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县情Word.doc
6页南昌县基本县情 南昌县位于赣中北部,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之滨,呈上弦月三面环绕省会南昌全县国土总面积1713平方公里,下辖16个乡镇和1个银三角新区,主管1个国家级小蓝经济技术开发区,263个行政村简称“四个一百”:即耕地100万亩,水面100万亩,粮食年产100万吨,人口100万 ——千年古县南昌县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千年古县,自公元前202年建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南昌采茶戏的发祥地,曹雪芹祖籍故居、冈上教授村等文化名迹丰富 ——江南粮仓南昌县是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20个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之一,全县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位列全省前三甲,在全市三分天下有其一境内94%为赣抚冲积平原,资源丰富,被誉为“江南粮仓”、“鱼米之乡” ——建筑之乡南昌县是中国建筑之乡,江西省的建筑大县,全县共有建筑企业170家,其中特级企业1家、一级企业32家,占全省1/8,建筑业总产值占全省近1/5随着全省首家建筑科技产业园的启动建设,南昌县正从“建筑大县”向“建筑强县”加速迈进——首府首县南昌县是南昌市的南大门,京九、浙赣、皖赣、向莆四条铁路主干线,105、316、320三条国道与梨厚、京福等高速公路纵横交织,境内的向西铁路货运编组站是“江南第一”大站。
南昌县是江西省经济总量第一县,也是江西省第一个全国百强县,素有江西“首府首县”之称201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达到87.3亿元和52.4亿元,两项指标总量连续五年稳居全省第一在第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名中,位居第52位南昌县位于赣中北部,地处鄱阳湖之滨,三面环抱省会南昌全县国土总面积1810.7平方公里(含昌东、麻丘,下文所有统计数据除另外注明外,均未包含昌东、麻丘数据),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014年末全县总人口103.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其中农业人口82.9万人,人口密度为593人/平方公里;南昌县辖16个乡镇、1个国家级开发区(江西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和银三角管委会,全县有264个村委会和71个居委会及社区历史沿革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3日 浏览次数: 2821人次 作者:县统计局南昌境域古属扬州史家一般认为: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始置南昌县上隶长沙王国,直隶豫章郡置县之初,南昌县境包括今南昌新建、丰城、进贤4县及附近一些地域,面积约为7500平方公里新莽时期,南昌县曾改称宜善县,直隶九江郡东汉、三国、晋,南昌县隶豫章郡。
魏文帝黄初二年封孙权为王,南昌县属吴国孙权析县南境为富城县(今丰城),自此南昌、丰城分治隋、唐(公元589~742),南昌县改称豫章县,隶属洪州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因避代宗李豫名讳,豫章县曾改名钟陵县,隶属洪州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复名南昌县,自此再未更名,隶属洪州北宋兴国六年(公元981),析西境置新建县,自此南昌、新建分治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升进贤镇为进贤县,自此南昌、进贤分治南宋,升州为府,南昌县隶属隆兴府元代,南昌县隶属隆兴路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因避裕宗名讳,隆兴路更名龙兴路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南昌县隶洪都府洪武九年起,至清代(公元1664~1911),隶属南昌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至3年隶属江西省豫章道民国15年,南昌设市,市、县分治南昌县直隶江西省民国21年起,隶属江西省第一行政区民国28年起,隶第十一行政区民国31年起,隶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公元1949)后,隶属南昌专区1958年9月,划归南昌市辖1961年7月,划归宜春专区辖1967年11月复划归南昌市辖至今又因南昌县区位优越,综合实力较强,故有“赣鄱首府首县”的美誉自然地理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3日 浏览次数: 2822人次 作者:admin地理位置南昌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之滨。
位处北纬28°16′~28°58′、东经115°49′~116°19′之间由东至西宽36公里,从南至北77公里东接进贤县,南邻丰城市,西、北与新建县隔赣江相望,东北濒鄱阳湖,三面环抱南昌市主城区气候特点南昌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带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由于受地理位置及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春季多雨伴低温,春末初夏多洪涝,盛夏酷热又干旱,秋风气爽雨水少,冬季寒冷霜期短”的气候年平均气温达到17.8℃,年平均日照1603.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662.5毫米,年平均霜期89天资源特色土地资源:全县耕地面积118万亩,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水资源:南昌县境内水系发达,赣江、抚河、清丰山河穿过境内,平均入境径流量约870亿立方米,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池塘星罗棋布 动植物资源:全县林业用地(含园林)约7.3万亩,占3%,全县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共有植物120余种,动物24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9种,以河豚、白头鹤最为珍贵人文史略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3日 浏览次数: 2713人次 作者:admin南昌县人文历史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人才辈出。
