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冈特 兰堡简介.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01768838
  • 上传时间:2023-10-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冈特・兰堡艺设7 班 08119187 陈孟秋一、冈特・兰堡简介冈特•兰堡(Gun ter Rambow ),德国设计大师,1963年兰堡毕业于卡塞尔美术学院, 1960 年 22 岁,在法兰克福成立了自己的图形摄影工作室,美国著名艺术史 学家菲利普梅洛斯在其《图形艺术设计史》著作中称,兰堡为 “德国视觉诗人 ”,称兰堡的法兰克福图形摄影工作室为二十世纪后期最具创意的设计工作室之一从 1960 年学生时期到 20 世纪末,兰堡在近四十年创作生涯中, 创作了 200 多件代表 作,他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设计界、设计理论界的人们称 德国为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兰堡的艺术植根于他的民族文化,包豪斯思 想是他的艺术根基,土豆文化是他的灵魂, 60 年代西方的学潮则奠定了他视觉设计的革 命性兰堡被成为当代世界最杰出的视觉诗人,他以其丰富的阅历,超群的智慧和卓越 的想象力,不断地更新和塑造自己的设计风格他的作品的独特风格、视觉语言的魅 力、表现形式的创造力,被称为世界杰出的 “视觉诗人 ”在 30 年的职业生涯中,兰堡设计了几千幅招贴他的招贴画多次在国际艺术大展和年 展上获奖,并被多国博物馆、大学以及文化机构收藏,兰堡力图通过设计表现个人的艺 术思想、意识观念和形态立场,在基于视觉传达功能的基础之上,把设计当成诗歌那样 创作,高度地个人化、自由化。

      他更加强调自我意识和对生活的领悟,在视觉效果上追 求视觉冲击力,强调平面效果的突破二冈特•兰堡的风格从 1960 年学生时期到20世纪末,兰堡在近四十年创作生涯中,创作了 200多件代表作,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60年代 绘画图形广告时期; 70年代-80年代 摄影图形广告时期;90 年代 符号性图形广告时期兰堡60年代的绘画图形广告造型优美, 表现自然,深刻,注重画面整体设计意念的把握,尽可能摆脱纯绘画艺术中直观的写实 表现;八十年代的摄影图形广告风格是兰堡的又一个顶峰时期,兰堡风格也好,德国风 格也好,摄影图形都把广告艺术带入了一个新时代,引导了国际潮流,他为慕尼黑费舍 尔出版社涉 4 及的系列招贴作品表现了兰堡对朝现实主义的理解和发展他善于用摄影 手段表现梦幻世界与现实世界,虚与实之间的关系,注重把一种元素的叠合视感作为强 烈的对照物研究,他的招贴作品以其悉尼的写实性 3、摄影图形著称,他感兴趣的是物 体、照片和抽象概念的综合艺术效果这个时期的摄影招贴作品不仅感染了观众,也是 摄影艺术家们感觉到了摄影艺术的自我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存在90 年代,当一批设计师 陶醉于摄影招贴时,兰堡的思维又一次起了变化,单纯、简洁、明了、注重视觉力度又 成为他追求的新风格。

