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梯使用单位责任.doc
5页附件2电梯使用单位责任 1、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单位,按照下列规则确定:电梯安装后,建设单位尚未移交电梯产权所有人的,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单位;电梯所有权人未委托他人管理的,电梯所有权人为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单位;电梯属于共有且未委托他人管理的,共有人应当书面约定电梯管理的实际负责人承担具体管理工作;电梯所有权人委托物业服务单位或者其他管理人进行管理的,受委托方为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单位;配有电梯的建筑物用于出租、出借的,当事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单位;未约定的,建筑物产权所有者为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单位;政府出资建设的用于公益性事业的电梯,其实际管理者为电梯使用管理责任单位2、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使用合法制造、安装并经检验合格的电梯;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3、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一般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相关人员的职责、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保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作业人员及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习制度、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4、电梯使用单位要严格落实电梯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安全管理和使用水平5、电梯使用单位实施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和维护保养,必须依法进行委托,监督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和维护保养工作质量6、电梯使用单位应当与电梯维保单位签订维保合同,维保合同内容要符合《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等有关法规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7、电梯维保单位变更时,使用单位应当督促维保单位更换《电梯安全责任公示》电梯使用单位变更维保单位时,应当做好有关衔接工作,不得因变更维保单位而导致在用电梯出现无维保单位的情况8、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在用电梯10部及以上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管理机构,配备满足需要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按照电梯数量,每50台配备1名,不足50台的至少配备1名9、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履行下列职责:电梯运行的日常巡视,记录电梯日常使用状况;制定和落实电梯的定期检验计划; 检查电梯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保管电梯钥匙及其安全提示牌; 发现电梯故障或隐患需要停止使用的,停用电梯,并且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接到电梯困人等问题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电梯维修作业人员实施救援;监督电梯安装、改造、修理和维保工作,对维保单位的维保记录签字确认。
10、医院提供患者使用的电梯、直接用于旅游观光的速度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以及采用司机操作的电梯,应当配备持证的电梯司机;公众聚集场所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在客流高峰时段应当安排专人值守11、电梯停用一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跨过1个定期检验日期时,使用单位应当在30日内到原使用登记机关办理停用手续,重新启用前,应当办理启用手续电梯停用时,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停用标识,落实必要的防护措施,切断电梯主电源,将电梯停用的原因、期限和相关处理措施进行公示;造成停用的问题解决后,及时恢复电梯正常使用停用1年以上或者停用期超过下一次定期检验日期的电梯,应当经电梯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停用期未超出下次检验日期的电梯,应当经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全面维护保养并自行检查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12、电梯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者达到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规定的其他报废条件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在报废后30日内,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手续报废的电梯不得转让、销售或者再使用13、电梯使用单位应保持视频监控设施完好、移动通信信号良好和五方通话系统畅通、电梯紧急报警装置完好,能够24小时与安全管理人员或值班人员实现有效联系,保证能有效的应答紧急呼救。
14、电梯使用单位应在轿厢内或者出入口的显著位置张贴有效的使用标志、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应急救援和投诉,并应保证乘客能够清楚地看到15、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落实日常巡检并做好检查记录;对定检、维保和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在电梯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联系电梯维保单位,组织进行全面检查,消除电梯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16、制定突发事件或事故应急救援专项预案,与维保单位共同做好应急救援演练及救援工作,并做好记录;每年至少组织进行一次救援演练;电梯发生困人时,及时采取措施,安抚乘客,组织电梯维保单位实施救援;电梯发生事故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应急救援、排险和抢救,保护事故现场,并且立即报告事故所在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17、电梯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做到“一梯一档”,并妥善保管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设备及其零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技术文件;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有关资料、报告等;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报告与定期检验报告;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的记录。
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定期检验报告,设备运行故障记录至少保存2年,其他资料应当长期保存使用单位变更时,应当随机移交安全技术档案18、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电梯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确保电梯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内使用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及时对电梯定期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进行整改不得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电梯19、故障频率高影响正常使用的电梯,电梯使用单位可以委托电梯检验单位或型式试验机构进行安全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20、电梯使用单位还应当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