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证上岗理论考核土壤底质采样题库.doc
16页持证上岗理论考核土壤底质采样题库持证上岗理论考核土壤底质采样题库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适宜的野外点是: )A.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地点 B.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地点C.城镇、住宅、道路及沟渠附近D.水土流失严重地答案:B2.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土壤背景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 m以上 )A.50 B.1 00 C.200 D.300 答案:D3.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监测采样中,非机械干扰土样的柱状样采样深度一般为 cm ) A.20 B.60 C.1 00 D.1 20答案:C 4.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测试项目需要新鲜土壤样品时,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瓶容器盛装,并且 保存。
) ‘A.室温避光 B.在20℃以下 C. 在4℃以下 D.常温答案:C 5. 对土壤的监测应以事故地点为中心,按一定间隔的 采样,并根据污染物的特性在不同深度采样,同时采集对照样品,必要时在事故地附近采 集作物样品 ) A.网格法布点 B.圆形布点 C.扇形布点 D.线性布点答案:B6.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 2~3 个背景对照点,各点(层)取 kg 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改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 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 )A. 0.5 B. 1 C. 1.5 D. 2答案:B7.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土壤混合样是在农田耕作层采集若干点的等量耕作层土壤并经混合均匀后的土壤 样品,组成混合样的分点数不少于 个 ) A.2 B.3 C.4 D.5 答案:D8.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用于土壤元素全量分析的土壤样品,一般须研磨到全部过孔径为 目的筛。
) A.20 B.60 C.80 D.100 答案:D9.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土壤常规监测项目监测频次一般 年一次,也可按当地实际适当降低监测频次,但不可低于 年一次 ) A.1,3 B.2,3 C.3,5 D.4,5答案:C10.《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589-2010)规定,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 个背景对照点,各点(层)取1kg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 改用 装样 ) A. 2~3, 细口瓶 B. 2~3, 广口瓶 C. 3~5,细口瓶 D. 3~5, 广口瓶答案:B11.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在进行农田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时,蛇形法适宜于面积较大、土壤不够均匀且地势 不平坦的地块,设分点约 个左右 )A. 5 B. 10 C. 15 D. 20 答案:C12.根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底质采样量通常不少于 kg。
)A.1~2 B.4~5 C.8 D.10答案:Al3.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分析土壤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在 ,且样品要 样品瓶 )A.透明玻璃瓶,装满 B.棕色玻璃瓶,不装满 C. 透明玻璃瓶,不装满 D.棕色玻璃瓶,装满答案:D 14.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一般农田土壤环境监测采样时,采集耕作层土样,种植果林类农作物的采 cm土样 ) A. 0~20 B. 5~20 C. 0~60 D. 20~60 答案:C15.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土壤监测误差可分为采样误差(SE)、制样误差(PE)和分析误差(AE)三类,通常情况下, ) A.SE>PEAE C. SE>PE>AE D.都不是答案:C 16.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进行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时,每100公顷占地应设置不少于 个的采样点。
) A. 3 B. 4 C. 5 D. 6答案:C 17.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城市土壤采样时,监测点以网距 m的网格布设为主,每个网格布设一个采样点 ) A. 1000 B.1500 C.2000 D.2500 答案:C 18.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城市土壤采样时,一般分 层采样 ) A.两 B.三 C. 四 D、五答案:A 19.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在进行农田土壤环境监测时,灌溉水污染监测单元采用按水流方向带状布点,采 样点自纳污口起 布设 ) A. 由密渐疏 B. 均匀 C. 由疏渐密 D.随机布点 答案: A20.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土壤样品采集后用四分法缩分,取样量一般不少于g,缩分后的样品应经风干干燥或冷冻干燥后全部粗磨 ) A.300 B.400 C.500 D.1000 答案:C 21.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对于污染事故监测土壤的采样,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洒污染型,等打扫后采集表 层 cm土样。
) A. 5 B. 10 C. 15 D. 20 答案:A 22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土壤样品制作过程中,用于细磨的样品再用四分法分成两份,一份研磨到全部过 孔径 筛,用于土壤农药、有机质或全氮量等项目分析 ) A. 40目 B. 60目 C. 80目 D. 100目 答案: B 23.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在进行土壤样品保存时,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一般保留 年 ) A. 0.5 B. 1 C. 1.5 D. 2 答案:A 24.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 2004)的规定,土壤监测中常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监测频次,但不得低于 年一次 ) A. 2 B. 3 C. 4 D. 5 答案:D 25.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在进行土壤环境监测布点时,一般要求每个监测单元最少设 个采样点。
) A. 2 B. 3 C. 4 D. 5 答案: B 26.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在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时,一般采集表层样,采样深度为 cm ) A. 0~10 B. 10~20 C. 0~20 D. 0~60 答案:C 27.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在对草甸土区域进行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时,若需采集剖面样,则一般在A层5~ 20cm、B层 cm、C2层100~120 cm处采样 ) A. 30 B. 50 C. 60 D. 80答案: B 28.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在进行区域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时,若需采集土壤剖面样,则应先采剖面的 样品 ) A. 上层 B. 中层 C. 底层 D.三分之一处 答案:C29. 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在场地残余危险废物和具有危险废物特征土壤的清理作业结束后,对清理界面的土壤进行布点采样。
根据界面的特征和大小将其分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地块,单块面积不应超过 ) A. 50m 2 B.100m 2C. 200m 2 D. 500m 2答案:B30.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在场地残余危险废物和具有危险废物特征土壤的清理作业结束后,对清理界面的土壤进行布点采样可在每个地块中均匀分布地采集 个表层土壤样品制成混合样(测定挥发性有机物项目的样品除外) ) A. 3 B. 5 C. 9 D. 10答案:C31.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治理修复过程中的监测点位或监测频率,应根据工程设计中规定的原位治理修复工艺技术要求确定,每个样品代表的土壤体积应不超过 ) A. 100m 3 B.400m 3 C. 500m 3 D. 1000m 3 答案:C32.根据《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4),若对场地信息了解不足,难以合理判断采样深度,可按 等间距设置采样位置。
) A. 0.2-0.5米 B.0.4-0.8米 C. 0.5-1米 D. 0.5-2米答案:C33. 根据《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4),场地环境调查详细采样监测点位的布设对于面积较小的场地,应不少于 个监测地块 ) A. 3 B. 5 C. 8 D. 10答案:B二、多选题二、多选题1.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根据土壤监测目的,土壤环境监测包括 等主要类型 ) A.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B. 区域土壤环境背景监测 C. 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 D. 土壤污染事故监测答案: ABCD2.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下列哪些指标属于土壤环境监测重点项目?( ) A.铜 B. 阳离子交换量 C. 滴滴涕 D. 有机质答案: AC3.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土壤环境监测调查时,有哪几种布点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