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氏三修族谱纂修序(二).pdf
2页蓝氏三修族谱纂修序(二) 记日司徒修六礼(1)以节民性,明七教(2)以兴民德此皆 敦本崇实之道,为牖民觉世(3)之模顾万物本乎天,人本乎 祖苟知尊祖敬宗,则其本敦而其实崇矣!即如康熙壬午,我蓝 姓有素擅史笔者,制倣(4)欧苏,联合四支(5),崇修谱牒 上溯受氏之始,绳绳相续;下究支派之分,鳞鳞相次越乾隆己 卯,复幸族中伟人,因枝叶叠出,订议各房,志载余族,一本殊 之谊,既不致相混迨嘉庆辛酉(6)春祀,少长咸集( 7),宗 庙酬谢饮之际,诸父老皆曰:“我祖自闽来也历两朝三百余 载,其生齿之繁、人才之隽,亦堪称雀跃云蒸矣!第披阅家乘世 系源流, 不分,无以别亲疏; 不合,无以序昭穆 《诗》曰:‘维 桑以梓,必恭敬止’ (8)又曰:‘敦彼行苇,牛羊勿践(9); 履夫桑梓,祖父所植,尚存恭敬’行苇根叶相属,且戒牛羊, 矧(10)同气连枝之人,可以世代稍远而遂疏乎?公等曷不举谱 重梓(11),以承先志?”族众闻言,欣然乐从,遴选俊髦 (12) 之士,主总监理若而人纂编分理,若而(13)人各司乃任,共 襄厥成耑人走书他乡郡邑,令葺草牒迨草齐,予潜心息气, 细查原委,先后无敢紊乱,远近必加校订系一脉,即贫贱而不 敢失遗;若非同派,纵富贵而不相联属。
殚思竭虑,再三审慎, 然后退扫闲轩,楷书誊正,授之剞劂(14)自始经,洎( 15) 成稿,洎刊印,业三载而葳事焉吾恐岁月之劳,不足以补缺陷 之过,抱愧诚靡涯矣! 余年弱冠 (16),游泮沼数年, 未能远达, 亦蓝氏之不才子因肩纂编之任,濡毫(17)而赘数语诚欲上 邀祖宗之灵,下引子孙之盛俾昭兹来,笃一本,爱克恭,毋使 骨肉之恩薄,毋令礼义之节废,各亲其亲,各长其长,以振起家 声,宏耀书香而显扬祖烈也,则幸甚! 嘉庆八年癸亥冬月吉旦 传嵩公十八世孙邑庠生(18)振爵谨撰 (蓝炳华整理、校注) 注释: (1)六礼:汉族婚姻仪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 纳采、 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2)七教:古指敬老、尊齿、乐施、亲贤、 好德、恶贪、谦让七种道德规范3) 牖民觉世:唤醒世人,诱导世人4) 倣:效法,照样做:~效 5) 四支:指传泰、传嵩、传恒、传清四支6) 嘉庆辛酉: 1801 年 7)少长咸集:老少聚集在一起8)维桑以梓,必恭 敬止:桑与梓是两种树, 古人喜欢在庭前院后栽种这两种树,所以后来用“桑梓” 代表家乡 “维”是句首语气词, 引出主语 “止”是句末语气词, 无义 ( 对 于)桑树和梓树,一定要对它们恭恭敬敬。
意思是对待家乡要有一种敬畏的心理 (9)敦彼行苇,牛羊勿践:那路边鲜嫩的苇荻一丛丛,过往牛羊不要踩着它的 茎 10)矧: shěn,况且 11)重梓:犹重刻梓,指雕刻木版12) 俊髦:指才智杰出 13)若而:若干 14)剞劂:[J ī Ju é]. 雕板;刻印 (15)洎:j ì,到 16)弱冠:男子 20 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 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 弱“ 冠,帽子,指 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不能用于女子17)濡毫:指濡笔(沾 墨于笔)谓蘸笔书写或绘画18) 庠生: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 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