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探析.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3161790
  • 上传时间:2021-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6.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探析摘要:文章以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为例,对特色小城镇经 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工业型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 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实质,并从强化特色、完善管理、提高素 质等方面对发展工业型特色小城镇提出了建议关键词:马口;特色小城镇;发展模式特色小城镇一般是指城乡地域中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且分工程度或市场占有效较高、地域特色明显、以民 营经济为主要成分的建制镇它往往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 比一般的中心镇、小城镇更能带动、组织和协调区域经济和 各种社会活动,在拉动经济增长、启动农村市场,吸纳农村 剩余劳动力等方面都发挥着更为积极的作用一、马口发展特色小城镇的基本情况马口镇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湖北省汉川市境内,东接武 汉、北依汉江,是汉川市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人流、物 流、信息流的枢纽镇域面积58.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6.8 平方公里,总人口 10.1万,镇区人口 4.61万,城镇化水平 57.2%o该镇城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备,有主要道路数十条,其中省道蔡城公路、新北公路穿境而过,建成区主次 干道总长23.63公里,硬化率达96% ;有日供水万吨的自来 水厂2座,供水主管道20.6公里,供水普及率98% ;镇区 绿化面积打36.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6.03平方米,绿 化覆盖率31% :有街心公园、广场、文化馆、业余体校、工 人俱乐部、图书馆、儿童乐园等文体设施。

      特色小城镇的特色要体现在特色产业、特色经济上,马 口的特色就体现在它的工业方面,按照“一主两翼”的思路, 形成了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光纤电缆产业和建材陶瓷产业 为辅的发展格局,2006年该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7亿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35.6亿元特别是纺织服装产业,作为“湖 北纺织第一镇”,大力发展纺织工业,2004年该镇纺织工业 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2亿元,2006年纺织服 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8家,80万锭的纺锭规模占到全 省的1/8,涤纶纱线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产量的1/5 ,这对一 个地方小镇来说很不容易作为中国制线名镇、全国首批500 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连续三届获得湖北省“楚天明星乡 镇”、湖北省重点镇的马口,成为了武汉城市圈中工业型特色 小城镇建设的典范二、马口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马口在发展特色小城镇过程中,基本上还是按照传统思路,把整个经济社会看作一个系统,没有特别考虑环境与自 然资源的对经济发展影响,如图1 (传统经济模型)b这个系统未能将资源环境因素包含在内,很容易对生态环境形成忽视甚至损伤,如果生产者为了产出最大化可能不顾资源的更新和环境的吸收能力而增加生产,形成粗放型经营模式,而且这类问题相当普遍。

      协调特色小城镇化建设与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是在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 并促进特色小城镇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特色小城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大系统,如图2 (引入资源环境因素的经济系统b这样,引入自然资源环境因素后,经济系统就成为整个 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系统与自然资源环境系统之 间就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使农村城镇化发展与生态 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特色小城镇持续、健康、快 速发展三、马口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质所谓特色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实质就是小城镇发展过 程中自然、社会、经济等多因素在具体时空立体交叉与动态 互动中所形成的耦合力的外在特色表现自然、社会、经济 三个系统构成了有机复合体,其中特色是其外显特征从系统角度而言,无论小城镇发展迟缓还是迅速,都是 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从动力机制看,特色小城镇发展的 社会变迁推动力、制度政策引导保障力、地方行政整合力、 法制规划规范力、城镇体系自组织力、民营经济促进力、基 础设施助推力等,这些分力通过地方政府的具体整合,形成 特色,组成了特色小城镇发展耦合力用数学公式表示:F=f ( X1 , X2 , ...Xm ),其中F表示 小城镇发展的耦合力;,X2 , ...Xm等表示构成F的各个 分力;f表示各分力与耦合力F间的函数关系。

