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需知.doc
8页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检需知我县365所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完中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初中40 所、完小254所、教学点56所计算差异系数时,教学点的办学条件不参与计算; 九年一贯制学校先根据小学、初中各自规模,按“一个小学生:一个初中生=1: 1. 1" 的比例对学校办学条件进行拆分,再按小学和初中各一所纳入统计;完全中学先根 据初中、高中各自规模,按照“一个初中生:一个高中生=1: 1.2”的比例对学校办 学条件进行拆分,再将其初中部分按一所学校纳入统计—、验收学校1 •学校类别包括独立小学、独立初中、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等如受检县 有小学教学点,应抽取检查2•学校整体水平包括好、中、差,以薄弱学校为主3•学校办学性质,主要是公办学校,如有特殊需要,也可抽取民办(私立)学 校4•抽取数量国检随机抽取学校的数量一般为6所,另加1个小学教学点如 受检县学校数量较多,可适当增加省级评估随机抽取8所学校和2个小学教学点5•抽取方法学校名单一般在正式检查前一天告知采取随机抽取+指定(如 特殊教育学校)提供全县学校位置分布地图(纸质与电子版)二、验收内容“1、2、1. 8”即:一个门槛.两项内容.一个重要参考.八个一票否决。
一)一个门槛:安徽省义务教育学校十项基本办学条件标准A・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小学:5 nr、初中:6 mB・生均体育运动场地面积 小学:6 nf、初中:8 m2(中心城区小学4nf、中心城区初中6 m2 )C・生均图书册数 小学:15册、初中:25册D・生机比12: 1E・接入互联网带宽>10MF・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开通应用率 > 80%初中:1个物理实验室、1G•实验室配备小学:1个科学实验室(探究室)个生物化学实验室H・教师学历合格率100%I•多媒体教室1个J・课程方案实施情况 按照省义务教育实验课程安排表的要求开齐开足课程 (备注:以上10项中至少有8项达到,方可认为学校达到办学基本标准) 注意:2014年11月省教育厅印发《安徽省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安徽省农村教学点办学条件基本标准》(皖教秘基【2014】82号)(1) 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含体育馆面积、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面积(2) 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包括体育馆面积和运动场地面积运动场地面积指学校专门用于室外体育运动 并有相应设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积3) 学校要有单独的跑道,不能以道路代替跑道在达到生均运动场地面积的 基础上,还要确保至少有一个直道,小学不短于60米,初中不短于100米。
不一定 是塑胶跑道至少要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4) 教学光盘400课时和教学软件资源80G,如果没有光盘,可用优盘或移动硬盘存储,不能缺5) 教学用计算机包括电脑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和“班班通” 教室里面的计算机6) 学校接入带宽>10Mo(7) 学校如无专门的多媒体教室,但配备“班班通”,可视为拥有一个多媒体 教室8) 电子图书不计入图书册数新增图书每年不少于1%杜绝图书不拆封,打 捆存放9) 实验室体现在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中是实验室的面积(小学科学实验室每个不少于76川、理化生实验室每个不少于90 m2 )o小学生均面积> 1. 58 m2 ;初中生均面积> 1. 8 m2除了以上提到的实验室、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包括藏书室、 阅览室)夕卜,还要有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仪器及器材储存室,统称“八室”农村教学点基本办学条件:1. “四室”:独立教室、教师办公室、多功能室(兼多媒体教室)、图书室2•图书不少于200册,学生较多(100人以上)的按生均20册配备每年更新率 >10%o3 •有大屏幕电视和计算机4.有60米直跑道和100平方米游戏区5・不足100人按100人核拨公用经费。
二)两项内容 即一个前提+—项评估一个前提:八项差异系数(小学<0.65、初中< 0.55 )( 2015年我县差异系数为:小学 0. 3082、初中 0. 2443 )校舍: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不含宿舍)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设备、图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小学生均:790-810 元 中学生均:1090-1100元 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9-10台 生均图书册数教师:师生比农村小学:1: 25初中:1: 20县镇小学:1: 23初中:1: 18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 小学占专任教师的90%左右 初中占专任教师的70% 左右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 中小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占专任教师的65%左右差异系数是单所学校的某项指标与全县所有同类学校该项指标的平均值的差异 系数越大,均衡水平越低;系数越小,均衡水平越高注意:1 •纳入差异系数测算范围的包括:小学、一贯制学校、独立初中、完全中学,包括省(市)直属、高校附属、企业办学和县级以上经济功能区等办学主体非本区 政府的义务教育学校不含小学教学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民办学校2•法定数据基础数据源于教育事业统计报表3•综合系数是八个单项指标加权平均值。
允许有一至数项单项指标不达标,但 综合系数值必须达标4. 体检表动态变化5. 刚性指标6. 八项单项系数指标均为生均数7•代码与学校名称需匹配(每年8月底截止)8. 逐级背靠背测算最终以国家测算为准一项政府工作评估85分以上为合格,5大项21小项(具体指标内容见附件)(三) 一个重要参考:公众满意度调查检验均衡发展的水平如何,关键看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 意85%以上为合格四) 8个一票否决条件:1 •一个保障,即:接受国家认定前三年教育投入要达到法定要求包括:“三个增长”: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 增长比例;学生人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和教职工人均年工资 逐年增长一个提高”: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逐步提高2•大班额、超班额、大校额现象严重3•出现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违纪违法事件、师德建设重大恶性事件4•截留、克扣、挪用、套取义务教育经费5•与当地“小升初”工作挂钩6.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没有达到90%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4〕1号)残疾儿童少年中已入学人数(包括特教学校学生、附设特教班学生和随班就读 特教学生)残疾是指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
