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暗示在数学教学中尝试与思考.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5045593
  • 上传时间:2017-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心理暗示在数学教学中尝试与思考钱 炜(金华市第十八中学 321000) 关键词:心理暗示;数学教学;尝试;思考摘要:利用心理暗示来辅助数学教学是笔者是一个尝试,本文就趣味教学、含蓄语言、迂回手段的暗示效应进行一些实践性探索和思考,建议数学教师参与有关问题的研究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广大数学教师集思广益,钻研教学方法,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笔者也不例外,通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的摸索,对心理暗示辅助数学教学体会尤深心理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心理暗示如果运用得当,将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暗示方法很多,笔者就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感触较深的几点谈一些体会,望方家斧正一、趣味教学暗示着愉快心情的激发数学是关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学科的性质给学生的往往是严肃而冷冰冰的面孔,对一些学生而言,严谨的推理、精确的计算、多变的想象使他们产生畏惧心理为了扭转学生的消极心态,笔者采用趣味教学,试图暗示学生要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数学学习,收到一些良好效果。

      例 1 全等三角形的教学这是笔者体会比较深的一节课与以往的教学一样,在师生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手中的两个三角形教具初步认识到平面内两个全等三角形可以通过“平移” 、 “对折” 、 “旋转”达到互相重合的目的此时,时间已过大半,似乎一节课的高潮已过,笔者发现学生注意力开始减弱这时笔者显示一张幻灯片,说:“这是一个几何超市,有很多是全等三角形,随便挑选,通过“平移” 、 “对折” 、 “旋转”能使它们互相重合的,就送给你!不过你要说明理由!”一下子把全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直到下课铃响了,学生欲罢不能,一片“再来、再来”之声那天放学路上,还看到学生三三两两比划着教师留给他们的思考题笔者通过创造趣味情境来暗示学生,使他们调整心态,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和品质笔者经常采用趣味教学,原来以为仅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多年的实践发现,趣味教学具有暗示学生进行自我调整,以愉快的心情参与数学学习的功效不少学生曾经对笔者说:“钱老师,不知怎么回事,我一想到要上数学课,心情就兴奋起来因为我一上数学课,就期待数学老师又给我们带来什么有趣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一个初一学生早读还红着眼圈,可上第一节数学课,他就非常积极,好象根本没有发生什么不愉快的事情,等下课后,却又趴在桌子上。

      笔者向他询问,原来这个学生上课来校之前,被家长骂过笔者问:“数学课你很高兴,可现在为什么又蔫了?”学生说:“不知怎么回事,我一上数学课就把什么都忘了,因为数学老师总会弄些有趣的事情现在我又想起被爸爸骂的情景,又有点难过起来了 ”笔者不由想起自己也有过的经历,一次因为一个学生犯错误,导致自己心情一直不好,在家里随便浏览电视节目,可一看到赵本山,就不再调电视了,等看完小品后,自我感觉心情好多了其实,如果数学课经常笑声不断,那么上数学课之前,学生的愉快心情自然由于暗示而被激发,他们往往在期待着老师又给他们带来什么有趣的事情数学的学科特点恰恰需要这样的心理暗示,记得在大学时候的中学数学教学法老师讲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一节课至少争取让学生笑三次 ”现在的实践使笔者更加体会尤深不过笔者有几点体会,需要我们注意,一是创设的有趣情景应该和谐,与教学活动自然衔接,不要牵强附会,这需要教师动脑筋设计;二是要健康向上,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三是教师要随机应变,适度运用幽默的语言;四要围绕教学重点,不能因为要创造幽默有趣的情景而喧宾夺主,使学生分心,营造愉悦的情境主要是辅助数学教学为目的二、含蓄语言暗示着教师希望的期待心理暗示是人类生活中一个特别重要的心理现象。

      恰当运用心理暗示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罗森塔尔效应便是明证数学信息往往具有准确、直接的特点,更加需要其它信息的辅助暗示所以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时机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对学生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教师都可以为其提供,进而增进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例 2 一次概率教学:“一定摸到红球吗?” 笔者在上七年级上册第七章可能性“一定摸到红球吗?”这节课中有一个活动:在三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摸红球笔者设计了三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装的全是红球,一个盒子装的全是白球,一个盒中装的有红球也有白球笔者刻意安排一位数学成绩不太好,有点自卑的同学摸装全红球的盒子;暗示道:“你是一个幸运者,在学数学的时候,好运将永远伴着你 ”让一位内向不好动的同学摸装有红有白的盒子,暗示道:“只要你多动手,一定能多摸几个红球,就抓住了幸运 ”接下来的几天,笔者留心观察他们,发现他们总用友善的眼光看着我,有时自修课我从他们座位边走过,如果他们不在做数学作业,会马上换上数学作业,如果正在做数学作业,会表现出很认真、专注的样子笔者知道这样的热情不会保持很长时间,要及时补充所以在布置作业,甚至是试卷,都分出“达标题”和“攻克题” ,让学生为自己顺利完成“达标题”而充满自信,为攻克几个“堡垒”而喜出望外。

