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编》新古典贸易理论知识.ppt

67页
  • 卖家[上传人]:tang****xu1
  • 文档编号:132847405
  • 上传时间:2020-05-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05KB
  • / 6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赫克歇尔 俄林要素禀赋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第一节理论假设与主要概念第二节基本理论 赫克歇尔 俄林定理第三节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的扩展第四节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第一节理论假设与主要概念 一 理论创始人二 理论假设三 主要概念 一 理论创始人 伊利 赫克歇尔 E Heckscher 1879 1952 瑞典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定量研究1919年发表 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1924年 间歇性免费商品 提出不完全竞争理论要素绝对价格的均等化是国际贸易的必然结果 伯利蒂 俄林 B Ohlin 1899 1979 瑞典经济学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国际贸易理论提供的现代分析在1933年发表 跨地区贸易与国际贸易 被认为是对20世纪国际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独立影响的一位人物 萨缪尔森 P Samuelson 1915 2009 1941年发表 贸易保护与实际工资 斯托尔珀 萨缪尔森定理1948年发表 国际贸易与要素价格均等化 1953年发表 一般均衡中的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要素禀赋理论 TheTheoryofFactorEndowment 要素比例理论 Factor ProportionsTheory 二 理论假设 一 分析模型 2 2 2 二 贸易对象 最终产品 三 政策取向 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 四 消费偏好 两国相似 五 生产技术 边际成本递增 六 要素密集度 不发生逆转 一 分析模型 2 2 2 本国与外国食物与衣服两种生产要素要素禀赋差异 二 贸易对象 最终产品 假设国际间交易的是作为最终产品的食物与衣服 但是劳动力和土地作为生产这两种产品的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而只可以在国内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在生产要素不能跨国流动的条件下 各国的要素总需求不能超过其要素总供给 则意味着如下不等式成立 如果要素可在国内完全自由地流动 那么 国内各部门劳动与土地的价格应当是统一的 三 政策取向 自由贸易与完全竞争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每种商品的价格等于平均成本 这意味着下列式子成立 四 消费偏好相似 两国需求的收入弹性不变 而且每种商品的需求的收入弹性相等将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国际差异的原因归之于供给方面 尤其是要素禀赋的差异方面 五 生产技术 边际成本递增 其一 规模报酬不变其次 每种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 贸易后 两国不能实现完全的专业化排除因国际技术的差异导致的生产成本差异与商品价格差异 六 要素密集度 不发生逆转 衣服 劳动密集型产品食品 土地密集型产品 三 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 要素禀赋 二 要素充裕度 三 要素稀缺 四 要素密集度 五 要素充裕度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一 要素禀赋 要素禀赋 FactorEndowment 是指一个国家或经济体所拥有的可利用经济资源的总量 总供给量 自然资源 如土地 矿产社会资源 如技术 资本资源丰富的国家和资源贫乏的国家 二 要素充裕度 要素充裕度 RelativeFactorAbundance 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相对丰裕性 或者说是一个国家的相对资源供给量 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中 某种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的供应量较大的情形度量指标 1 依据相对要素价格来度量2 依据相对实物供给量来度量 1 依据相对要素价格 RelativeFactorPrices 来度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 2 依据相对实物供给量来度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 三 要素稀缺 要素稀缺 factorscarce 这是与要素丰裕相反的概念 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某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供给量相对于另一国或另一地区较少 对一国或一个地区来说 一定会有某些要素是相对丰裕的 其他要素是相对稀缺的 四 要素密集度 要素比例 factorproportion 指的是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比例要素密集度 RelativeFactorIntensity 是指单位产品的相对要素投入比率 五 要素充裕度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1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的决定2 要素充裕度的差异与生产可能性线的形状的变动3 可变的单位要素投入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在两种生产要素的条件下 生产可能性线是由劳动供给约束线和土地供给约束线共同决定的由劳动约束线AB和土地约束线A B 共同决定的生产可能性线是A CB 1 要素禀赋模型中的生产可能性线 T增加到T A CB变为MC B 土地资源越是增加 或一个国家为土地充裕型的 其土地密集型产品 如食物 的产出增加更大 或生产更多 因而食物与衣服的产出比率越高 反之 则越低 2 要素充裕度的差异与生产可能性线的形状的变动 3 要素投入系数可变时本国与外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则由折线变为光滑的曲线 要素充裕度同生产可能性曲线形状之间的关系 是理解要素禀赋的差异怎样决定国际贸易这一问题的关键 它表明 一个国家在生产那些可密集使用其充裕资源的商品上是相对有效率的 或者说一个国家生产产品的比较优势是由其拥有的要素充裕度决定的 第二节基本理论 赫克歇尔 俄林定理 一 定理的表述及证明二 贸易利益 一 一般均衡分析法 二 局部均衡分析法 一 定理的表述及证明 H O定理的基本思想 1 不同的产品是用不同比例的生产要素生产的2 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比例的要素禀赋结论 每个国家都将出口它的充裕要素密集的商品 一 等同的商品价格比率与不同的产出比率 二 等产出比率与不同的商品价格比率 一 等同的商品价格比率与不同的产出比率 二 等产出比率与不同的商品价格比率 三 赫克歇尔 俄林定理的数学证明 亦即要证明相对要素充裕度在决定国家的相对生产优势与专业化方向中的作用 也就是证明与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同方向的变动 二 自由贸易利益 一 一般均衡分析法 二 局部均衡分析法1 国际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产生2 进口国的贸易利益变动3 出口国的贸易利益变动 一 一般均衡分析法 二 局部均衡分析 在两国均不可能实现完全专业化的前提下 在短期内 自由贸易会使贸易国内部各生产部门 各要素所有者得到不均等的贸易利益 第三节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的扩展 