歇在那上面狗的声音还是听不见我向右侧着身子去看那条没有阳光的窄小过道房东家的小门紧紧地闭着这些时候那里就没有一点声音大略这家人大清早就到城外躲警报去了,现在还不曾回来他们回来恐怕在太阳落坡的时候那条肥壮的黄狗一定也跟着他们“疏散〞了,否那么会有狗抓门的声音送进我的耳里来我又坐在窗前写了这许多字还是只有乌鸦和小鸟的叫声陪伴我苍蝇的嗡嗡声早已寂灭了现在在屋角又响起了老鼠啃东西的声音都是响一回又静一回的,在这个受着轰炸威胁的城市里我感到了寂寞然而像一把刀要划破万里晴空似的,嘹亮的机声忽然响起来这是我们自己的飞机声音多么雄壮,它扫除了这个园子的静寂我要放下笔到庭院中去看天空,看那些背负着金色阳光在蓝空里闪耀的灰色大蜻蜒。
那是多么美丽的景象名家人生随笔 第2篇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像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突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
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这同样奥妙的神情,好像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扰来,绾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土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了名家人生随笔 第3篇中国的成语只有“人生识字忧患始〞,这一句是我翻造的孩子们常常给我好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拟,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略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小孩子往往喜欢听人谈天,更喜欢陪客,那大目的,固然在于一同吃点心,但也为了爱热闹,尤其是在研究别人的言语,看有什么对于自己有关系:能懂,该问,或可取的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办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拟去弄得好,是终于能够有些懂,并且竟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然而到底弄不通的也多得很自以为通,别人也以为通了,但一看内幕,还是并不怎么通,连明人小品都点不断的,又何尝少有《人们学话,从高等华人以至下等华人,只要不是聋子或哑子,学不会的是几乎没有的,一到学文,就不同了,学会的恐怕不过极少数,就是所谓学会了的人们之中,请恕我坦白的再来重复的说一句罢,大约仍然胡胡涂涂的还是很不少。
这自然是古文作怪因为我们虽然拚命的读古文,但时间究竟是有限的,不像说话,整天的可以听见;而且所读的书,也许是?庄子》和?文选》呀,?东莱博议》呀,?古文观止》呀,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遭,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这一种“有所得〞当然不会清分明楚,大略是似懂非懂的居多,所以自以为通文了,其实却没有通,自以为识字了,其实也没有识自己本是胡涂的,写起文章来自然也胡涂,读者看起文章来,自然也不会倒明白然而无论怎样的胡涂文作者,听他讲话,却大抵分明,不至于令人听不懂的,除了成心大显本事的讲演之外因此我想,这“胡涂〞的来源,是在识字和读书示例我自己,是常常会用些书本子上的词汇的虽然并非什么冷僻字,或者连读者也并不觉得是冷僻字然而假如有一位精细的读者,请了我去,交给我一枝铅笔和一张纸,说道,“您老的文章里,说过这山是‘?膀’的,那山是‘?岩’的,那究竟是怎么一副样子呀?您不会画画儿也不要紧,就钩出一点轮廓来给我看看罢请,请,请……〞这时我就会腋下出汗,恨无地洞可钻因为我实在连自己也不知道“?膀〞和“?岩〞究竟是什么样子,这形容词,是从旧书上抄来的,向来就并没有弄明白,一经切实的考查,就糟了。
此外如“幽婉〞,“玲珑〞,“蹒跚〞,“嗫嚅〞……之类,还多得很说是白话文应该“明白如话〞,已经要算唱厌了的老调了,但其实,现在的许多白话文却连“明白如话〞也没有做到倘要明白,我以为第一是在作者先把似识非识的字放弃,从活人的嘴上,采取有生命的词汇,搬到纸上来;也就是学学孩子,只说些自己确实能懂的话至于旧语的复活,方言的普遍化,那自然也是必要的,但一须选择,二须有字典以确定所含的意义,这是另一问题,在这里不说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