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广铭)论稼轩词.doc
11页论稼轩词——辛稼轩词编年笺注(邓广铭)辛稼轩一生所作歌词极多,流传到现今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共 还有六百二十多首,在现存两宋词人的作品当中,是数量最多的一家 就辛稼轩所写作的这些歌词的形式和它的内容来说,其题材之广阔, 体裁之多种多样:用以抒情,用以咏物,用以铺陈事实或讲说道理, 有的“委婉清丽”,有的“橄纤绵密”,有的“奋发激越”,有的“悲歌 慷慨”,其丰富多彩也是两宋时代其他任何一个词人的作品所不能比拟 的然而,辛稼轩之所以比较两宋其他词人获得更高的声誉,其所以 在我国文学史上应该占有崇高的地位,上述诸端虽也都是重要原因, 而其最主要的原因却还别有所在摆在南宋人民面前的历史课题和斗争任务,主要是以下两个,一 个是:不但耍能抵抗得住女真的兵马,使其不至再随时南侵,而且要 更进…步,把女真贵族在中原和华北的统治根本推翻这一历史使命, 就是从南宋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看来,为求解除严重的军事威胁,也 同样是绝对必要的在辛稼轩的心目中,也只有统治阶级能把全国的 力量加以组织和引导,才可能把这一任务胜利完成的另一个是:对 于南宋政权的专治淫威和苛暴剥削,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打击、反抗,以求能把下层人民自身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加以改善。
假如我们承认,一个优秀的文艺作家,不会不关心其祖国的前途 和命运、不会不积极投身到时代的漩涡中去;假如我们承认,优秀的 文学艺术作品,必须能反映它那时代的主要社会矛盾及其他现实问题, 那么南宋一代文人们所应加以揭发或暴露、描绘或歌颂的,便只应当 以与上述诸问题有关的事项为其主题和主体,而不应当是此外的其他 任何什么东西然而南宋一代的文人学士们,一部分则钻到“理学” 的领域中去,虽也揭篥出什么“民胞物与”的口号,却把与“民”与 “物”最密切相关的一些事全不加以理会,甚至把理财用兵等事也全 鄙为俗务,不屑一顾,终日只是玩弄概念,故作玄虚,藉口于修身养 性、正心诚意,实际上是以此作为逃避现实的桃花源还有一部分, 则又只把目光和心力都贯注在猥琐庸俗的个人生活上面,吟风弄月, 留连光景,在作品中所描述、所表现的,只是社会生活当中一些次要 的乃至全无重要意义的节目,例如良辰美景、离愁别恨之类词藻虽 或有巧拙美丑之不同,情致却都大多颓废低沉,是只可供清客贵妇人 们浅斟低唱、娱情解闷之用的,全然缺乏生命力的一些靡靡之音虽 是写在漫天烽火的紧张斗争年代,其中却显现不出丝毫战斗紧张气氛真止能够集中表现当时人民反抗民族压迫的愿望和要求,因而也 就成为南宋文坛上的中流砥柱的,是陆放翁和辛稼轩等人。
辛稼轩既然是当时民族斗争战线上的一员战士,是一个始终很奋勇地参加这一火热斗争的人,而平生乂“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 以这样的一个人而却藉歌词作为“陶写之具”,他的歌词就必然和那一 时代的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与社会现实的密切联系,就在辛稼 轩作品中具体地表现为以下各种特点:第一,辛稼轩对于野侵占了中原和华北的女真统治者具有强烈的 仇恨感,具有要复仇雪耻的强烈愿望,因而,充盈于他的各个时期和 各种形式的作品之内的,是一种跃然纸上的壮健奋发的积极进取精神他以报仇雪耻、整顿乾坤的事业自勉,也经常以此策励他的朋辈例 如,当他在守滁州时,曾在一次登楼远眺时触景生情,因而写成一首 《声声慢》以见意:今年太平万里,罢长淮千骑临秋!凭栏望:有东南佳气,西北神州对于做建康留守的史正志,他鼓励他说: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满江红》)对于做宰相的叶衡,他鼓励他说: 好都取山河,献君王,看父子貂蝉,玉京迎驾《洞仙歌》) 对于一个要到汉水流域赴任的人,他策勉他说: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满江红》)在饯送张坚去守汉中时,他首先想到汉中是西汉肇兴王业的地方, 在当前,岂不也是进取关中的大好基地吗?他因而写成《木兰花慢》 一首,以是此意: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