      在特色小城 镇发展耦合力的构建中,结合地方比较优势条件,确定特色, 形成发展主导核心力;进而依据现有基础,围绕主导核心力, 构建各辅助性分力,在地方行政部门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 管理、整合下,实现多因素在具体时空的动态交叉与立体互 动,最终形成特色小城镇发展的耦合力对马口镇来说,耦合力下”就是该镇的以工业为主、兼顾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工业型特色小城镇 模式工业型是马口小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的特色,纺织服装 产业是其核心主导力F1 , f2 , ...fm ,则表示经济、政治、 文化、环境等方面对F的影响系数X1 , X2 , ...Xm ,则代 表着产业发展、管理制度、公众素质等影响该镇工业型特色 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因素)强化特色优势,突出产业建镇所谓特色优势,主要是指特色经济、特色产业这种优 势往往建立在本地区位条件、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具有 独特性、不可模仿性的自然、社会因素基础之上,是一种稳 定、持久的竞争力特色经济、特色产业可以很好的发挥其规模效益、集聚效益,从而带动当地经济、政治、社会发展, 促进特色小城镇建设这种特色优势马口已经具备,但产业 优势不明显,“特色”的含金量偏低,该镇虽然在染纱制线方 面具有竞争优势,亦已初步形成了集纺纱、制线、服装于一 体的产业链,但其产品档次仍然较低,难以走出国门。

      很多 企业在生产技术、原材料和检测手段等方面,与国内的高标 准都还有相当差距,“特色”优势还不足以帮助其实现从“湖北 纺织第一镇”到“全国纺织重镇”的转化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加 快园区建设,在完善工业园区内水、电、路、气、由P、讯等 基础设施的同时,突出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加快产业升级, 在优化布局、扩大规模、延伸链条、提高档次、增加中、高 端产品和增加附加值上狠下功夫,强化特色优势二)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管理兴镇管理制度,作为构成特色小城镇模式的一个分力,是关乎小城镇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它涉及 到如何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利益、长期与短期利益、经济发展 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因此要求管理部门要立服务意识,科学 管理、规范管理首先准确定位,在特色小城镇规划上作好 文章,规划要突出马口的产业特色,围绕纺织服装产业进行 规划布局;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这一过 程中要完善建设的招、投标制度;再次要完善政策,整合资 源,在户口、用地、上学等方面简化手续,实行全方位服务, 广泛吸纳资金、技术、人才落户创新城镇管理机制,加快 推进经营城镇的步伐,采用冠名权、广告权、使用权、保洁 权等办法,引进民营资本投资建设,经营镇区公用设施,形 成特色小城镇建设管理的良性循环。

      依靠完善的管理,进一 步增强马口特色小城镇的特色含金量三)提高公众素质,实现素质兴镇小城镇建设,人才是关键公众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特色小城镇的发展观念落后、素质差的人, 很难有创新和进取精神,各种资源要素在他们面前也很难转 化巨大的现实的社会财富提高公众素质,推进特色小城镇 建设,首先涉及到普及和提高公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问题要加强对特色小城镇决策管理部门的可持续发展培训,尤其 是对各级管理干部,特别是各级决策层干部的可持续发展培 训,应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使政府管理与决策部门克服自 身的短视观念,不要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要加强可持续 发展在普通市民中的宣传和普及,充分利用电视、电影、广 播、报刊、书籍、互联网等媒体积极宣传,把可持续发展观 念灌输于民;要建立社会和舆论监督作用,完善信访、举报 制度,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积极 性其次要提高民营企业主的专业素质调查中发现,作为 小城镇建设主要经营者,他们大多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生产 经营的战略决策眼光和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企业缺乏 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等专业人才,不少企 业实行家族式管理,要通过从高校常年高薪聘请高级专业和 管理人才等方式,提高民营企业主的专业素质,从而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长远要求,把企业做大、做 强,进一步推动马口特色小城镇发展。

      参考文献:k庄绪策,黄红发•特色小城镇与民营化--分析湖北汉川 市小城镇的“特”与“不特” [J].小城镇建设,2005(7).2、 胡金林,颜弘•湖北小城镇发展模式与中部崛起[J].孝感 学院学报,2006(9).3、 石忆邵•专业镇: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之路[J].城市规 划,2003(7).(作者单位:代永强,湖北孝感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庄绪策,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