      在笔者的不断肯定中激发出前进的动力,获得进步笔者这里的含蓄语言不仅指口头语言,而且是指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暗示,以弥补数学学科信息传递方面存在的缺陷在课堂提问时,笔者就采用充满期待的眼神来暗示学生参与讨论,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是在提问自己,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提问和回答的气氛非常热烈当提问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时,笔者往往将眼神对准成绩较好的学生,使这些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期待和自己面临的挑战,更加投入问题的解决中当问题比较简单时,笔者往往将眼神对准成绩较差的学生,使他们感觉到老师并没有遗忘他们,当他们能够回答老师的问题时,笔者往往用赞许的目光并配予适度的表扬,使他们获得自信,克服自卑心理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做小动作,笔者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走到他旁边,用手轻轻地碰了他的肩膀,结果这个学生接着都很认真地听讲事后这个学生告诉笔者:“老师轻碰肩膀有三个意思:一是给自己一个面子;二是叫我不要开小差;三是期待我能够把问题解决 ”真想不到笔者的轻轻一碰,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不过,笔者感觉到教师要采用含蓄的语言暗示学生,应该注意以下的几点:一是要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一些学生采用口头语言暗示效果不佳的学生采用其它暗示的方法往往能够奏效;二是适度控制暗示的信息量,以学生能够感受到为准;三是传递的信息和方法要多样、多变,例如我们不能老将难题暗示给优秀学生解决,否则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得到“另一暗示”:“难题与我无关!” ;四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暗示是积极的和善意的,不要让学生产生误解。

      三、迂回手段来暗示不良行为的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很重要手段是解题,解题的成功往往意味着学习数学的进步由于数学具有确定性的特点,因此,学生能够很快判断出自己的解题是否成功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往往采用偷看等手段来回避尴尬的局面,因为数学的选择题、填空题的信息最“简洁” ,偷看能够“立竿见影”地“拿到好分数” ,而解答题的解决关键往往决定于思路的某个“卡口” ,学生之间的一个“暗示”使得“解答题解决顺利” 因此,由于数学考试偷看的“效率高” ,使得一些学生产生了依赖和偷看等不良习惯和行为笔者的体会是要采用恰当的手段来暗示,以改变学生的不良心理和习惯例 3 一次考风的转变笔者接过一个这样的初三班,成绩差不用说,考试偷看成风,而且学习成绩好的非常乐意帮助成绩差的作弊如果没有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成绩将是一句空话,怎么办?笔者思考再三,决定采用迂回手段来进行暗示,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给予适度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帮助学生正确的面对负担,面对压力,面对竞争,鼓励学生勇敢地承受负担,参与竞争其次不把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在班级中大肆宣染,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尤其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分析原因,同时在班级中表扬他们宁可考差也不作弊的精神(其实在暗示性地批评作弊学生) 。

      另外把考试成绩做为学生的个人隐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而把班级的整体情况告诉学生,帮助学生认真对待得失、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培养喜欢自己的态度,树立适度的奋斗目标从而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有一次,笔者把独立作业分 A、B 两组不同题目,发现 A 组的同学自己还没完成的很好 ,就偷偷帮 B 组做作业这反映了 A 组同学面对困难,面对竞争的畏难心理和逃避的心态,也反映了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歪曲了帮助“弱小”的正义感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题为“一帮一对对红”活动,首先组织一次偏难的考试,好朋友结对子(帮助最需要你帮助的同学)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比一比,哪一对比“底线”提高得多,又没有作弊现象的前一半同学加一面小红旗(比赛时还分 A.B 组) 这一下那些惯于作弊的同学,纷纷来承认错误,说自己的“底线”太高了,是因为偷看过,以后再也不偷看了,愿意坐在最前面接受大家的监督笔者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们敢于承认错误,是要求进步的表现希望同学们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学生们七嘴八舌,用自己的“法律”为这些同学重新定下“底线”笔者最后总结说:“希望这些同学记住这次教训,不要被人看扁了,发愤学习,多夺几面红旗今后我会根据具体情况,再征得大家的同意,做一些更改。

      我要发奖状给进步快的同学,还要向家长报喜 ” 全班学生通过这个活动,尝到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所获得成功的喜悦,为积极向上、充满正义的班集体而自豪随着学生的成长,及与老师感情的日已融洽,逐步加深学生承受压力、挫折、负重前进的能力,班级的考风有了明显的转变其实,学生的不良心理或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们还往往具有掌握保护的心理由于学科的特点,数学教师往往喜欢与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进行“直接的交锋” ,往往收效甚微,笔者是有过教训的近几年来,笔者通过迂回的手段来进行暗示性教育,发现效果要好一些,虽然一些方法还在探索中,但是笔者觉得有几点是我们数学教师值得注意的:一是直接与间接进行有机结合,主要是根据教育的目的与场合需要来选择;二是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如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可以“直接一些”同时辅之于某些暗示对内向的学生应该要间接一些,这些学生往往更在乎自己的形象,教师应该充分维护他们的自尊;三是要注意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的规模效应,将一些个别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不必在班级上公开其实心理暗示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得非常广泛,例如,笔者曾经以“严谨谨慎暗示着思维习惯的形成;一题多解暗示着创新意识的开发;表情丰富暗示着自信心理的树立”为子标题撰文,对心理暗示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做过专门的研究。

      限于篇幅,本文就讨论到此,建议有兴趣的同行对这个专题进行一些研究,笔者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参考文献:1 伍棠棣,李伯黍,吴福元.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 王焕勋.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3 黄新宪、郑长利.教育世界.2001,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