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棉纺工艺参数的选用原则.docx
8页工艺参数的选用原则粗纱机一、粗纱定量在公定回潮率下,粗纱单位长度的重量称为定量,在干革命燥状态下称为干定量粗纱定量应根据并条熟条定量、与细纱牵伸能纺纱品种、产品质量要生间供应平衡以及粗纱设备性能 等因素综合确定纺纱线密度32以上20 〜309〜199以下粗纱干定量5. 5〜104. 1〜6 52. 5〜5 52〜4二、锭速锭速与纺纱品粗纱定量捻系数锭翼形式和粗纱机设备性能等因素有关化纤纯纺或混纺,由 于捻系数较小,锭速可比表中小20%〜30%纺纱线密度32以上11 〜3010以下锭速范围托锭600〜800700〜900800〜1000悬锭800〜1000900〜11001000〜1200三、牵伸1. 总牵伸应根据所纺细纱线密度、熟条定量、粗纱机的牵伸效能、并结合细纱机的牵伸能力,在保证 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配置牵伸形式三上四下曲线牵剖申三罗拉及四罗拉双胶圈牵伸纺纱线密度粗中细特细粗中细特细总牵伸4〜75〜85〜86〜97〜12一般化纤混纺、及纯纺和中长纤维可偏高掌握2.部分牵伸 粗纱部分牵伸分配应根据牵伸形式不同,此外,还应考虑喂入品的质量及总牵伸倍数等相关 因素部分牵伸三上四下曲线牵伸三罗拉双胶圈四罗拉双胶圈前区主牵伸区主牵伸区1〜1。
05中区1〜1 05主牵伸区后区1. 2〜1 51. 15〜1 41. 2〜14粗纱机的后区多数属于简单罗拉牵伸,控制能力较差,偏小掌握则能使结构紧密的纱条喂入 主牵伸区,有利于改善条干一般给纤混纺、纯纺包括中长纤维的后区牵伸配置与纯棉相同, 如后区隔距较小时,后区牵伸配置可略大于纯棉纺四、罗拉握持距及胶圈钳口隔距 粗纱机罗拉握持距主在根据纤维长纤维品种、粗纱定量和不同牵伸形式适当配置,同时应结 合总牵伸倍数大小、加压轻重等各项因素全面考虑,如总牵伸倍数较大时、加压较重,罗拉 握持距应适当改小;反之放大粗纱前上胶辊前移量:三罗拉为3,四罗拉为 2前上胶辊 前移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纱条的弱捻区,降低粗纱断头,还可促使上胶辊与前下罗拉平行但 在前下罗拉或前下胶辊上会产生一包围弧,对牵伸不利从工艺上要求包围弧最好小一点, 等于0最好为减小上下胶圈打滑,上胶圈罗拉一般后移2 下下销之间的原始隔距称为钳口隔距,由隔距块维持,确保统一、准确随纱条定量、纤维 性质、罗拉中心距等诸因素进行调整粗纱干定量2〜44〜55〜66〜88〜10钳口隔距3〜44〜55〜66〜87〜8影响因素选择原则影响因素喂入棉条定量牵伸倍数粗纱定量罗拉加压 重量主牵伸区 罗拉隔距纤维长度纤维品种偏小掌握轻大小重大短纯棉偏大掌握重小大轻小长化纤五、罗拉加压 配置除因牵伸形式外,还应考虑罗拉隔距、喂入定量、粗纱定量及加工纤维品种等因素,应 确保罗拉足够的握持力。
六、捻系数1. 计算公式Q = T,:T ;式中分别为粗纱捻系数、10厘米长度上的捻回数、粗纱线密t tex t度2. 纯棉粗纱捻系数的经验公式1L xTt mC L x分别是捻系统经验常数(一般在4600〜5000之间)、纤维主体长度、指数(一般在 am10〜14 之间3. 捻系数的调整范围的控制aL纤维长度变化时、粗纱定量不变时,捻系数可按下式计算:—=2 aL 21分别为改前改后粗纱捻系数、纤维主体长度a \Tt粗纱定量变纤维主体长度不变时,粗纱捻系数可按下式计算:j = x 2 ;式中分别为改 a X Tt2 ' 1前改后粗纱线密度、 x 一般为 10-14(纯棉)4. 细纱后区工艺对粗纱捻系数的影响粗纱 捻系 数对细纱后罗 拉握持力要 求细纱后区 牵伸力细纱后牵 伸力出现 峰值时的 细纱后牵 伸倍数喂入细纱 机前牵伸 区的粗纱 须条结构成纱质量强 力重量 不匀 率成纱条干大较大较大较大较紧密较 高较大粗节多,细节少小较小较小较小较松散较 低较小粗节少,细节多5. 粗纱捻系数的日常调整原棉平均线密度变动在010tex左右 原棉平均主体长度变动在 0 3mm 以上气候变化的转折时期,相对湿度变化在5%以上细纱机一、牵伸工艺细纱机前区牵伸采用重加压强控制工艺配置,后区牵伸分别采用针织纱二大二小工艺和机织 纱工艺配置。
1.牵伸装置总牵伸倍数的选用范例线密度9以下9〜1920 〜3032以下双短胶圈30 〜5022 〜4015 〜3010 〜20长短胶圈30 〜6022 〜4515 〜3512 〜25纺制精梳纱及混纺纱时,总牵伸倍数何偏大掌握2.前牵伸区罗拉中心距与浮游区长及钳口隔距牵伸形式纤维及长度上销长度(胶圈 架)前区罗拉中心距浮游区长度双短胶圈棉纤维,31以下2536 〜3911 〜14棉纤维,33以上2940 〜4311 〜14长短胶圈棉及化纤混纺,3533 (34)42 〜4512 〜14棉及化纤混纺,514252 〜5612 〜16中长化纤混纺,655662 〜7414 〜18中长化纤混纺,767082 〜9014 〜20线密度长短胶圈弹性钳口双短胶圈固定钳口机织纱工艺针织纱工艺机织纱工艺针织纱工艺9以下2. 0〜2 62. 0〜3 02. 5〜3 53. 0〜4 09〜192. 3〜3 22. 5〜3 53. 0〜4 03. 2〜4 220 〜302. 8〜3 83. 0〜4 03. 5〜4 44. 0〜4 632以上3. 2〜4 23. 3〜4 54. 0〜5 24. 4〜5 53.前区集合器开口尺寸线密度9以下9〜1920 〜3032以上开口尺寸1. 2〜1。
