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强度结构钢连廊施工方案范本.doc
74页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5第一节、工程概况……………………………………………………5第二节、编制依据……………………………………………………6第二章 施工准备 …………………………………………………………7第一节、技术准备……………………………………………………7第二节、现场准备……………………………………………………7第三节、机具和物资准备……………………………………………8第四节、队伍准备……………………………………………………8第五节、“三防”工作 ………………………………………………8第六节、施工计划……………………………………………………8第七节、施工部署……………………………………………………10第八节、材料检查……………………………………………………10第九节、技术总体措施………………………………………………11第三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及工程进度 保证措施…………………………12第一节、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与管理…………………………………12第二节、施工进度 控制计划…………………………………………13第三节、施工措施……………………………………………………13第四节、工程进度 保证措施…………………………………………14第四章 投入本工程技术装备、施工机械 ………………………………15第一节、加工厂机械设备一览表……………………………………15第二节、现场安装投入机械一览表…………………………………17第三节、运输机械工具一览表………………………………………17第五章 钢结构主要材料供货计划及质量保证措施 ……………………18第一节、原材料的采购计划…………………………………………18第二节、钢丝、焊丝、焊剂等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措施…………18第六章 主要防腐材料供货计划及质理保证措施 ………………………19第一节、主要防腐材料的采购计划…………………………………19第二节、防腐材料的质理控制措施…………………………………19第七章 制作工艺方案 ……………………………………………………19第一节、工艺流程……………………………………………………19第二节、放样…………………………………………………………20第三节、下料…………………………………………………………21第四节、拼板…………………………………………………………22第五节、CNC切割……………………………………………………22第六节、组立…………………………………………………………23第七节、埋弧焊………………………………………………………23第八节、制孔…………………………………………………………24第九节、矫正…………………………………………………………24第十节、铆工零配件下料……………………………………………25第十一节、制作、组装………………………………………………25第十二节、胎模组装法………………………………………………27第十三节、钢构件焊接………………………………………………28第十四节、钢构件喷砂除锈及涂装程序……………………………33第十五节、防火涂料施工……………………………………………34第十六节、钢构件验收出厂…………………………………………36第十七节、成品保护…………………………………………………36第八章 产品运输方案及技术措施 ………………………………………36第一节、产品包装……………………………………………………36第二节、水平运输……………………………………………………37第三节、垂直运输……………………………………………………38第九章 现场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38第一节、结构吊装总工艺流程………………………………………39第二节、安装前准备…………………………………………………39第三节、预埋螺栓安装………………………………………………40第四节、钢柱、钢梁安装……………………………………………41第五节、钢柱拼接工艺………………………………………………42第六节、连接工艺……………………………………………………42第十章 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控制 ………………………………………44第一节、原因分析……………………………………………………44第二节、质量通病的病例原因分析和纠正预防措施………………45第十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 …………………………………………………54第一节、安全生产措施………………………………………………56第二节、 安全施工体系………………………………………………57第三节、 雨季施工措施………………………………………………60第十二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具体实施措施 ………………………………61第一节、质量保证措施………………………………………………61第二节、工程质量保证措施…………………………………………61第十三章 文明施工措施 …………………………………………………65第一节、施工现场宣传………………………………………………65第二节、施工现场管理………………………………………………66第三节、后勤管理……………………………………………………68第十四章 施工用电、机械用电管理措施…………………………………69第一节、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69第二节、现场机具用电管理…………………………………………70第十五章 工程保修承诺和措施……………………………………………72第一节、工程保修承诺………………………………………………72第二节、工程保修措施………………………………………………72第三节、本工程保修人员基本条件…………………………………73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第一节、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XX楼钢结构连廊工程工程地点:XX工程建设规模:CIP-1楼建筑面积13477㎡,CIP-2楼建筑面积5367.3㎡ 建设单位:XX设计单位:二、主体钢结构设计:1、构件热扎H型GB/T 11263-2005,低合金高强度 结构钢GB/T 1591-2008,厚度 方向性能钢板GB/T 5313-1985,建筑结构用钢板GB/T 19879-2005,焊接H型钢YB 3301-2005,钢号均为Q345;钢材的化学成份和力学性能应符合GB/T 1591-1994或GB/T 700-1988 及有关标准.2、焊接 Q345钢采用 E5015、E5016型焊条.