分子来源于“教育事业统计基础综3151-N表,分母来源于当地残联统计数据 残疾儿童少年适龄人口总数(包括重度和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7・未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条件差三.验收流程(一) 见面会:1. 15分钟陈述:县政府分管领导主要陈述评估评估办法中要求的4方面(门槛、 系数、工作、满意度)各项指标达标情况,目前存在问题(不汇报做法经验)教育部要求:陈述要简明扼要,做到脱稿,不能照念稿见面会不放汇报片, 有关电子资料提前拷入U盘由专家自行查看2・30分钟答辩:专家现场提问,县政府分管领导独立进行现场答辩,不得由其 他人代答二) 查阅相关资料( 20-30分钟)围绕《教育部关于印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 的评估内容,以及各项具体指标进行具体包括: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级办学基本 标准有关数据和情况;小学、初中计算差异系数的8项指标原始数据;省工作性评 估指标有关数据、文件等三) 分组召开四类座谈会(人大/政协、家长、教师、校长)座谈会内容:围绕就近入学、校际差距、择校和其他热点问题,以及政府工作 推进等四类座谈会同时开,时间在一个小时内参加座谈会人员:每个座谈会代表15人左右,检查组1人。
其他人员一律回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同时进行A卷调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义务教育学校校 长、教师、学生家长等,B卷调查4-9年级学生四) 检查学校检查组到每县分两组看学校,即每小组看4所学校和1所相对薄弱学校(小规 模学校、教学点)1 •校长要喩到三熟悉一是熟悉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的条件;二 是熟悉国家和省有关教育基本政策;三是熟悉国检检查学校工作表内容2•校情介绍要紧扣主题要突出均衡发展的主题:学校基本情况;近几年推进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来对学校的投入及其给学校带来的变化;学校实验室、图书室 等功能室建设和管理使用情况;开齐开足课程情况;规范办学和减负情况;特色办 学情况等针对督导组提出的有关问题,校长要做到一口清3•显现出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尤其是课程开设、功能教室、 宿舍食堂、教育教学器材和设备管理要规范功能室能反映出管理的规范化和使用 的常态化杜绝“阴阳课程表”的出现4•校园环境要进一步整治确保学校周边环境整洁,道路畅通校园内无卫生 死角、无痰迹、无口香糖、无杂物、无乱涂乱画、无残破桌凳现象,车辆摆放整齐 有序,校园绿化修剪平整,玻璃、墙面要整理、修缮5•学校要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确保消防通道畅通,灭火器在有效期内、消防栓 位置摆放正确,使用方便,校园监控正常使用6•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和育人观及时更新并清理不符合 规范的内容,如张贴在教室里的成绩单,以及过分强调升学率的各类“雷人”标语五) 反馈会在县区不反馈,集中到合肥市反馈参加人员为:各市主管副市长、教育局局 长、督导室主任;迎检县(市、区)县长(或书记)、教育局局长;省级联络员;省 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同志六) 交通及接送站国家督查组在每个县工作一天时间,当天结束后赶赴下一个县晚餐接受督查的第一个县区负责接站,最后一个县区负责送至省安排的宾馆并帮助 送站,中间被检县区负责交通衔接附件:1 •政府工作评估指标一级指标:A1 •组织领导(10分)B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推进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举措得力、效果明显B2. “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完善,分工明确、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形成县直有关部门和乡镇政府、街道社居委依法履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责B3.政府不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育部门、学校的唯一依据推动学校 自主发展和素质教育实施的教育质量监测与综合评价机制逐步形成。
B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督问责机制健全县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队伍建 设依法加强,对义务教育实施情况的监督、评估、检查、指导的行政监督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一级指标:A2•机会均等(15分)B5.城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义务教育学校“择校生”比例 控制在5%以内,并逐年下降省、市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初中的比 例不低于80%,并逐年提高B6.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 女入学,实现零障碍;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多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 立、完善B7•义务教育阶段无重点校、重点班城镇小学46人和初中50人以上大班额班 级逐年减少B8.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90%.一级指标:A3•经费保障(25分)B9•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全额纳入财政保障范畴,近三年教育经费 做到“三个增长”和"一个提高"B10.推进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学校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年度任务完 成B11.农村稅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义务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