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外运动教学大纲.doc
6页《户外运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况课程中文 名称户外运动课程英文 名称outdoor sport课程编 号Z252511015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 □公选课 √院级限选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训练课 总学时32理论学时24术课学时8总学分1开课单位体育与休闲学院开课系 (室)社会体育 系授课对象社会体育专科学生先修课程执笔人翟庆文审核人审批人修订时间2014.3.1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高校体育 课程“培养学生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的运动技能目标在 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中,明确提出开发自然资源,拓展体育教学 领域模式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把攀岩、野 外生存、定向越野等户外运动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本大纲是根 据我校户外运动类课程教学内容之一,教学目标和教育计划,参照教育部体育 教学指导纲要中有关教学改革要求,课程培养目标的的总体要求制订 一、课程名称:《户外运动》 二、课程类别 必修 三、选用教材 杨 汉 编著 《山地户外运动》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四、教学目标 户外运动课程是以户外运动项目群所共有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为主要 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参与户外运动及相关竞赛所具有的身体素质、心理品质 和适应能力为目的,通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参加户外运动的基本知识、技GDOU-B-11-213GDOU-B-11-213能、技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健康、成熟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1、通过户外运动概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户外运动的起源、发展,课程特点 和目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 2、通过身体素质练习方法论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进行 户外运动的先决条件;掌握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学会编制锻炼计 3、通过户外医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处置方法,增强自我保 护的意识、知识及能力 4、通过的拓展心理训练,使学生培养理解以及掌握、目标的确立、有效沟通 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发掘自身潜能,促发自我超越意识;培养高度责任心 及队员之间信任合作 5、通过攀岩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攀岩运动的起源、发展、技术特点和意义 掌握结绳和攀岩保护方法掌握攀登技术、下降技术,培养勇敢、积极向上的 精神及团结互助的培养团结互助、超越自我的精神 6、通过定向穿越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野外定向在户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野外定向的基本知识,熟练地使用地图和指北针,培养观察、思考、判断 能力,培养团结互助,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 7、通过野外用具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8、通过装备及使用生活技能技巧的学习,使学生学会野外生活的特殊技能, 提高特殊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9、通过野外生存知识的学习,学会野外生活的特殊技能,提高特殊环境下的 生存能力 10、通过野外生存综合训练,通过负重行军、丛林穿越、涉水、溯溪、扎筏漂 流、搭绳过涧、攀岩、岩降、危险路段的行走走、独木桥、野外定向修建营地、 埋锅造饭杀鸡、篝火联欢晚会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锻炼勇敢顽强的意 志品质;挑战自我发掘自身潜能;培养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学会 与自然挑战与自己挑战,使学生具有独立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的目标五、教学内容 (一)理论部分 1、概述《山地户外运动》教材第 1 章 (1)户外运动的概念、“户外运动” 起源、发展课特点 (2)国内外发展情况的特点与作用 (3)内容与分类 (4)课程学习内容起源与发展简况基本方针 教学重点:户外运动的概念、特点与作用;起源与发展简况 实践环节:(1)了解的户外运动内容与分类 (2)课后自学 2、户外运动常用装备《山地户外运动》教材第 2 章 (1)个人装备及使用 (2)集体装备及使用 (3)技术装备及使用 教学重点:(1)户外运动的装备及作用; 实践环节:了解内容与分类课后自学 3、身体练习方法《山地户外运动》教材第 9 章 (1)身体训练的必要性 (2)身体训练的基本方法 (3)身体训练内容、方法 (4)制定训练计划 教学重点:身体训练内容、方法、制定训练计划 实践环节:(1)了解定向的内容与分类。
