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教师流动状况调查报告.docx
9页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本调查报告以陇南市武都区偏远农村学校教师流动的现状为例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武都区农村教师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流 动的方向单一,普遍从农村学校流向城市学校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扶持偏远农村学校发展,制定教师 队伍的合理流动政策,为农村教师提供外出深造交流的机会,进一步深化 农村教育改革,加强农村教育制度创新,来促进偏远农村教育的持续、健 康、协调发展[关键词]农村教师流动状况调查对策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大厦的基石发展农村教育,关系到我国教育发 展的整体进程,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顺利开展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教师法》的实施,教 师聘任制和教师资格制度的不断推行,教师的流动已经在法律法规保障、 国家政策引导的大背景下成为普遍的现象教师作为社会人才的一部分, 已经加入到人才流动大军的行列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 完善,关于人才流动的法规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流动更多现出 一种无序、不合理的状态,严重影响到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教 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本调查报告以陇南市武都区偏远农村学校教师流动的现状为例,通过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武都区农村教师流动呈现以下趋势:1. 流动的主体以青年教师居多2. 流动渠道上,流入以毕业生招考为主;流出的方式包括转行、调动、 选拔、停薪留职四种,这些教师是农村教师中的主力军3. 流动的方向单一,从农村学校流向城市学校一、问卷设计的初衷为了找到农村教师流动状况的原因,结合近年来教师流动的去向,特意设计了十个方面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1. 农村教师对目前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2. 农村教师参加工作的时间3. 农村教师是否想调动工作?4. 如果有调动机会,他们首选的去向是哪里?5. 他们想调动的原因是什么?6. 调动工作完成的方式有哪些?7. 他们是否考虑过工作调动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工作?8. 他们调动工作的目的是什么?9. 他们最理想的工作环境是什么?10. 如果给他们第二次选择职业的机会,他们将会选择什么行业? 附问卷如下:1. 你对目前的工作环境是否满意?A、满意B、不满意C、说不上D、有时满意,有时不满意2. 你参加工作的时间A、1—5 年 B、6—10 年 C、11—19 年 D、20 年以上3. 你是否想调动工作A、想B、不想C、有时想D、没考虑过4. 如果有调动机会,你的首选去向是A、城市B、家乡C、城市周边镇D、乡村5. 你想调动的原因是A、离家远不方便B、工作环境艰苦C、学校福利待遇差D、工作任务 重6. 如果你想工作调动,将通过何种方式完成A、花钱B、选拔C、人缘关系D、不好说7. 你是否考虑过调动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A、有影响B、无影响C、没考虑过D、我不管学校工作8. 你调动工作的目的是A、为了家庭B、为了事业C、追求幸福D、方便生活9. 你最理想的工作环境是A、乡村B、都市C、交通沿线乡镇D、城市周边10. 如果给你第二次选择职业的机会,你将首选的行业是A、行政B、公检法C、卫生D、教育二、调查情况调查地域覆盖武都区十个农村乡镇学校,它们是:佛崖初级中学,地 处武都区最北边的佛崖乡,与康县望关镇接壤;角弓初级中学,地处武都 区最西边角弓镇,与宕昌接壤;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相对不错。
洛塘片八 个乡镇的九年制学校,地处武都区最南边,属于武都区偏远农村乡镇学校 它们分别是洛塘中学、五马九年制学校、琵琶九年制学校、月照九年制学 校、三仓九年制学校、五库九年制学校、麻柳九年制学校发放问卷 214 份,问卷教师 214 名三、数据统计表四、数据分析通过对武都区10 所乡镇学校214 名教师对目前自己所处的工作环境 是否满意的调查发现,对目前工作环境有63%的教师满意,有 11%的教师 不满意,有 13%的教师说不上满意不满意,有 13%的教师表示,有时满意 有时不满意这一现状说明,有 37%的教师对目前的工作环境不够看好, 他们存在流动的倾向在对参加工作时间的问卷调查发现,1—5 年内参加工作的教师占调 查总人数的62%,6—10 年内参加工作的占21%,11—19年内参加工作的 占 13%,工作时间在 20 年以上的教师占 4%这说明中青年教师是农村教 师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活不稳定,存在流动的可能性在是否想调动工作的214 名农村教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时刻想调动 工作的教师占 50%,不想调动工作的占15.4%,有时候想调动的占27%, 没考虑过是否想调动工作的占 17.6%。
这一现象说明农村教师队伍极不稳 定,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对 214 名农村教师调动意向去向的问卷调查发现,首选城市的教师 众多,占调查总人数的44%,首先家乡的占总人数 28%,首选城市周边乡 镇的占 23.3%,首选乡村的占总人数的4.7%这说明67.3%的教师不希望 在乡村任教,希望有机会能调动到城市学校或城市周边乡镇在对 214 名农村教师想调动工作的原因调查问卷结果发现:有62.5% 的教师认为,离家远不方便是他们想调动工作的主要原因;有 23.3%的教 师认为,农村的工作条件、环境艰苦是想调动工作的原因;有12.6%的教 师认为福利待遇差是想调动工作的原因;认为工作任务太重想调动工作的 占 1.5%;这说明离家远不方便、工作条件艰苦、福利待遇差直接影响教 师的流动在对 214 名农村教师将通过何种方式完成调动工作的调查发现:有 70%的教师想通过选拔完成调动;有 22.3%的对自己完成调动工作的方式 表示不好说;有 4%的愿意花钱调动;有 3.7%的想通过人缘关系完成调动 这说明大多数教师想调动工作的意愿是:按照组织需求,通过公平公正的 公开选拔完成调动。