81. 6〜2 52. 0〜3 02. 5〜3 54.后区工艺参数项目纯棉化纤纯纺及混纺机织纱工艺针织纱工艺棉型化纤中长化纤后区牵伸倍数1. 20〜1 401. 04〜1 301. 14〜1 501. 20〜1 60后区罗拉中心距44 〜5648 〜6050 〜6560 〜86后罗拉加压(daN/双锭)8〜1410 〜1414 〜1814 〜20粗纱捻系统(线90 〜105105〜12056 〜8648 〜68密度制)二、加捻卷绕工艺 细纱加捻卷绕工艺是以围绕提高成纱强力、降低细纱断头、适应高速生产为目标的 一落纱中断头分布规律是小纱多、中纱少、大纱又有所增加,大至比例是5:2:3三、卷装容量管纱体积… 、1 d2 + d2 + d d — 1 d2 + d2 + d dd2H 1 zd2 + d2 + d dV(mm3 ) = 兀 (―m 1 m_1 )h + —兀 (―m 2 m—2)h + 兀 一m 0 — 兀 (—1 2 1 2-3 4 1 3 4 2 4 3 4式中:d 管纱直径(一般为钢领直径-3mm)md ——筒管下部(卷装起始位)直径;1d ——筒管上部(卷装顶部)直径;2h ——管纱下部圆锥体高度;1h ——管纱上部圆锥体高度(mm),等于升降短动程;2H 管纱圆柱部分高度(mm);0B——管纱卷装总高度(mm),即钢领板升降全动程,B= H + h + h012经验公式:经纱 v- 0.7875(B — 0.9d )(d2 — d2)mm纬纱 vu 0.7875(B — 1.21d )(d2 — d2)mm式中d 管纱平均直径(mm)管纱重量 G(g) = Y x V x 10-3式中丫——管纱密度(g/cm 3 ),与卷绕张力、卷绕螺距、纺纱线密度等因素有关。
一般为 0 44 ——0 56 细纱捻系数和捻缩率1.捻向 棉纱一般采用Z捻,采用S捻的常见品种见下表捻向高速缝纫线绣花线巴里纱隐条隐格呢的隐 条经线细纱SSSS股线ZZSZ2.决定捻系数的因素细纱 捻系 数原料长度细纱线密度细纱类别细纱品质细纱 产量细纱 机用 电长 度线密度强 力类 别强 力弹 性手 感略大短粗小棉细普 梳经 纱汗布纱高好清 爽低高略小长细大化 纤粗精 梳纬 纱棉毛纱低差柔 软高低3.常用细纱品种捻系数棉纱品种线密度经纱纬纱普梳织布用纱8. 4〜11 16340〜400310〜36011. 7〜30 7300〜390300〜35032. 4〜194320〜380290〜340精梳织布用纱4. 0〜5 3340〜400310〜3605. 3〜16330〜390300〜35016. 2〜36 4320〜380290〜340普梳织布、针织、起绒用纱10〜97不大于33032. 8〜83 5不大于31098 〜197不大于310精梳织布、针织、起绒用纱13. 7〜36不大于310涤/棉混纺纱单纱织物用纱330〜380股线织物用纱320〜360针织内衣用纱300〜330经编织物用纱370〜400开清棉联合机组的工艺配置一、开清棉机组的选择 开清棉机的工艺作用主要是:开松、除杂、混和、均匀、除尘五个方面,因此开清棉机的组 合应包括能够发挥这些工艺作用的各种单机。
选择开清棉机的组合,必须根据单机的特点,结合使用原原棉的含杂内容、纤维长度、细度、 成熟度和包装密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通过开清棉机组的处理,达到上述开松、除杂等工艺要 求开清点是指对原棉处理起到一定的开松、除杂作用的打击部件个数应配置适当个的开清点, 充分好挥各机的除杂效率,使棉卷含杂率控制在1%左右,并尽可能降低选择角钉、刀片、梳针、锯齿等适应原则棉特性的打击元件,并配置适当的转速,充分发挥 开松作用,使棉卷开松度达到85-90%(棉样按气流仪测定)合理选配混棉机和棉箱机,安排适当的棉箱机只数,增加混棉次数,促使棉层内纤维混和均 匀合理选用摇板、摇栅、光电检测、定容回溢机构,保持供应稳定,给棉均匀;以及发挥天平 调节匀整机构的作用,使棉卷每米重量不匀率小于1%根据原棉情况配置适当只数的凝棉器,充分排除短绒和尘屑,有利于改善成纱质量,并能更 好地发挥滤尘器的作用,减少车间空气含尘量以上各项工艺作用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合理选择开清棉机组是提高棉卷质量的重要因素 普遍采用自动抓棉机以来,原棉经过初步松解,进入开清棉机的棉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