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学年江西省南昌市重点初中物理高一上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15页2024学年高一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有一辆质量为5kg的物体,沿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从t=0s时刻开始,其位置坐标和瞬时速率平方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前1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1.0 mB.t=6s时物体的速率为3.0 m/sC.t=2s时物体位于x=0 m处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2、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做匀减速运动(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 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t/s0246v/(m•s-1)08128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B.t =4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C.t =10s的时刻恰好停在C点D.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距离3、现代航空母舰上通常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
某航母跑道长为160m,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s那么在航母静止时,飞机要安全起飞,航母弹射系统给飞机的最小初速度为( )A.10 B.15 C.25 D.304、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最后停下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和加速度都随时间减小 B.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C.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D.速度和加速度都为负值5、奥迪车有多种车型,如30TFSI、35TFSI、50TFSI,(每个车型字母前的数字称为G值)G值用来表现车型的整体加速度,数字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km/h的平均加速度数值(其单位为国际基本单位)再乘以1.如图为某一型号的奥迪尾标,其值为50TFSI,则该型号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km/h的时间约为( )A.5.6 sB.6.2 sC.8.7 sD.9.5 s6、关于质点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地球公转时,由于地球很大,所以不能将地球看做质点B.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C.万吨巨轮在大海中航行,研究巨轮所处的地理位置时,巨轮可看做质点D.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7、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操场400米跑道的某点开始行走,甲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乙沿逆时针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位在另一点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位同学通过的位移一定相同B.甲、乙两位同学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C.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同D.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速率一定相同8、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03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01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为3m/sB.滑块的加速度是2m/s2C.滑块在两光电门间的平均速度是2m/sD.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2.5m9、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为Δx1=–4 m–5m=–9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 m–(–4m)=5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D.物体从A到B的位移为Δx=Δx1+Δx2=–4m10、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 a、b、c、d 到达最高点 e. 已知 ab =bd =4m,bc =1m,小球从 a 到 c 和从 c 到 d 所用的时间都是 2s,设小球经 a、 c 时的速度分别为 va、vc ,则 ( ) A.从 d 到 e 所用时间为 2sB.ae =16mC.va =4m/sD.vc =2m/s11、爱因斯坦对于伽利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其中的甲、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地外推得到的结论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更方便进行实验测量D.运用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12、甲和乙两个物体同地做同向直线运动,他们的位移s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A.甲的速度始终比乙的速度大B.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C.甲始终在乙的前面,直到t1时刻相遇D.0~t0时间内,甲在乙的前面,t0~t1时间内,乙在甲的前面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g,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段纸带,他每两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测得AB=7.65cm,BC=9.17cm.则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m/s,测得的自由落体加速度g=____m/s2,它比真实值偏____(选填“大”或“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10分)用图中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如图给出了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1)本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D.秒表E.天平(1)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先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带动纸带运动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3)根据纸带可以计算打下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及小车的加速度,现计算打下第1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v1=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__m/s1.(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4)若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60Hz,但是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由此测量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实际值偏_____(填“大”或“小“)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国庆节放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小轿车通过收费站窗口前x0=9 m区间的速度不超过v0=6 m/s.现有甲、乙两小轿车在收费站前平直公路上分别以v甲=20 m/s和v乙=34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开始以大小为a甲=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1)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2)若甲车司机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9 m处的速度恰好为6 m/s,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0=0.6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以大小为a乙=4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9 m区不超速,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3)国庆免费通行期间上述甲车以v0=6 m/s匀速通过收费窗口后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到20m/s匀速行驶。
若非假期甲小轿车仍通过该收费站以a甲=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停车檄费用时30s,檄费后以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恢复到20m/s匀速行驶试计算国庆放假期间因不停车通过收费站可以节约多少时间?( 设甲车始终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窗口宽度与车长不计,不考虑乙车通过收费站窗口后运动16、(12分)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为32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1)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作出B的受力分析图并求出绳子对B的拉力17、(12分)我国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大大缩短了车辆通过高速收费站的时间,假设一辆汽车以12m/s的速度驶向收费站,若进入人工收费通道,在到达收费窗口处前要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4s恰好停在窗口处,再用10s时间完成交费;若进入ETC通道,汽车从某位置开始匀减速,当速度减至6m/s后,再以此速度匀速行驶3m即可完成交费,两种情况下,汽车匀减速的加速度相同,求:(1)汽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汽车走ETC通道比走人工通道完成交费总共节省的时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B【解析】AD.由图根据数学知识可得:x=v2−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得,结合图象可知,,得a=0.5m/s2,在前1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故A错误,D错误;B. t=6s时物块的速率为v=at=0.5×6=3m/s,故B正确;C. t=2s内物体运动的位移,故C错误。
2、C【解析】AB.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以求出物体下滑的加速度和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8+a1t1+a2t2=12t1+t2=2解出知经过、到达B点,到达B点时的速度v=a1t=m/s在2s到4s之间经过B点所以最大速度是m/s故AB均错误C.第6s末的速度是8m/s,到停下来还需的时间所以到C点的时间为10s故C正确D.根据v2-v02=2ax,求出AB段的长度为mBC段长度为m所以A、B间的距离小于B、C间的距离,故D错误3、D【解析】由题知,飞机在航空母舰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航母弹射系统给飞机的最小初速度为 ,则有:代入数据即:求得:故选D4、C【解析】A、匀减速运动的特点是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而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错误B、物体在匀减速运动的过程中虽然速度逐渐减小,但物体运动的方向保持不变,故位移随时间增大;错误C、根据可得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如果,那么,故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反;正确D、根据可得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如果,那么,即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必须相反,故速度和加速度不可能均为负值;错误故选C5、A【解析】根据题意求得加速度,利用速度时间公式求得加速时间.【详解】由题意可知,50TFSI的加速度为a=5m/s2,v=10km/h=27.8m/s故加速时间为:.故应选: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