在对有意向调动工作时,自己的调动是否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问卷调 查发现:62.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调动会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23.3%的认 为自己的调动不会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12.6%的教师不考虑这一问题; 1.5%的认为自己的调动与学校的正常工作无关这一现象说明教师的流动 会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在对调动工作的目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为了家庭生活而调动工作的占 26.2%;为了事业想调动的占 28%;为了追求幸福而调动的占 14.9%;有 30.9%的认为调动工作是为了方便生活这说明生活问题是影响教师流动 的最大原因在对 214 名农村教师最理想的工作环境问卷调查中发现:认为乡村最 理想的占 14%;认为都市最理想的占37.3%;认为交通沿线乡镇最理想的 占 30.9%;认为城市周边环境最理想的占 27.8%这说明工作环境也影响 农村教师的流动在对第二次职业选择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 31.3%的教师想从事行政 工作;有 18.7%的教师想从事公检法工作;有7%的教师想从事卫生工作; 有 43%的教师仍然选择教育这说明大多数农村教师对目前自己的职业不 满意,希望有第二次职业选择,这也是农村教师流动的一个原因。
五、流动原因小结和应对策略陇南市武都区农村教师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偏远农村流向城镇或城市 流动的主体是青年教师,越是条件艰苦的环境下教师队伍越不稳定这种 单向流动导致了农村教师队伍知识结构老化、年龄结构严重失衡、农村基 础教育缺乏新鲜活力和师资队伍的不稳定,致使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 教育而致使武都区农村教师不合理流动的成因主要包括:对目前的工作环 境满意,想调动工作的中青年教师,认为农村教师的薪金过低,津贴福利 较少,不足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他们普遍属于80 后,生活在改革开 放的年代,缺乏艰苦环境生活的锻炼,在条件艰苦的偏远农村学校很难安 心工作农村教师福利待遇相对于城市学校较差,农村学校资金不足,激 励制度难以起到激励作用,除了工资没有任何福利待遇,新建的家庭,人 人有房贷,紧张的经济状况使他们感到生活压力极大,而城市广阔的家教 市场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这是所有中青年教师想进城的主要原因农村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的不完善,调动工作没有形成制度体系,完全 成了教师自己的事中老年教师从参加工作就在农村一所学校任教,三四 十年没有变换工作环境,没有任何组织去关心过问他们,并且年龄较大的 教师由于家庭负担、身体状况等原因,则留在本地学校任教。
青年教师有 着自己年少时的梦想,想趁年轻时实现自己更远大的目标,他们会采用多 种方式去完成调动工作的想法青年教师的频繁调动与中老年教师的固定 不动形成了畸形的农村教师流动状况,影响了农村教师的结构组成由于 农村学校的教育硬件设备较差,管理体制不健全,生源不稳定,地理环境 偏远,教学理念不先进,信息相对较闭塞,教师没有机会外出深造或进行 教学交流,也很少接触到外面的新知识和教学技能,知识储备少而且内容 老化,教学质量难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青年教师认为在农村没有发展前 景由于在偏远农村大部分家长文化程度有限,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的学习也仅限于课堂,放学后无人进行督促、,并且社会对农村 教育的关注程度也不高,所以大部分青年教师认为在农村教学就会承担更 多社会责任且得不到社会的肯定广大农村教师的工作时间远远超过八个 小时,责任重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设想 的应对策略如下:第一,政府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偏远农村学校办学条 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缩小城乡差距;设立农村教师岗位 专项资金吸引优秀教师到偏远农村学校工作;奖励在偏远农村长期任教的 优秀教师等举措,吸引更多的教师来农村任教。
第二,扶持偏远农村学校发展偏远农村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方面的基础薄弱,导致工作的硬件环境差,没有福利待遇,职称晋升指标 较少由此可见,扶持偏远农村学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福利待遇 增加职称晋升指标,更多的教师才会义无反顾地留在偏远农村学校,将有 利于稳定教师队伍,进而为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奠定师资基础第三,制定教师队伍的合理流动政策针对农村地区师资不均衡的情 况,可以制定教师定期流动的制度,尤其是刚进入教师队伍的年轻教师, 采用定期流动的制度,一方面可以鼓励年轻教师到农村任教,另一方面可 以保证教师质量与教育水平第四,为农村教师提供外出深造或教学交流的机会,接触外面的新知 识和教学技能,使教学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第五,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强农村教育制度创新,深化农村教育人 事制度改革,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调整农村教育结构,优化农村学校 资源配置,促进偏远农村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