然而他所面对的现实情况,却又不能不使他有所感慨:落目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木兰花慢》)当郑汝谐在知信州任上被宋孝宗召见时候,他赋词相送加以鼓舞, 说道:闻道是:君王著意,太平长策此老自当兵十万,长安正在天西北《满江红》)对于具有高度爱国热情而却始终不得其用的陈亮,他更怀着无限 敬爱和同情,特地“赋词以寄之冬醉里挑灯看剑,梦冋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一一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一可怜白发生《破阵子》)第二,南宋的统治集团中人既大都是文恬武嬉,沉迷于醉梦腐朽 的生活当中,而一般飘浮在社会上层的文人学士又大都寄情于声色或 玩弄些概念,对于这样的政风和士习,辛稼轩在其痛心和憎恨之余, 便时常在歌词中给予一些泼辣很尖锐的批评和抗议、冷讽和热嘲如 他的“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之句,其寓意并不十分 显露,然而已使得宋孝宗大不高兴(见罗大经《鹤林玉露》中的《辛 幼安词》条),为庆祝韩元吉寿辰而作的《水龙吟》,则很明显地是藉 王衍作为南宋统治集团和社会上层人物的替身而痛加指斥了: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一般“骚人墨客”只把离愁别恨、儿女情怀作为抒写的主题,而 整个国家、民族所遭遇到的严重灾难和深仇大恨,却几乎在他们的作 品内容中占不到地位,辛稼轩对此也加以指责和质问: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鹅古鸟天》)他口己被南宋政府长时期投掷闲散之地,有时虽也勉强找一些话语来开解自己,说什么:万事到白发,日月几西东羊肠九折歧路,老我惯经从竹树前溪风月,鸡酒东家父老,一笑偶相逢此乐竟谁觉?天外有冥鸿《水调歌头》)而他的真情实况,却老是在系念着国家民族的兴亡的大问题,他 的愁和恨也全都集中在这里: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他对自己之壮志难伸、之被人随意摆布,也常常在歌词当中以讽 刺或牢骚语句表示愤慨:绿涨连云翠拂空,十分风月处,著衰翁垂杨影断岸西东君恩重:教且种荚蓉!(《小重山》)还自笑,人夸老空有恨,萦怀抱记江湖十载,厌持旌蕙瓠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满江红》)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禱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妮银胡糠,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鹏捣天》)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鹏古鸟天》)难道此生将终于再得不到为国家、为民族、为生民而效命的机会 了吗?在实在感到不能忍耐吋,他便在藉歌词来抒发这种与郁闷情怀: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
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白发宁有种? 一一醒时栽!(《水调歌头》)老去浑身无著处,天教只住山林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临江仙》)第三,辛稼轩不但在仕宦期内能注意下层人民的疾苦,采取一些 为他们兴利除害的措施,在其歌词当中,也常常流露出对农民问题的关切谷物的丰收或欠敛,农夫的愁眉或笑语,便常是他所注意的 例如,在他的一首《浣溪沙》词中就有这样的几句描述: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浣溪沙》)对于正在仕宦途中的友朋,辛稼轩也总是劝勉他们要关心国计民 生,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例如在欢送郑如窜去做衡州守的席上所赋《水 调歌头》中有句云: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看使君,于此事,定不凡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有的朋友如果真地这样做到了,他便加以歌颂例如他在信州守 王桂发离职时所赋的《水调歌头》中有旬云:我辈情钟休问,父老田头说伊,泪落独怜渠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在信州通判黄某离职吋所赋的《玉楼春》中有旬云:往年寵^t(long zOng)堂前路路上人夸通判雨去年拄杖过瓢泉,县吏垂头民笑语第四,这才应冋到本节开端处所提出的那一特点:辛稼轩不但把歌词用以咏物、抒情,而且用以写景、叙事,用以寄感慨、发议论。