据光绪版《南昌县志》和其他有关资料记载,从开设科举制度开始,南昌县历代文科中取的有状元1人,榜眼2人,进士598人,举人1048人;武科中取的有探花1人;入志并立传的知名人物达1617人之多如“下陈蕃之榻”的徐孺子,出使金国不辱使命的京镗(宰相),以主管国家财政政绩显著而升迁至副相的陈恕(其子陈执中后承父业,直至位居相职),骁勇善战而令倭寇闻风丧胆的刘显、刘挺父子,以文才冠绝一时并参与编辑四库全书的彭元瑞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县域经济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3日 浏览次数: 3487人次 作者:admin工业 全年工业实现增加值2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占全县经济总量比重49.4%,工业拉动经济增长5.7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6.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1.1亿元,增长12.3%分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4.6%,股份制企业增长1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6%,私营企业增长3.9%;分五大行业看:食品饮料业增加值47.5亿元,增长21.8%,轻纺服装业增加值20.7亿元,增长8.9%,医药医器业增加值21.7亿元,增长1.5%,汽车汽配业增加值32.9亿元,增长28.1%,电机电器业增加值15.1亿元,下降1.2%。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用电量14.26亿千瓦,增长21.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49.2亿元,增长19.7%;利税77.2亿元,增长27.7%;实现利润52.1亿元,增长30.4%;产品产销率99.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266家, 新增44家全员劳动生产率31.15万元/人,同比增长8.61%;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335.1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年末小蓝经开区落户企业695家,其中投产480家,在建92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18.8亿元,增长24.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1.8亿元,增长18.3%;实现利润64.3亿元,增长49.6%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0.3亿元,增长17.7%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87家,实现总产值583.2亿元,增长21.7%农业 南昌县是以种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县,素有“鱼米之乡”和“江南粮仓”之誉全年农业实现总产值83.6亿元,增长6.1%,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实现增加值47.9亿元,可比增长4.9%其中,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0.8亿元,增长5%;林业实现增加值0.2亿元,增长0.9%;牧业实现增加值16.8亿元,增长6.9%;渔业实现增加值9.3亿元,增长3.9%;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9亿元,增长5.2%。
商贸流通 南昌县作为首府首县,三面环抱省会南昌,区位优势明显,是全省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商贸中转枢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1亿元,增长16%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2.5亿元,增长16.9%,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1.8亿元,增长17.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6亿元,增长12.8%分行业看,批发业11亿元,增长18.3%;零售业85亿元,增长15.8%;住宿业1.2亿元,增长11.1%;餐饮业8.9亿元,增长15.5%发展优势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3日 浏览次数: 2375人次 作者:admin区位优势南昌县地处省会南昌市南大门,素有江西“首府首县”之称,三面环绕省会南昌,与南昌市城区无缝对接,距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城市上海、杭州、宁波、厦门、深圳、广州只需6-8小时,处于“中部崛起”的核心位置交通优势南昌县承东启西,贯通南北,105、316、320三条国道和京九、浙赣、浙皖铁路穿越县境;境内有全国第二、江南第一的向塘铁路货运编组站;县城距南昌市中心15公里,距昌北国际机场30公里;赣江水道直达长江;赣粤、浙赣、京福三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以6小时行程对接长珠闽,为泛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区经济辐射的最佳结合点。
物流优势我县是全省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商贸中转枢纽2012年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3家;环澄碧湖商务圈和迎宾大道商务大街初具规模,华润万家建成开业,茵梦湖等18个项目快速推进,天虹商场、五洲国际城市综合体等项目落户;向塘铁路公路枢纽型物流基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铁路货场、昌南再生资源集散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产业优势2014年,全县实现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49.2亿元,增长19.7%;利税77.2亿元,增长27.7%;实现利润52.1亿元,增长30.4%;产品产销率99.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266家, 新增44家全员劳动生产率31.15万元/人,同比增长8.61%;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335.1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年末小蓝经开区落户企业695家,其中投产480家,在建92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18.8亿元,增长24.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1.8亿元,增长18.3%;实现利润64.3亿元,增长49.6%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90.3亿元,增长17.7%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87家,实现总产值583.2亿元,增长21.7%环境优势自然环境良好,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拥有一流空气、一流的水。
发展环境良好,全县上下思发展、谋发展、助发展形成氛围,依法行政、优质服务意识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文化教育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3日 浏览次数: 2163人次 作者:admin 年末全县共有民间剧团6个,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6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电影院1个全年送戏下乡130场,送电影下乡4122场,送书下乡1530册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3万户,广播电视覆盖率为98% 全年全县高中招生6393人,在校生18672人,毕业生5904人全县初中招生11645人,在校生34800人,毕业生10197人小学招生12222人,在校生73173人,毕业生11909人特殊教育在校生5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7462人医疗卫生发布时间:2015年04月13日 浏览次数: 2046人次 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