一 斯托尔帕 萨缪尔森定理 一 斯托尔帕一萨缪尔森定理 二 琼斯扩大效应二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三 雷布任斯基定理 一 斯托尔帕一萨缪尔森定理 价格调整 核心思想 由于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有对应关系 因此 如果商品价格发生了变化 即使要素供给没有增加 也会引起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 SS定理 在两种商品都生产的情况下 如果一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 下降 其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必然提高 下降 自由贸易应用 SS定理被用来支持保护关税政策 自由贸易与生产要素价格变动 自由贸易会提高一国丰裕要素的报酬 降低稀缺要素的报酬 二 琼斯扩大效应 Magnificationeffect 在2 2 2的新古典世界里 最终产品价格的变动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更大幅度的变动 也就是说 如果衣服的相对价格增加 必定会导致劳动报酬的更大幅度的提高 衣服价格的增加会引发劳动报酬的更大幅度的提高 土地报酬的更大幅度的降低 二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长期 FPE 在相同的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条件下 只要本国与外国生产衣服与食品两种 只要商品的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 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 商品的自由贸易导致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均等化 同时它也会导致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均等化 甚至也会导致商品与生产要素的绝对价格均等化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与绝对收入 国际贸易对国际要素流动的替代案例分析 三 雷布任斯基定理 数量调整 在商品的相对价格不发生变动 并且两种商品均被生产的条件下 一种要素供给数量增加而其他要素供给数量均保持不变 这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产出增加 同时 又使其他产品的产出下降 注意 产品的交换比价保持不变雷布任斯基线 随要素供给变动的生产点变动的轨迹 根据雷氏定理 可得到以下结论1 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在资本存量不断增加的条件下试图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维护其劳动要素密集型的工业是不可行的2 相反 对于劳动要素供给趋于增加的发展中国家 不适时宜地发展技术与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则可能导致比较利益的丧失 并使经济增长出现欲速而不达的结果3 一个国家的比较利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琼斯扩大效应 Magnificationeffect 在2 2 2的新古典世界里 生产要素相对供给的变动会导致最终产品相对供给的更大幅度的变动 也就是说 如果劳动的相对供给增加 必定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 即衣服的相对供给的更大幅度的提高 第四节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一 里昂惕夫之谜二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一 里昂惕夫之谜 赫克歇尔 俄林理论 要素禀赋的差异是确定国际分工方向和建立贸易方式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1954年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的实证检验并不支持H O定理 美国出口部门和进口部门的要素投入结构 二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一 需求偏好差异说 二 要素密集度逆转说 三 人力资本说 四 自然资源说 五 贸易保护说 一 需求偏好差异说 赫克歇尔 俄林理论成立的一个前提假定是 贸易国双方的需求偏好是无差异的 消费结构因此是相同的实际上 贸易各国国民需求偏好是不相同的 而且这种偏好会强烈地影响国际贸易方式 需求偏好与国际贸易方式的确定 二 要素密集度逆转说 赫克歇尔 俄林理论的另一个假定是要素密集度不发生逆转但在现实中 要素密集度是会发生逆转的 三 人力资本说 美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比较 不仅具有较为丰裕的资本要素 而且也具有较为丰裕的人力资本 因此美国出口的商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要素密集型商品 而是人力资本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四 自然资源说 自然资源 资本与劳动的投入自然资源的开采 提炼与加工均投入了大量的资本 五 贸易保护说 自由贸易 完全竞争保护贸易美国劳工代表在国会中强大的影响力使美国政策倾向于保护与鼓励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生产与出口补充 另一种解释 定理指向的错误 亦即要素禀赋本身对于现代国家贸易并不重要 思考题 一 一国有400单位的劳动和600单位的土地 用于生产酒和奶酪 生产1单位酒需要10单位劳动和5单位土地 生产1单位奶酪需要4单位劳动和8单位土地 1 奶酪和酒的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分别是什么 2 画图表示土地和劳动对该国生产的约束 3 判断该国是否可用本国拥有的资源来生产90单位酒和50单位奶酪 二 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 他们没有什么资源是丰裕的 他们的资本和土地都不丰裕 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中 甚至连劳动也不丰裕 分析上面这段话 四 案例分析 欧佩克 防止贫困化增长的有效武器欧佩克 OPEC 又称石油输出国组织 是一个永久性的政府间组织 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石油垄断组织 欧佩克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卡特尔 其影响力超出了单纯的经济领域 成为最为成功也是最富争议的石油垄断组织 其成功的经济原因可归纳如下 1 石油产品的价格弹性很低 它是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供给产品 不存在密切的替代品与竞争 其价格的上升不会引发石油出口量的剧烈下降 2 非OPEC的石油储备与生产低 因而 其供给石油弹性很低 相反 欧佩克的石油的生产储备占世界的总储备 生产与出口的70 以上 它有能力影响世界石油贸易条件 这些意味着新企业或国家无法轻易进入市场 无法对高价格做出敏捷反应 因此 即使卡特尔提高油价 也不会导致销售量剧减 3 欧佩克的成员国的关系是稳定且有效的 使得它们能够对价格 生产配额及其事务进行有效的协商 部长会议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成员国的生产与出口配额 以维持稳定的价格 4 密切的文化联系 欧佩克的主要的成员国为阿拉伯国家 它们的共同的语言 宗教信仰与文化 及地理上的邻近性 使它们之间的组织协调的成本低 遵守承诺的可能性大 思考题 1 欧佩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卡特尔的原因是什么 2 欧佩克对治理贫困化的增长作出了什么贡献 三 案例分析 日益扩大的收入鸿沟 贸易是可诅咒的吗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与欧洲的收入分配的显著变化是 收入增长日益有利于熟练工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