惟其能够随讴歌和抒写对象之不同而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各种歌词的 曲调,故就稼轩词的体裁和形式而论,也都是脱落蹊径,不主故常的, 其繁富多样为南宋其他词人之所不能比拟再则,他虽是在戎马生涯 中成长起来的,但他阅读的书籍十分广博,记忆力也很强特别是在 闲居上饶、铅山期内,插架书籍甚多,可以经常的出则“收罗万象”, 入则“驰骋百家,胸中遂贮有万卷之富,所以在他写作歌词时候,能 把经史百家随心如意的驱策在他的笔下,因此,使用典故之多,也成 为稼轩词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凡此诸处,都可以体现出稼轩的词在 艺术、技巧方面的卓越成就综上所述诸事,即:辛稼轩对国家和民族存亡的忧虑,对祖国大 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对沦陷在金人铁骑下的乡土和人民的缅怀和同情, 对南宋政府腐朽统治、卖国行径的指责和讽刺,对自己壮志难酬的满 腔悲愤,以及他的博学多闻,作品题材之广阔与体裁之多种多样,更 通过他的圆熟精炼的艺术手法表达出来,这种种条件合在一起,就使 得稼轩的作品充满了生动活泼的现实内容,具有极其洪亮的声响和充 沛富足的感染力量从南宋以来,虽即有人以为稼轩词豪放雄浑,非 词家止宗,但同时也有人为之辩解,以为若不如此,而但在“风情婉 娈”方面兜圈子,“则亦不足以启人意”我是完全同意后一种议论的。
正因为辛稼轩开拓了歌词的领域,才使他能够异军突起,“于剪红刻翠之外别立一宗”的也正因为如此,当辛稼轩在世之吋,他的词就已 经成为一般具有爱国思想的文人写作歌词时争相摹拟的榜样,他的朋 友以上所论,当然是只指稼轩作品中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一部 分而言,只指其中之足以致稼轩于不朽之域的那一部分而言,而不是 说稼轩的全部作品都是合于前面列举的那些条件的在稼轩词中,还 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写得“情致缠绵,词意婉约”的这一部分,惟其 符合于词家之所谓正宗的作风,因而也就和当时一般词人的作品没有 本质上的差别了历来谈及此事的多举稼轩“咏春”的《祝英台近》 一首为证,以为“此曲昵狎温柔,魂销意尽,才人伎俩真不可测”实 则属于这…类的单纯抒情之作,在稼轩词中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这 在范开第一次刊印《稼轩词》时就已在序文中说到,其中有许多是“清 而丽、婉而妩媚”的这类作品所能说明的只是一点,那就是:所谓 正宗词人的长技者,在以豪放著名的稼轩不但并不短缺,且竟是较之 别人更能优为之的然而,不论怎样,稼轩词之所以可贵,却毕竟不 在这…方面另外,稼轩词中也有一些意兴颓唐、意境凡近的篇章, 这些词历来不要受到重视,不曾发生过多少影响,在我们,也姑且置 之于存而不论之列吧。
最后,我要引证宋人的一段笔记,通过一件故事来看辛稼轩的创 作态度在岳珂(岳飞的孙子)的《桎史》中有《稼轩论词》一条,其中记有一事说:稼轩以词名每燕,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贺新郎》一词 自诵其警旬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日:“不恨 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辄拊髀自笑,顾问座客何 如,皆叹誉如出一口既而乂作…《永遇乐》,序北府事首章日:“千古江山,英雄无 觅,孙仲谋处又曰:“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其寓感慨者则曰:“不堪回首,佛猩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