(2)课后制定训练计划,自觉练习 4、户外医学《山地户外运动》教材第 10 章 (1)户外急救的方法 (2)骨折固定与搬运 (3)户外常见疾病防治 (4)高山病防治 ⑸户外运动常备药品及用法 教学重点:野外伤病防治、运动损伤原因及判断、处理、户外常见咬伤及蜇伤 的防治、户外饮食及卫生 实践环节:课后自学 5、定向穿越《山地户外运动》教材第4章 (1)定向穿越概说 (2)地形图基本知识:数学要素、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其他辅助要 素 (3)地形图的使用 (4)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户外运动中的运用 (5)穿越不同地域的方法 (6)穿越时迷失方向的对策 教学重点: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形图的使用、穿越不同地域的方法、穿越时迷 失方向的对策 2 实践环节:课后自学 6、野外生存知识《山地户外运动》教材第 8 章 (1)野外判定方向 (2)野外宿营 (3)野外生火 (4)用具制作 (5)野外水源 (6)应付危险动物 (7)应对自然灾难 (8)求救信号 教学重点:野外判定方向、野外宿营、野外生火、野外水源、应付危险动物、 应对自然灾难、求救信号的方法 实践环节:课后自学。
二) 技术、技能部分 1、拓展心理训练《拓展运动》教材 拓展心理训练是利用户外活动形式,模拟真实管理情景对参加者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它主要是通过练习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项目,以训练、 提高心理素质 训练内容:信任背摔、高空抓杠、绝处逃生、电网、荡绳过河教学重点:通过拓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坚定的自信心,强烈的进取心、顽强 的意志力、良好的沟通等能力与合作精神,从何而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能使 有限的知识和技能释放出极大的能量;如何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每个人身上、 而人们又未必真正了解的能力和情趣;怎样才能实现与他人的良好沟通和弄清 这种沟通能够深入到什么程度;怎样有效地破除个人自我中心概念,改变对于 他人和社会的冷漠心态、认知模式等通过拓展训练,参训者在如下方面有显著的提高: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 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启发想象力与创 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群体的作用,认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提高 对资源有效利用的认识,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 会关心、懂得珍惜、感恩,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会欣赏、关注他人和快 乐地工作、生活。
分组按照教师要求完成练习或组与组之间开展比赛2、攀岩训练《山地户外运动》教材第3章 (1)介绍攀岩运动的起源、技术特点 (2)技术装备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绳结方法 (4)保护技术操作方法 (5)攀登技术:“三点固定法” (6)器械攀登方法 (7)下降保护方法 (8)下降技术 3、定向穿越《山地户外运动》教材第4章 (1)运用地图、指北针定点、定向 (2)运用地图、GPS定点、定向 (3)用图指北针或GPS找到图上标记点的位置 (4)把实地位置标著到地图上 (5)不同地域穿越方法、不同地形穿越技巧、迷失方向的对策等 4、扎筏、飘流《山地户外运动》教材第5章 (1)漂流用具、漂流方法介绍、 (2)捆绑技巧、竹筏制作 (3)筏艇操作技巧 (4)控制筏艇方向的方法 (5)冲出困境的方法 5、溯溪、溪降《山地户外运动》教材第5章 溯溪 (1)溯溪的方式 (2)溯溪装备 (3)溯溪技术 (4)安全事项 溪降 (1)溪降装备 (2)溪降的技术 (3)安全事项 6、用具制作《山地户外运动》教材第8章 (三)野外生存综合训练部分、 野外生存综合训练是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是一个感性的体验过程,是学 生对学习成果及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
训练内容:负重行军、丛林穿越、涉水、溯溪、扎筏漂流、搭绳过涧、攀 岩、岩降、危险路段的行走走、独木桥、野外定向、修建营地、埋锅造饭、捕 鱼、、杀鸡、篝火联欢晚会1)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知识及能力 (2)培养观察、思考、判断能力,培养团结互助,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 (3)学会野外生活的特殊技能,提到特殊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六、课时分配与比例课程总学时数为36学时,该课程的教学进度依据每学期的教学计划而定 教学时数分配表(共 36学时):理论部分14学时;技术、技能部分10学时;野 外生存综合训练8学时;考核4学时 4 类别教 学内容 学时 百分比 户外运动概论 1 24.1 户外 运动 常用 装备 及使 用 1 身体 练习 方法 2 户外 医学 2定向 穿越 2 理 论 部 分 野外 生存 知识 2户外医学 2 34.5 拓展 心理 训练2攀岩2 定向 穿越2漂流 2 实 践、 技术、 技能、 部分野外用具制 作 2 野外生存综合训练部分负重行军、丛 林穿越、涉水、 溯溪、扎筏漂 流、搭绳过涧、 攀岩、岩降、 危险路段的行 走走、独木桥、 野外定向、修 建营地、埋锅 造饭、捕鱼、 、杀鸡、篝火 联欢晚会834.5 理论考核2 6.9 其 它 实践 操作 考核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