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气血1-郁证.ppt

39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115008525
  • 上传时间:2019-11-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775.50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郁证,2,一、概述,(一)概念 郁证是由于情志内伤、体质因素等导致气机郁滞,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3,(二)证候特征,1.情志病证---心情抑郁、情绪不宁为主 2.非一时性---持续2周以上 3.气郁-------六郁(血郁、火郁、食郁、 湿郁、痰郁) 4.郁证日久---可出现心脾肝肾亏损症状,4,(三)古代文献,1、病名: 《内经》无郁证病名,但有关于五气之郁的和情志致郁的论述 《金匮要略》中记载了属于郁证的脏躁、梅核气两中病证的证治 《丹溪心法》将郁证列为一个专篇,并提出了六郁之说 《医学正传》首将郁证作为病证名称5,2、病机 元·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五郁论》中说,“风病之起也,多由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义 《丹溪心法·六郁》中提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生诸病,多生于郁 《古今医统大全·郁证门》说:“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 《临证指南医案·郁》认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6,3、治疗 《内经》中提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朱丹溪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方剂。

      《临证指南医案》所载的病例,不仅治法丰富,且用药清新灵活,而且充分注意到精神治疗对郁证具有重要的意义,病认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7,神经衰弱、癔病、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当这些疾病出现郁证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辩证论治 四)与现代医学的联系,8,二、病因病机,,,9,病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心失所养,脏 腑阴阳血气失调 病位主要在肝,但涉及心、脾、肾; 病机重点在于气机郁滞; 病理性质:初起多实(肝气郁结) 日久转虚或虚实夹杂 (气血两虚、 心肾阴虚),10,病机转化: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血郁 气滞湿阻,聚而成痰----痰郁 气郁日久化火,可为----火郁 气滞则水不行,湿易停留----湿郁 气滞痰湿不化,食积难消----食郁,11,三、诊断,(一)诊断要点 1.主要依据——忧郁不畅,情绪不宁,胸胁胀满 疼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 2.病史——患者大多数有忧愁、焦虑、悲哀、恐 惧、愤懑等情志内伤的病史 3.实验室检查——各种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12,1、梅核气与虚火喉痹 虚火喉痹以青中年男性发病较多,多因感冒、长期烟酒及嗜食辛辣食物而引发,咽部除有异物感外,尚觉咽干、咽痒、灼热。

      郁病中的梅核气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因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觉咽中有物梗塞,但无咽痛,咽中梗塞的感觉与情绪波动有关二)鉴别诊断,13,2、梅核气与噎膈 噎膈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居多,梗塞的感觉主要在胸骨后的部位,吞咽困难的程度日渐加重,作食管检查常有异常发现 郁病中的梅核气因情志抑郁而起病,自觉咽中有物梗塞,作各种检查无异常发现14,3、脏躁与癫证 癫证多发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别,以精神失常为主要特征,病程迁延 郁病中的脏躁一证,多发于青中年妇女,在精神因素的刺激下呈间歇性发作,在不发作时可如常人15,四、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1.辩脏腑 肝:气郁、血郁、火郁 脾:食郁、湿郁、痰郁 心:虚正 2.辩虚实 实:气郁、血瘀、化火、食积、湿 滞、痰结多为初病 虚:气血两虚、阴精亏虚多为久病16,3、辨六郁 气郁以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满疼痛等为主要表现 血郁--兼见胸胁胀痛,或呈刺痛,部位固定,舌质有瘀点瘀斑,或舌质紫暗; 火郁--兼见性情急躁易怒,胸闷肋痛,嘈杂吞酸,口干而苦,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食郁--兼见胃脘胀满,嗳气酸腐,不思饮食; 湿郁--兼见身重,脘腹胀满,嗳气,口腻,便溏腹泻; 痰郁--兼见脘腹胀满,咽中如物梗塞,苔腻。