手工焊: Q235钢采用 E4315、E4316型焊条.应符合<<低合金钢焊条>>(GB 5117-1985)要求.自动焊或半自动焊接: 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金属的强度 相匹配.焊丝 : 应符合<<熔化焊用钢丝>>或<<气体保护焊用钢丝>>的规定.具体可由施工单位根据焊机选用.3.螺栓普通螺栓 :按 GB5780-1986选购.高强螺栓 :采用扭剪型高强度 螺栓,材质为:螺杆采用20米nTiB,螺母与垫圈采用45号钢.性能等级为 10.9s,高强螺栓应符合 GB/T 3632-2008~GB/T 1231-2006<<钢结构用高强度 大 六角头螺栓>>,<<钢结构用高强度 大 六角螺母>><<钢结构用高强度 垫圈>><<钢结构用高强度 大 六角头螺栓大 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4、制作 钢结构的制作、安装、施工及验收应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 焊缝质量的检验等级 :钢构件拼接,梁、柱连接点区域及其外延500米米范围,钢构件与预埋件之间连接为一级;其余构件为二级;部分熔透焊缝和角焊缝的质量等级为三级.本设计中所有连接节点,凡是要求坡口等强连接的均应设引弧板,施焊完后可将引弧板割掉.所有需要拼接的构件一律要用等强拼接,上、下翼缘和腹板中的拼接焊缝位置应错开,并避免与加劲板重合,腹板拼接焊缝与它平行的加劲板至少相距 200,腹板拼接与上、下翼缘拼接焊缝至少相距 200.焊接 : 除图纸说明外,沿构件全长满焊,焊缝高度 不小 于6米米,焊缝长度 不小 于100米米,焊接型钢应采用埋弧自动焊对接焊缝 :手工焊板厚大 于6米米、自动焊和半自动焊板厚大 于10米米时,应将板边加工剖口.5、涂装1、除锈 :在制作前钢材表面应进行喷砂(或抛丸)除锈处理,除锈质量等级要求达到<<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2、涂漆:钢材经除锈处理后应涂防锈底漆两道,面漆两道,底漆面漆的种类由厂方定,要求涂层干漆总厚度 为330μ米3、现场焊接两侧各50米米范围内暂不涂漆,待现场焊完后,按规定补涂.5、防腐与防火:底刷无机富锌底涂料一道,环氧云铁中间涂料二道,环氧面涂料二道,面涂防火漆并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 24:90.第二节、编制依据1、根据XX**CIP-1、CIP-2楼钢结构连廊工程招标文件和图纸文件内容;2、根据我司厂内设备情况;3、根据我公司的实际情况及公司过去对同类工程施工所积累的经验.4、根据XX**CIP-1、CIP-2楼钢结构连廊工程的施工图; 5、根据国内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⑴ 《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⑵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GB50221-2001)⑶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⑷ 《钢结构高强度 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⑸ 《钢结构制作工艺规程》(DBJ08-216-96)⑹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检评定标准》(GBJ300-88)⑺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⑻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⑼ 《压型金属板设计规程》(YBJ216-88)⑽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 200:2006)第二章 施工准备第一节、技术准备1、组织精干人员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技术文件及有关的技术要求,并编制详尽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2、在认真分析施工图纸的基础上进行图纸会审的准备工作,会同总承包单位业主和设计单位进行图纸会审.3、进驻现场进行进一步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工作,掌握地形、地质、水文等勘察资料和技术经济资料.4、在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审定的基础上,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和安全交底.5、进行场地控制网及有关技术资料交接、复核、确认,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校正和标定.6、落实原材料抽送检制度 ,提供材料合格证、试验报告.第二节、现场准备1、校核红线桩与水准点,布设场地水平与垂直控制网,对相关桩位进行保护,复测建筑物主轴线.2、在进场前完善“三通一平”工作,使水源、电源接到工作面附近,布置施工准备期间所需的照明条件.3、根据总平面规划和现场情况进行生产设施和场地的布置.第三节、机具和物资准备1、按照主要机械、安全防护用品、周转材料、零件计划进行机具和物资的维护采购工作,保证所有机械处于完好状态,能够満足工程需要.2、工作和移交及现场库房准备完毕,抓紧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进行机具和物资的进场、安放、调试工作.第四节、队伍准备1、本工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