      最能代表兰堡风格的时期应该是80 年代左右,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除了表现出一 种非凡的想象力之外,他的摄影蒙太奇手法在当时还没有计算机技术的条件下,用暗房 手法来完成,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他本人认为他早期的作品从艺术性来说,比后期 的作品要更和谐,由于手头的设计任务越来越多,他不得 不常常把印刷的事交给印刷厂负责,这一点他曾自责说这将给他的作品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冈特•兰堡作品简介纵观兰堡的设计作品,可以看到兰堡在自己的平面世界里追求艺术的自由兰堡常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诗、艺术和文学是人们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它无处不在,人们只要去观察它就能发现它"兰堡的作品发现了很多存在于生活中的艺术,他把一些生活中常见 的主题作为创作元素,加之艺术的处理,使其具有另外的一些象征含义同时他的作品 容易让人联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左翼思想--冷静而执着兰堡承认自己是左翼激进分子, 他执着地用理性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的心理结构理论看待当今社会的进步他的这种执 着直接地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土豆是冈特•兰堡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设计主题其土豆的系列海报曾在威斯巴登 博物馆的个人展上展出过冈特•兰堡出生于二战的发源地德国,土豆伴随兰堡度过了 苦难的青少年时期,因此土豆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兰堡对土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他认为土豆是德国的民族文化他的土豆招贴(见图 2)令人称道的不是土豆本身,而 是奇特的创意和视觉效应的魅力土豆系列招贴体现了兰堡对土豆的钟情,也反映了兰 堡对同一种设计主题的执着在兰堡为"Egoist"杂志所作的招贴以及兰堡1966--1988年个展系列招贴作品中,我们 能看到一个普通的土豆在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不平凡的故事他通过艺术处理使得土豆 达到非同寻常的视觉效果,又通过土豆文化的表达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和生命力土豆系列招贴,每个画面都是以土豆为表现主题,不同的是对土豆的处理方式他将 土豆削皮、缠绕、切块、上色,再堆砌……不同的组成形式之间存在着某些共同点,那 就是兰堡在构图时把土豆形的轮廓线和块的色彩结合在一起轮廓线和色彩是绘画中最 能表现区域的元素,兰堡将这个原理嫁接到招贴上同样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效果图中的 土豆因为表皮的质地相同而成为一个整体,又因为人为的分割形成轮廓线,加之高纯度 的色彩渲染从而成为若干个部分一个"部分"越是自我完善,它的某些特征就越易于参 与到"整体"之中土豆中红绿黄蓝两对补色的运用使土豆的内部分裂更加完善土豆与 黑色背景在色彩上的迥异使得分裂多变的土豆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整体性更强。

      通过轮 廓线和色彩的叠加,土豆的个性与整体相互映衬,这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形成了一些 纵深的空间,让观赏者不仅仅停留在土豆这个二维表面,而是继续往下探寻第二个、第 三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效果完全依赖于线条和色彩在背景中亮度和色 相上的差异最终,这些土豆像立在纸面上的一个个实体,似乎唾手可得这些作品都充分体现了兰堡奇特的想象力,没有人会想到土豆可以分裂上色,可以 在平面上展示空间效果兰堡开创了一个先例,他将土豆"玩"到极致,将对土豆的深度 分离当成一种享受和创造,在摆弄中获得灵感,在享受中积极思考他通过平面上的深 度分离使得平凡的土豆获得超乎寻常的视觉冲击力这种平面上的深度分离并不是偶然 为之的纵观兰堡的设计作品,很多招贴都运用了这种深度分离的手法那是因为当一 个平面因为深度分离而显得比原来更容易理解时,观赏者往往会倾向于感知这种简化的 形式书籍是兰堡创作的另一个设计主题在兰堡眼中,书籍能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他每 年至少为S•费舍尔出版社设计一幅招贴这个系列作品中展现了平面书籍给人带来的 想象空间十分广阔他往往把平面设计元素分成几个层次,海报中的的书被手握住,这 只手由平面转向立体,书似乎悬浮在空中并投下阴影,营造出一种失重的空间感。

      它传 达了把握住了知识就拥有了力量的设计理念而另一张海报上的书上的手有只笔,这只 笔将书的一维空间向整幅画面的三维空间转化,自然而有力笔在背景上写出出版社的 名字,宣传意味油然而生这种视觉的空间转换自然地引导观赏者的视线开始流动最终 定格在下面的字母上这种视觉引导式的宣传方法让人过目难忘兰堡借助一个元素, 如手、窗户和灯泡,轻易地将平面上本来仅存的一个式样转变成了两个式样或者三个式 样如以上作品中,背景是第一个式样,书本是第二个式样,手、笔、窗户和灯泡构成 了第三个式样,如此几个式样重叠出现,简单的一维空间就转变成了复杂的三维空间, 这就给了观赏者一个追根究底的理由,也达到了为出版社宣传的效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