      17,,,,,(二)治疗原则 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 《医方论·越鞠丸》 :“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疏通,郁于何有?” 强调治疗郁证首先必须调畅气机,再根据其兼证给于相应的治疗18,《临证指南医案》:指出:“郁证全在病 者能移情易性” 所以除药物治疗外,精神治疗对郁证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怡情自遣,宽怀调养,可促进郁证好转、痊愈19,,三、分证论治 1.肝气郁结 主症:精神抑郁,情绪不宁; 兼症: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 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 舌脉:苔薄腻,脉弦20,证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方药:柴胡疏肝散 柴胡、香附、枳壳、陈皮——疏肝解郁, 理气畅中; 川芎、芍药、甘草——活血定痛,柔肝缓急21,胁肋胀满疼痛较甚:加郁金、青皮、佛手; 嗳气频作,脘闷不舒:加旋覆花、代赭石、 苏梗、法夏 兼有食滞腹胀:加神曲、麦芽、山楂、鸡内金; 兼有血瘀见胸胁刺痛:加当归、丹参、郁金、红花临床应用:,22,2.气郁化火 主症: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 兼症: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 酸,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23,证机:气郁化火,肝火上炎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方药:丹栀逍遥散 逍遥散——疏肝调脾; 丹皮、栀子——清肝泻火24,逍遥散,柴胡疏肝解郁,调理气机; 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扶脾抑肝; 当归补血荣肝 芍药补血敛阴(与柴胡相用,一疏一敛,调和肝气;与当归配伍,以增补血之用) 薄荷解郁,助柴胡疏肝理气醒脾 生姜调和脾胃,为佐药 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效25,临床应用 热势较甚:加龙胆草、大黄; 肝火犯胃:加黄连,吴茱萸(左金丸); 肝火上炎:加菊花、钩藤、刺蒺藜 肝阴耗伤:加生地、麦冬、山药等养阴健脾,或改用滋水清肝饮以养阴清热26,3.痰气郁结 主症: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 兼症: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 舌脉:苔白腻,脉弦滑27,证机:肝郁气滞,痰气交阻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 厚朴、紫苏——理气宽胸,开郁畅中; 夏、茯苓、生姜——化痰散结,和胃降逆28,临床应用: 湿郁气滞:加香附、佛手、苍术; 痰郁化热:竹菇、栝萎、黄苓、黄连; 病久入络:加郁金、丹参、降香、姜黄29,4.心神失养 主症:精神恍惚,心神不宁; 兼症:多疑易惊,悲忧善哭,喜怒无常, 或时时欠伸,或手舞足蹈,骂詈喊叫; 舌脉:舌质淡,脉弦,30,证机:忧郁伤神,营阴暗耗,心神失养 治法: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方药:甘麦大枣汤 甘草——甘润缓急; 小麦——补益心气; 大枣——益脾养血。

      31,手足蠕动或抽搐:加当归,生地,珍珠母,钩藤以 养血熄风 躁扰、失眠:加酸枣仁,柏子仁,茯神、制首乌、 合欢花、牡蛎等以养心安神 喘促气逆:合五磨饮子开郁散结临床应用,32,5.心脾两虚 主症;多思善疑,头晕神疲; 兼症;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33,证机:心脾两虚,心神失养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归脾汤 党参、茯苓、白术、 甘草、当归、龙眼肉 酸枣仁、远志、茯苓——养心安神; 木香——理气醒脾益气健脾生血;,,34,[辨证论治],临床应用 心胸郁闷,情志不舒:加郁金、佛手、合欢花理气开郁; 头痛:加川芎、白芷活血定痛35,6.心肾阴虚 主症:情绪不宁; 兼症: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 盗汗,口咽干燥 舌脉:舌红少津,脉细数36,证机:心阴亏耗、阴虚火旺,心神被扰 治法:滋养心肾 方药:天王补心丹 地黄、天冬、麦冬、玄参——滋补心阴; 人参、茯苓、五味子、当归——益气养血; 柏子仁、酸枣仁、远志、丹参——养心安神37,临床应用: 心烦失眠,多梦遗精:合交泰丸(黄连、肉桂); 遗精较频:加芡实、莲须、金樱子补肾固涩 心火旺盛:加黄连、栀子清热除烦。

      38,1.正确对待各种事物,避免忧思郁虑,防止情志内伤; 2. 作好精神治疗的工作,使病人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预防调护],39,谢谢大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